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为“小年”。从小年开始,扫房子、贴春联提上了日程,祭灶更是一系列仪式当中的重头戏,这些标志着家家户户开始准备过年了。京郊顺义民谚“灶王爷本姓张,家住京东张各庄”流传已久, 1月28日,为期四天的第三届北京顺义张镇灶王文化节在莲花山滑雪场开幕,给市民带来了中国传统年文化的体验。
顺义张镇灶王文化节在莲花山滑雪场开幕。
“灶王爷本姓张,家住京东张各庄”
灶神俗称灶王爷,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神仙之一。灶神传说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反映了华夏祖先对于火图腾的崇拜,以及对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良好美德的推崇。
“灶王爷本姓张,家住京东张各庄”是流传甚广的一句民谚,这里的张各庄指的是顺义区的张镇。相传张镇一张姓农民生性善良历经磨难被玉皇大帝封为“灶神”。2007年,张镇的灶王爷传说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17年开始的每年腊月廿三,张镇良山村的莲花山滑雪场都会举办祭灶接灶仪式。
祭灶现场。
今年的“北京•顺义张镇灶王文化节”于28日下午开幕。据了解,此次文化节为期4天,先后推出首届民俗文化发展论坛、灶君故里过大年、灶王动画宣传片大赛等活动。下午不到三点,会场内来自张镇本地和北京市区的游客已经把舞台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游客们围观“灶王爷升天”。
三点钟祭灶仪式正式开始,随着香案和贡品被陆续摆上舞台,在十多个身穿传统服饰的族人簇拥下,族长步入舞台中央,身后的大屏幕上,卡通形象的“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正满脸和顺,随着族长长呼一声“拜”,三叩首后,仪式圆满完成。
“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的卡通形象。
少年滑雪队点燃新年之火
“薪火传承,点亮新春”将整个开幕式推向了高潮,专业的滑雪团队依次从山顶迅疾而下将希望的火种传递给“张镇莲花山少年滑雪队”的6名小队员,伴随着点燃新年之火,礼炮齐放,期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一美好寓意,第三届北京顺义张镇灶王文化节隆重启幕。
“张镇莲花山少年滑雪队”小队员点燃新年之火。
中国民俗协会会长叶涛表示,在中国人的观念当中,灶和灶神是家庭的象征,祭灶仪式在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一般的祭灶仪式以家庭为单位,祈求新一年灶王爷能下界保平安。“祭灶王、送灶王、迎灶王”等一系列民族文化活动所体现的核心理念,都是家族和睦以及传承善良的重要性。
同时,莲花山滑雪场在活动期间,特地设立了“非遗”新春展览区,为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绝活。这些非遗展示中,既有作为APEC期间馈赠外宾的“良山景泰蓝”,也有起源于清朝的“团圆饼”, 还有用数十种工具及技巧琢磨的杨镇骨雕古朴典雅,美轮美奂;此外,火绘葫芦、面人、郝氏雨点剪纸、薛庄根雕、老北京毛猴、九连环、木板年画联袂登场,造型多样,纹饰品种繁多,艺术精湛,品质精良。
面人张。
兔儿爷。
九连环。
活动期间,春联、窗花、灶龛、灶王爷白酒等一系列灶王爷文化衍生品将作为顺义区特色文化产品与市民见面。此外,还有灶王爷、灶王奶奶形象人偶亮相年货街,憨态可掬的形象引得现场来宾驻足拍照,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滑雪下山。
小年习俗
祭灶
祭灶的时间各地不一,北方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中国民间还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在腊月二十五举行祭祀。
送灶时,人们会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贡品中的清水和料豆是给灶王爷的坐骑神马准备的。
扫除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几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更忙碌。家家户户要彻底打扫室内,北方人称之为“扫房”,南方人称为“掸尘”,打扫的目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吃灶糖
灶糖是古老的传统名点,既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灶糖是一种麦芽糖,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每年的小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敬献灶糖来“送爷”,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
剪窗花贴春联
过了腊月二十三,过年气氛愈发浓厚。传统来说,家家户户手巧的人会剪漂亮的窗花,将玻璃擦拭干净,贴上寓意美好的窗花。
同时,民间还会写春联、贴春联。贴春联时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对联或叙述或抒情,表达出人民对新一年的期望。
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 田杰雄 摄影记者 王巍 编辑 张牵 校对 柳宝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