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做稻谷(忆儿时清凉夏日)(1)

今天是入伏的第五天,天津的气温是30℃~23℃,难得的舒爽。记得儿时在东北,三十度以上的日子,一个夏季也就一到两个星期。那时候,家里大人非常盼望着伏天天气能热点,因为天气热,庄稼能够快速生长,小麦灌浆,玉米拔节,果实籽粒饱满,到了秋天会有个好收成。

忆童年做稻谷(忆儿时清凉夏日)(2)

小时候,东北的孩子们都很喜欢过夏天。入夏,麦子灌浆后还没用成熟的时候,大人会在干完农活后,带点青麦子回家。晚饭后,孩子们拿来干柴,堆一小堆儿,早早地等着大人烧麦子。麦子在柴火上烤一会儿,焦香的麦子香味就散发出来了。看着块熟了,妈妈会先把麦穗放手心里搓一下,把麦粒从皮子上搓下来,然后吹掉,把烧的或黄澄澄或一半儿焦黑一半儿金黄的麦子倒倒我们的手心儿里。我和哥哥会边数着麦粒边吃。有的时候火大了,麦穗直接掉到火堆里了,这时候,我们准备的小棍就派上用场了。我们会马上把小棍伸到火堆里,抢救我们的零食。

忆童年做稻谷(忆儿时清凉夏日)(3)

忆童年做稻谷(忆儿时清凉夏日)(4)

忆童年做稻谷(忆儿时清凉夏日)(5)

因为麦子成熟前,能烧着吃的时间很短,就几天,所以一到夏天,基本上每家都会给孩子烧上几次麦子解馋。赶上放假回来的孩子,左邻右舍的邻居们都会帮着操心。哎呀,大侄子回来了啊。他婶,你家麦子已经快熟了,烧着不好吃了,我家南地那块正好,一会儿你去地里给孩子割点回来烧着吃啊。你要是不好意思,那过两天就会送到你家里来。都说了让你们去割点麦子给孩子烧着吃,你们咋还没去,再不割我们这点也老了没法烧了,今天我正好去地里(其实是特意去的),给孩子割了回来(几乎没有合适烧着吃的了,找了二里地找到这点)可别忘了给孩子吃啊,就回来这么几天,让孩子尝尝,这就是东北邻居的日常相处。

忆童年做稻谷(忆儿时清凉夏日)(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