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满足人们味蕾的食品可谓是琳琅满目,日益增多。但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食品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作为普通大众,怎样吃的安全吃的放心,也成为了我们嘴巴上的头等大事。小编今天就带大家看一看食品配料表的玄机吧!

食品安全冷门小知识(食品安全从自身做起)(1)

一、防腐剂

在食品配料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三种成分,其中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两种成分被广泛应用,苯甲酸钠过量食用会对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山梨酸钾属于低毒,比苯甲酸钠相对安全,过量会导致肝肾功能受损。脱氢乙酸(钠)主要应用在面包、糕点、腌菜中,该成分低毒,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引起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表现为肝肾功能性减弱,惊厥、颤抖等,还可能会引起体重的减少和慢性肺水肿。

食品安全冷门小知识(食品安全从自身做起)(2)

二、甜味剂

常见配料表中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它们被广泛应用在饼千、饮料、罐头、调味料、蜜饯、糖果等食品中。糖精钠食用过量短时间内大量食用会造成急性大出血、多脏器损害等,引发恶性中毒;有致癌性。甜蜜素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的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安赛蜜是相对安全的一种甜味剂。阿斯巴甜长期大量摄入会增加患脑癌、偏头痛和其他疾病的风险。三氯蔗糖也是一种相对安全性极高的甜味剂。

食品安全冷门小知识(食品安全从自身做起)(3)

三、酸味剂

常见的酸味剂是柠檬酸,常用于饮料,果酱,雪糕,罐头等食品中,相对安全。

食品安全冷门小知识(食品安全从自身做起)(4)

四、着色剂

常见于配料表中的着色剂有胭脂红等各种带颜色的添加剂和焦糖色胭脂红等各种带颜色的添加剂常应用在果酱、糖果、饮料凉果等食品中,在各种带颜色的添加剂中人工合成色素有一定的致癌性。焦糖色常用于调味料、啤酒、黄酒、可乐、巧克力等食品中,是相对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冷门小知识(食品安全从自身做起)(5)

五、鲜味剂

食品配料中的常见的鲜味剂有谷氨酸钠(味精)、酵母提取物、5'-肌苷酸钠、5'-鸟苷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等。以上几种鲜味剂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食品中,鲜味剂就是一种改善食品风味的化学成分,这种成分不能随便用量,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去添加。过量使用增味剂会对身体有害,如大剂量食用增味剂可以导致头痛、恶心、呕吐,甚至能够损伤肝、肾。

食品安全冷门小知识(食品安全从自身做起)(6)

六、增稠剂

常用于食品中的增稠剂是黄原胶等带“胶”字的食用胶,广泛应用于果冻,雪糕,糖果,糖浆,流体调味料,肉制品中,大量食用增稠剂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食品安全冷门小知识(食品安全从自身做起)(7)

七、乳化剂

食品中常见的乳化剂是单、双、三甘油脂肪酸酯,广泛应用于牛奶、奶油、雪糕、面包、糖果、巧克力、糕点等食品中,过量食用会对人体的肠道菌群有影响,还可能会引起肝脏的问题。

食品安全冷门小知识(食品安全从自身做起)(8)

八、抗氧化剂

常见于食品配料表中的抗氧化剂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维生素C等。其中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在油脂和含油食品,饼干中应用较多,它们的毒副作用较大,对人体肝、脾、肺等均有不利影响。而维生素C常用于饮料、罐头食品中,是无毒安全的抗氧化剂。

食品安全冷门小知识(食品安全从自身做起)(9)

九、护色剂

常见的护色剂是亚硝酸钠,常用于肉制品中,属高毒性添加剂,有致癌风险。

食品安全冷门小知识(食品安全从自身做起)(10)

十、漂白剂

常见的漂白剂是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常用于啤酒、淀粉和淀粉糖、蜜饯、干蔬菜和蔬菜制品等食品中。过量摄入容易产生过敏,可能会引发呼吸困难、腹泻、呕吐等症状,影响人体营养吸收,严重危害人体的消化系统健康。

食品安全冷门小知识(食品安全从自身做起)(11)

今后我们在挑选食品时,要先看食品配料表,这也是我们健康饮食的第一道防线,但凡含有我们看不懂的食品成分或者含有多种添加剂的食品,我们一定要三思而后选!健康饮食,从我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