2019年,江苏一位病重的母亲躺在病床上,迫切地想要见儿子最后一面。

然而儿子已经离开家二十年,二十年里,家中没有一丝儿子的消息。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1)

这位母亲就是郭巧娣,而她想要见的儿子是家中次子,名叫王永强,是北大的博士后。

此事一经媒体爆出,全国各地的热心网友纷纷帮助老人寻找二十年未见面的儿子,在各大报纸、网站发布寻人启事,最终一位网友在某社交平台上找到王永强。

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王永强在得知母亲生命垂危的那一刻,竟然没有丝毫的难过和思念,只是留下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就再没有了回音,不愿见母亲最后一面,母亲最后也含恨而终。

新闻一出,王永强瞬间遭到数万网友的脱口大骂,认为一个普通人尚且知道“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更何况他作为一个北大的高材生,更应该在这方面有很好的修养。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2)

可就在一片谩骂声中,王永强的哥哥和舅舅道出了背后的真相。

出身寒门靠自己

1969年,王永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中三姊妹,王永强排行老三。

哥哥患先天残疾,终身瘫痪,需要人照顾。姐姐又因为是个女孩,父母总觉得靠不住,直到王永强的到来,让老两口终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家境贫寒,哥哥又瘫痪在床,王永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懂事,那时的他,就已经是村里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3)

王永强在学校勤奋刻苦地学习,在班上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放学回家后,还常常帮着爸妈一起干农活,照顾瘫痪的哥哥。

那些城里孩子一辈子没经历过的苦,王永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全部经历过。

为了生活,父母只得出去卖老鼠药,读小学的王永强由于学校离得近,自然也就要负责照顾哥哥的起居。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永强依然不会落下功课,常常挑灯夜读,成绩始终排在前列。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4)

即便如此,王永强的父母还是只把这个小儿子看作一颗摇钱树。他们一直反对王永强读书,因为读书就意味着不仅不会给这个艰难的家庭创收,还会额外增加一笔巨大的花销。

因此,父母常常对王永强念叨的都是:“不要读书了,出去挣钱!”

在两个老人的眼中,读完小学的年纪已经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了,没有必要再花费家里的钱继续上学。可王永强太“不争气”,竟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初中。

乡亲们纷纷夸赞两个老人培养出了一个有出息的儿子,老两口享受着虚荣心的同时,也感到很无奈,只得让王永强继续上学。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5)

上初中后,王永强照样学习干活两不误,照样给瘫痪的哥哥无微不至的照顾。初中三年,是王永强过得最开心的三年。

但随着三年一过,父母又立马变脸,让王永强放弃学业,出去打工挣钱。

正因为这样,王永强在读完初中之后,决心不再花家里一分钱,但他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坚决不会放弃读书。

自挣学费考上大学

升入高中的王永强,已经无法再获得父母的学费支持,他只能依靠勤奋努力地学习来换得奖学金。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6)

进入学校后,王永强详细了解学校的奖学金制度,几乎每一种奖学金都拿到过。

可以说,他成了仅次于学校财务科的最了解学校奖学金制度的第二人。

但是即便如此,奖学金依然只够交一半的学费。从此以后,王永强开始在每日刻苦学习之后,又到学校周围的一些小餐馆里做兼职,也在外面发过传单,在工地上干脏活累活。

有了奖学金和兼职,王永强才能勉强凑够学费。即使生活如此艰难,王永强也从没想过放弃,也从不叫苦叫累,因为他知道,要想摆脱这样的环境,只能通过读书来实现。

1987年,王永强收到了来自苏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被录取了!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7)

一时间,这个村里人尽皆知的“别人家的孩子”,再次成为了别人遥不可及的梦。名声甚至已经轰动了他所在的小镇。

在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属实不易,更何况还是名牌大学。然而,对于王永强而言,这一切仅仅只是一个开端。

王永强准备去苏州读大学时,父母仍旧坚持不给学费生活费,也因为这样,王永强在本科四年里一直勤工俭学,靠自己的双手挣取学习、生活所需。

即使面对父母的“刁难”,王永强依然理解他们,觉得他们只是因为没有文化,没有见识,才会一直反对自己上学,一直支持外出打工挣钱。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8)

这让王永强更加坚定了自己一定要靠读书走出去看看的决心。

在本科毕业后,王永强继续攻读硕士,随后又一举考入北京的中科院读博。就在他以为能够看到前方的光明时,父母再一次给了他噩梦。

父母的“毒手”

由于王永强一直靠自己挣取学费生活费,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已经过上了“好日子”,于是,两个老人“吸血鬼”式地不停向王永强索取,逼着他给家里寄生活费。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9)

而那时的王永强,唯一可以拿出去的就只有学校发的那四元钱的助学金。

面对父母的逼迫,王永强二话没说,立马将钱寄回了家里。他想,或许这样,爸妈就能消停一些吧。可是,他的想法还是太过天真。

老两口根本不满足于区区的四元钱,之后又找各种理由伸手向王永强要钱,多次狮子大开口。

他们不知道,这已经是小儿子最后的四元钱。

王永强拿不出来多余的钱,父母便跑到学校门口不停地大吵大闹,败坏儿子的名声不说,还惹得学校同学别样的眼光。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10)

王永强实在是受不了父母的“折磨”了,他也终于醒悟过来,两个老人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因为他们只想从小儿子这里得到更多的钱。

养老也好,给大儿子治病也好,总之,就是不会让小儿子有“安生之日”

那时王永强的父母一边在学校闹事,一边又向乡亲们炫耀着自己教出的儿子有多优秀。

正因为这样,十里八乡的“亲戚”,纷纷找到王永强的父母,让他们叫王永强帮忙在北京安排工作、打通关系!可王永强只是一个学生,他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11)

父母一次次地吵闹,让王永强心中有了一个“不孝”的想法:他想要离开,离这个远远的,最好永远不要回来。

携女友东赴日本留学

面对父母的无理取闹,王永强感到身心俱疲,但好在那时的他已经认识了一个优秀的女孩,两人正处于热恋中。

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似乎可以在女友那里一抹而净。时间一长,两人的感情也愈发亲近,之后更是顺利地结为夫妻。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12)

王永强结婚时,曾经邀请两个老人参加自己的婚礼,但是被父母残忍拒绝。两人甚至再次狮子大开口,直接向王永强索要一千块钱的路费。

王永强也不再挣扎,他深知父母的思想已经无法扭转,于是狠心果断拒绝了老人的请求。婚礼当天,王永强的亲属只有一个舅舅在场,说来真是可悲。

就在父母多次大闹学校之后,夫妻两人得到一个去日本进修的机会。这对王永强来说,简直可以说是上天的眷顾。

然而话还是说得太早,即便到了日本,王永强的父母依然没让他好过,反而变本加厉。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13)

两个老人认为,既然儿子都可以去到日本生活,自然是有一定的经济条件的。

于是两人叮嘱儿子不要忘了他们的养育之恩,还要求王永强带着全家人去日本生活,甚至要求他为自己的哥哥找到另一半。

王永强万般无奈,但他怎么也不可能维持得了一大家子人在日本的生活,况且也不可能让父母再到国外打扰。

他冒出了“谈判”的想法,给父母算了一笔钱的账,表示到日本没几年可以回来修房子,但如果全家人过去连最基本的生活开支都是问题,这才把父母唬住,答应留在老家。

婚姻破碎

去到日本后,本以为可以就此安宁一点,可王永强的父母无时无刻不用一双“毒眼“盯着他,无时无刻不将”魔爪“伸向他。这一切,也严重影响到了他和妻子的生活。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14)

一开始,妻子还对此表示理解,也很心疼自己的丈夫。但时间一长,真的没有办法再忍受。

妻子看不惯王永强的一再忍让,最终提出了离婚。

婚姻的破碎,至少有一半的原因是王永强的父母所致。但另一半,也是因为王永强过于软弱。

也许是因为不忍心,也许是真的太过懦弱。他始终没有坚决阻断和父母的来往。

直到和妻子离婚,王永强才终于幡然醒悟,他的一辈子不能就这样过下去,他得离开,远走高飞,从此再也不要和父母有任何联系。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15)

就这样,王永强在和妻子离婚之后,果断踏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走之前,他还特意注销了中国国籍。

老家,大概是他永远也不想再回去的地方。

于王永强而言,老家只是一个伤心地,没有任何的快乐值得回忆,也没有一丝亲情的温暖值得留恋。

以至于在离乡二十年后,听到母亲危在旦夕想要见他最后一面的消息,王永强无动于衷,他不想再见到母亲,只因为父母那“吸血鬼”式的嘴脸,已经深深地伤透了王永强的心。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16)

甚至只留下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就算被网友误解,也只有哥哥和舅舅能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作为父母,绝不应该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附属品,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

可王永强的父母非但没有给孩子基本的尊重,反而只把他当做解放自己双手的工具人,似乎有了他的存在,两个老人就不用再操心瘫痪的儿子,有了他也意味着家中有了经济支撑。

博士王永强失联20年(北大博士王永强)(17)

可是,王永强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达到父母的每一点要求。长期的索取让他彻底凉了心,父母的做法最终导致的后果也只能由他们自己承担。

在这里,没有什么道德的审判,一切只在做父母和做子女的心,只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受尊重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