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我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非常容易感染人。

读李白的诗,对于他的快乐和悲伤,你也能感同身受。这正是李白诗的魅力。

今天,隐娘要分享一首李白最高兴的诗,这首诗是李白58时写就的,被选入小学课本,小学生都会背,这首诗就是《早发白帝城》。

李白成就最高的一首诗(李白最高兴的一首诗)(1)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李白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

清晨,告别在彩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之外的江陵,只有一天时间就能回还。沿江两岸的猿不停啼叫,但轻快的小船已驶过万重青山。

历代的诗评家们盛赞这首诗,写舟行之快,峡江之险,如在眼前,人们称李白为天才之笔。

李白是高兴的,“彩云间”、“轻舟”似乎就是他的心情,明媚、轻松,快乐。

李白是急切的,“一日还”、“已过万重山”,他恨不得生出一双翅膀,立刻回到荆州。

明代诗人、学者杨慎,是正德年间的状元,在文学上,造诣很深,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曾这样评价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白帝至江陵,春水盛时,行舟朝发夕至,云飞鸟逝,不是过也。太白述之为韵语,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李白成就最高的一首诗(李白最高兴的一首诗)(2)

《早发白帝城》确是杰作,可隐藏在这篇杰作背后的是李白在苦难过后,依然充满激情,洋溢着潇洒。

这首诗写于李白58岁的时候,在此之前,李白刚刚遭遇了牢狱之灾。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因为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走到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了被赦免的消息,李白惊喜不已,他随即乘舟东下去荆州,在途中写下了这首诗,因此,这首诗又名《下江陵》。

在古时,人们生活水平较低,此时,58岁的李白已经算是高龄的老人了。

即使已经年迈,可李白对于梦想的追求,却一直没有断过。

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白重燃建功立业的梦想,在选择中,他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军队。在政治斗争中,李璘事败,李白也被牵连,流放夜郎。

李白成就最高的一首诗(李白最高兴的一首诗)(3)

李白一生,都想要建功立业。他以大鹏自居,表达自己想要翱翔九天的梦想。可现实却一次次地跟他开玩笑。

在一次次的受挫中,李白却从未放弃对梦想的追逐。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真正的勇士,是看穿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李白,这位曾在大唐苦苦追寻梦想的人,一次次地失败后,依然坚持追梦的信心。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值得人敬佩。

李白成就最高的一首诗(李白最高兴的一首诗)(4)

《早发白帝城》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

这是李白在千年后,留给世人的一首快意诗作,是李白在苦难后,在看穿人生本质后,依然饱含对生活的热情的见证。

我们想念李白,想念这样不屈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