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招聘和尚尼姑的信息,像某寺院招聘主持,底薪2万 ,某尼姑庵招聘师太,要求硕士学历以上……

当然,这些都是谣传和段子。不过,此事若是放在北宋,那可能十有八九就是真的了。在北宋,要在一个正规寺院当一个和尚,条件可苛刻着呢!

北宋时期有一个落骨的书生(能在大相国寺当个和尚)(1)

当和尚是要有资质证书的。

要在大宋的皇家寺庙大相国寺里当一个有职权的和尚,历经的关卡丝毫不亚于现在的高考生考取十大名校。

自南北朝起,但凡是正牌的和尚都是拥有资质证书的,这个证书又名叫做度牒。度牒里详细着标记着一个和尚的原有地址、俗家名姓、年龄、所属寺庙等等。如果你还俗了,度牒还必须要上交。

度牒可是紧俏的东西,一张度牒可以卖到一百贯以上,相当于五万元人民币。要知道,宋朝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日常开支也不过三四十贯而已。

为什么度牒那么贵重呢?乃是因为出家当和尚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不管国家有多么需要兵士,也几乎不会硬逼着和尚入伍。不管赋税多么严重,也鲜有官员会打寺庙中香火钱的主意。到了宋朝,度牒就更加珍稀了,因为朝廷规定,在拥有一百个僧人的地方,最多可以有一个人出家。这种限制,让当和尚比当一般的官员小吏都困难。

度牒也就成了有价无市的稀奇物品。

和尚的福利非常好。

在宋朝,只要你出家当和尚,就意味着你重新做人了,即使你在出家前犯了滔天大罪,也会既往不咎。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公务员出身的他,为了锄强扶弱,三拳打死镇关西,此种故意杀人罪,可是要被判处死刑的。

北宋时期有一个落骨的书生(能在大相国寺当个和尚)(2)

然后,鲁智深便在五台山出家了。出家后,该喝酒喝酒,该吃肉吃肉,一点事儿都没有。其实,鲁智深算是运气好,有贵人给他买了一个度牒。不然以他的薪资水平,连个度牒皮儿都买不起,恐怕早就上梁山当反贼了,也就不会有结识林冲、倒拔垂杨柳这些桥段了。

我们再举一个《水浒传》的例子:行者武松。

什么是行者?行者也是出家人的一种,不过却是没有编制的和尚,主要负责在寺庙干粗活,待遇比和尚都差距十万八千里了。

为什么武松会当行者呢,因为他买不来度牒,你以为他想垂着头发,戴着金箍,一直在耍帅吗,他只是没钱而已。

北宋时期有一个落骨的书生(能在大相国寺当个和尚)(3)

当普通的和尚都这么难,当北宋皇家寺庙大相国寺的和尚那就更难了。

在东京汴梁,吸金能力前十的地方,绝对有大相国寺的一席之地,仅仅是每日的香火钱还有摊贩缴纳的租金,都让大相国寺富得流油了!

由此可见,要想在大相国寺当个和尚,那还真是一个好差事,除了不能娶妻生子,其它方面简直完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