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2021届高考生现在已经步入大学,成为了一名大一新生。好多同学在最开始选择报考院校时,感觉学院不如大学好。
很多同学容易产生这种固定思维,实际上不能这么理解,比如我们国家外交学院,虽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实力在大学当中依旧不可小觑,那么学院和大学到底有什么差别?
“大学”和“学院”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别等毕业才知道
我国有一部专门针对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叫做《高等教育法》,在这部法律中规定大学和学院都是高等教育学府,都拥有着强劲教学能力。
从整体对高校要求来看,我国对于大学要求更多,这不能说明大学就比学院好在哪里。在中国有很多学院,他们以专业水平过硬,学科科研水平强著称,其实在某个程度上要比部分大学专业好。
根据我国教育部发布修改后的相关规定来看,大学和学院主要区别在以下几方面:
规模大小有区别:国家规定达到大学水平在校生需要达到8000人以上,学院相对来说规模就要小,在校人数在5000人以上就可以。除了学生人数,在学科专业数量上的不同,也是区别之一,学院至少有一个学科专业,大学至少有三个。
师资力量的区别:根据相关规定,学院在职教师人数至少要280人。在这280人当中,研究生学历人数应占比高于30%。职称在副高级以上教师人数高于30%,职称在正教授以上的教师至少要10人。
大学对师资力量要求更为严格,在所有在职老师当中,研究生学历人数要超过一半,博士学位教师不少于20%,拥有高级职称教师人数至少为400人,拥有正教授职称的教师至少100人。
科研成果的区别:在科研成果要求上,大学和学院虽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专业数量不同,大学科研成果质量和数量,都会比学院要多,所以在学生的固定思维中,感觉大学相比学院总体实力要强。
就像上面提到的大学未必都比学院好,我国有很多实力水平非常高的学院,比如大家都知道中央美术学院、外教学院等,能考上的人,自身综合素质也都比较高。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综合实力。部分学院也在扩大着自己的办学规模,逐渐转变成了大学。
所以学生如果大学读了某某学院,不用感到自卑,大学后才是真正改变命运的时候。考研和考专升本,都是提高自身水平的渠道。学历虽重要,但走上社之后,学历也不是唯一条件。
拥有高学历自然是有了进入大企业的敲门砖,但最后能不能留下来,还是要看自身综合素质。如果不想考研或专升本不成功的同学,更要在这方面注意。多去社会上历练自己,积累经验。
分析:学生在高考报考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在选择适合自己大学时,不能只看分数,需要看自己分数,所对应的在全省排名的位置。新高考改革后,考生查看自己位次,首先要看历史或物理科目组合中的位次,可以去查阅高考一分一段统计表,再结合自己心仪学校去进行分数匹配。
在选择学校时,可以先明确自己的偏好,比如地域的偏好或专业上的偏好,把这些列出来作为自己备选项。
当确定自己备选大学后,从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业或研究方向上,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院校。当同学在9月1号进入了校园后,如果发现自己所选择大学,和自己刚开始所想不一样,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进入大学之后,会发现没有人会督促你的生活,想要缓解开学焦虑,自己一定要有一个详细的计划。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按部就班的来,会让自己心情平静很多。
在面对困难时,如果一开始就想的是自己做不到,那么这件事情很可能就会失败,所以在面对开学焦虑时,遇到困难也不要害怕,给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心里想着我能行,那么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很多同学现在已经失去了记日记的习惯,如果不想动笔去记录,自己一天事情和心情的变化,那么可以尝试着去开一个网络日志,把自己每天变化记录下来,回看时知道自己的错在哪里,也会记得自己获得了哪些小确幸。
总之同学进入大学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不要害怕,虽然大学是一个小型社会,在人际交往上变得更加复杂,但同学只要不怕困难、积累经验,大学绝对是锻炼你的最佳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