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婆婆意外摔倒(婆婆迷路遭车祸)(1)

朱婆婆(中)及儿女在医院感谢医护人员。

去年6月27日,来自重庆开县的朱婆婆来广州市番禺区旧水坑村儿子的打工地暂住,谁知第二天,老人在村内公园闲逛时走失了。近日,走失9个多月的朱婆婆找到了,背后的暖心故事也被揭开:朱婆婆上错了公交车,迷路的朱婆婆又遭遇车祸,被辗转送到了医院救治。

在与子女失散的9个多月里,医护人员和同室病友给予朱婆婆很大照顾,不仅帮她治好伤,还想方设法帮她寻亲、添新衣、聊天陪护,连2019年的春节,朱婆婆都是在医院度过的。

4月2日,为了感谢医护人员的关心照顾,朱婆婆的儿女们来到医院为医护人员送上一面锦旗。“感谢医护人员帮我们照顾妈妈,让妈妈在9个月里没饿到、没受苦,还帮妈妈治好了病。”朱婆婆的儿子杨庆军说。

刚来广州第二天就走失

朱婆婆今年64岁,来自重庆开县一个山村。去年暑假,她带着留守在家的孙子来广州探望儿子,让他们父子团圆。“老人坐了24个小时大巴才来到广州,没想到第二天就走丢了。”朱婆婆的儿子杨庆军至今很内疚。

在当地派出所报案后,家人们在附近街口的一个监控视频看见朱婆婆的身影在公交站一闪而过,并没有去向线索。从老家赶来的十多名亲人只能靠走路寻人,拿着老人照片,见人就问。苦寻两三个月,还是一点线索没有。

寻亲的苦闷一直到今年3月20日才打破:老人找到了。据了解,老人在去年6月29日晚上10时在大石某地被一辆载货小型汽车撞倒,后来转院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经过诊查,阿婆被诊断为右臂肱骨下端近关节处粉碎性骨折,转入骨科中心进行了内固定手术。然而,在去年12月11日,在去救助站的前一天,老人却不慎摔倒,导致右臂肱骨中段骨折,医院讨论后决定继续留老人住院治疗。“肇事车辆被判定承担全责,医院也和肇事车辆保险公司进行了积极沟通,对医药费方面进行协商,先治疗再支付。”祈福医院骨科中心主管医生余立为说。

添置新衣陪过年

医院方面表示,阿婆入院时,身边没有家人陪伴,身上也没有任何身份证明,语言不通、吐字不清,还不识字,说不清自己的名字和住址。后来医院一位来自重庆的清洁工阿姨与朱婆婆沟通,才了解到她儿子叫“杨军”,而他的家属在派出所报案使用的名字是“杨庆军”。而老人说自己来自“四川”,但实际上老人居住地已被划为重庆市。信息误差导致了寻亲困难。

为了帮朱婆婆找到家人,医护人员还派车专门陪同她到当时的事故地点,但是她还是想不起来。祈福医院骨科中心的护士表示,老人清醒时,经常坐在窗前往外张望,“她告诉做清洁工的同乡阿姨说自己很想回家”。

朱婆婆在医院住了9个多月,从夏天到春天,历经暑寒,老人没有换洗衣服,主管医生余立为掏出200元,让护工帮她买了厚衣服和换洗衣物。

9个月的时间里,朱婆婆同一个病房的病友换了几茬,然而,每一位病友在了解朱婆婆情况后,都把她当成了自己人来照顾,一些病友还“偷偷”想各种办法帮助她,有时趁婆婆不在房间,往她病床前抽屉里塞两百块钱。

“快过春节的时候,一位同室的病友还给朱婆婆买了一身新衣服,婆婆穿上新衣很激动,逢人就说。”骨科中心护士人员表示,除夕夜晚上,值班医护人员还陪婆婆过年,“有好吃的都和她分享。”

因此,虽然没有亲人在身边,老人在医院养病期间并没有受苦。

2日,祈福医院骨科中心中西医结合首席专家傅强主任现场对朱婆婆进行身体检查,认为朱婆婆目前情况稳定,维持目前固定至骨折愈合,可安排出院,一个月后可到老家当地医院复查,如果没有问题,可以取出钢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