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春山空

作者 | 杨雪丽

“夜静春山空”,在秋天的夜雨嘀嗒里写下这个词时,心里温柔得如一泓春水,浅浅的,碧碧的,如新竹,如月牙,澄澈透明,仿佛能洗净这尘世间一切的污垢!

一个人,在幽静的山谷中,伴一弯春水,和着月光,渐渐入梦。

多好!

这样的梦做得多了,便开始执着于追寻这样的夜晚。

可终是无法如愿。

月光

三十多年前,我的夜晚在祖父甜甜的柿子茶里,在街道上和伙伴们的疯玩里,在被窝里藏着的小人书里,也在老家的山风灯火里……

夜色渐拢,灯火一盏盏亮了起来。,呼儿还家声此起彼伏。满头是汗的撞开门奔进屋,喊着:“爷,爷,我渴。”“晓得你跑热了要喝,早都给你备着了”爷爷宠溺地看着我,递过来茶缸,喝一口,是甜甜的柿子茶。柿子茶是取几个带着白霜糖的柿饼,放进茶缸,加入开水,缸子煨在火盆里,爷爷会用勺子边搅边擂,柿饼慢慢软烂在茶缸里,散发出浓浓的甜香。我从小就喜欢吃甜食,这样的茶然我非常满足,仿佛整个夜晚都暖了起来,甜了起来。

“喝了茶,快去洗脸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祖母收拾着床铺。

躺在床上,花布的窗帘没有拉好,露出一角夜空来。白生生的月光便毫不客气地挤了进来,照在床头上,照在祖母的花棉被上。我睡不着,开始想祖母故事里的嫦娥这个时候在做什么呢?抱着玉兔儿吗?还是闲坐桂花树下,同样沐浴着月色呢?那棵桂花树多好啊!每每看着月中时那皎洁如银盘的月亮时,我总是在努力地辨认那棵树的枝枝叶叶,仿佛铺满堂屋和廊檐的月光都浸着桂香,透着诗意!

杨雪丽演员(杨雪丽夜静春山空)(1)

二十多年前,我在异乡求学。城市的高楼把月光拉的老长老长,切的稀稀落落。那些在深夜里依然璀璨的灯火掩住了月的光华。它只是瘦瘦的扁扁的孤孤单单的斜倚在远远的城市边缘,模糊的一阵风都能吹走它。可那时正青春年少的我们忙着学习忙着交友忙着探索很多很多新鲜的事物,哪里还有空去看月亮呢!

真正的再次拥抱月亮是工作后了。乡村小学的夜晚静得让人发呆。在春风沉醉的夜里,和同事漫步在田埂山边,吹着和着花香的风,看着漫天星河,说着对生活一知半解的话,或者什么也不说。这样的月夜里,山有山的语言,树有树的话语。鸟有鸟的声音。蚂蚁有蚂蚁的说话方式。在寂静无声的春夜,风奔跑着说话,虫子飞舞着说话,星星出没在鸟鸣里,岁月深藏在草丛中,庄稼生长在季节里,人生成长于风雨磨练中。这样的月色里,哪里还需要我们的语声呢?

有人说,月亮都是那一个月亮,不同的只是自己的心境。李白从“举头望明月”里看到故乡,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里品出孤独;“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的乡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惆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心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的思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的惬意。我们在山中见月,那就是山之月;在水边见月,它就是水之月;海上望月,如碧海生潮气象万千;沙漠赏月,又何尝不是别有风味?

深爱林清玄那句话: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心中有一片月,它独一无二、光明湛然,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亮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葬,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静夜

早上七点出门,下班回家已六点。顺路去小区对面的便利店取了在美团优选上买的菜。

回家,冲个澡,换上舒服的居家服。这基本就意味着我今天是不会出门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越来越喜欢宅家。喜欢在忙碌的一天工作之后,脱下那些禁锢人的通勤装,换上宽松的居家服,静静的躺在沙发上,享受难得的宁静和惬意。

夜的世界,是寂静的,素然的,也是清心寡欲的。而作为匆匆过客的我,却尤喜这样的独夜,没有寂寥和孤独,只有安宁和畅想。

春天的夜里,我听得见树枝儿抽条拔节的声音,听得见花开的声音,听得见燕子归来剪断柳枝的声音;“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夏夜最曼妙的风韵。秋雨绵绵的季节,细数檐前滴水,却道“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冬季的夜里,更是尽享“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之惬意。

成年人的世界少有真正安宁的时候。岁月的更迭交替,人生的如梭红尘,让人不得不奔波于狗苟蝇营的烟火生活,不得不面对七七八八的日常俗事……嘈杂纷乱的生活里那些偶然可以独处的时光是那样宝贵。静静的夜里,独处的世界里,可以天马行空、胡思乱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就那样静静的让思想和心灵一起行走在空空如也的山中,放任身心让那清风明月撕扯、冲撞,再生成新的希望和美好。

记得一段时间,一直在熬夜备课。深深的焦虑几乎让我夜夜失眠。周末因事回老家,留宿在乡下。关灯后的屋子被月光照得朦朦胧胧,熟悉的犬吠从不远处传来,“吱呀”的开门声和探问声模模糊糊,我昏昏欲睡中仿佛又回到多年前的那些安睡的夜晚,温暖而甜蜜!

山里的夜是分外凉的。可山里的梦却又是最甜的。

七八点钟,几座山头的人家陆续点了灯火,像萤火虫在闪烁,一个亮点就是一户⼈家。一二三四五.....。有悠长而厚实的声音在吆喝着猫儿狗儿归家,赶鸡入圈赶羊棚。简单的晚饭后,灯火渐灭,月亮在云朵里穿行,山风在轻轻地鸣叫,山泉在咕噜噜地唱歌,还有起伏的狗吠声。动与静,明与暗,虚与实勾勒出一幅山村夜色图。没有喧哗,没有噪杂,熟悉清晰的记忆在宁静的夜色里是那样的安逸。

我喜欢这宁静的春山,喜欢一个人静享这夜色。

记得在一本书里读过这样几句:这人生,大多是你一个人在路上,你奔波,你喜悦,你忧伤,你悲伤,最能解你的药,是你自己。没有人比你更明白你……

杨雪丽演员(杨雪丽夜静春山空)(2)

雪小禅说:越是年轻时织锦繁华的人,最后越能归于安静。

年轻时,以为独处中,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喜欢追逐喧嚣和热闹。年纪越大,经过一番风雨历练,却越来越喜欢独处和安静。不一定每天必定要充满欢喜,不一定这一生都是波澜壮阔,但至少每天努力着有所收获,和至亲至爱的人相依相携,谁说不是一件欢喜之事。勇于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勇于面对一个普通人的真生活。这种低到尘埃里的欢喜,是真欢喜;这种简单平和的人生,是真幸福。

学会让自己如春山般安静,把思维和心思慢慢沉静下来;学会让自我常常归零,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新的起点。做一个最平凡的常人,活出自己的心境和气度。

所以喜欢这样的月色和安静的夜晚。既能追寻到属于童年的甜蜜,又能让不断前行疲惫不堪的自己得到放松和救赎。

因为我一直相信:夜的尽头就是明天,明天总有新的希望。

所以最喜欢《飘》的结尾郝思嘉说的这句:“我明天再想这件事好了,到塔拉去想,到时候我就能承受了,明天,我要想个办法重新得到他,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END—


专栏作家】杨雪丽,在报刊和网络媒体发表有散文作品等,现居陕西宁强县。

摘选自:读书村,版权属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