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16日,开国大将陈赓将军突发心肌梗塞,他的妻子傅涯惊慌地给医院打电话。

陈赓将军在病魔的折磨下仍然关注妻子的情绪状态,他看到妻子过于悲伤,不由地心疼起来。

随后,他拉起妻子的手,说了这么一段话......

恋人相识

1940年5月,当时抗大总校文艺工作团在山西武乡县蟠龙镇演出,三位青春活力的剧团女工作者,随着总校训练队长王智涛去取道具,她们在取道具时,听说陈赓旅长因为养伤也住在这里,小姑娘们都很激动。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1)

因为这位陈赓将军可谓是精采绝伦,他的人生经历也是异常的丰富多彩。

他于1903年2月27日生在湖南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在1916年的时候,他立下了报效祖国的志向,入湘军当兵,在1921年他脱离湘军,在长沙的铁路局当办事员。

之后,陈赓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在共产党人何叔衡、郭亮等的引导下,他逐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来,在党组织的推荐下,陈赓报考了黄埔军校,开启了他南征北战的辉煌时刻。

由于陈赓曾在军阀部队有过四年的磨砺,他很快适应了黄埔的生活,与徐向前元帅一起成为了黄埔第一期的优秀毕业生。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2)

毕业后,陈赓留校任副队长、连长,还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也是在此次东征中,陈赓成为蒋介石的救命恩人。

这样的救命之恩,再加上陈赓将军是黄埔一期的优秀毕业生,如果他留在国民党中,一定会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大将,但是陈赓却坚定地选择了共产党。

据陈赓回忆说:“当战事不紧张时,蒋介石总会打开收音机,听上海的股价。他置士兵和百姓的生死于不顾,却只关心自己的股票,这样的人怎么能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因此,陈赓当时坚定地要离开蒋介石。

陈赓将军在我军将领中算是传奇色彩最多的一位,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优秀的作战才能和战斗经验,更因为他幽默风趣,爱讲故事和笑话的性格。

因此,这三位姑娘取完道具后立马就围到陈赓旅长身边,想听他讲述战斗故事和有趣的笑话。

那天,陈赓侃侃而谈,姑娘们听得很入神。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3)

故事结束后,王智涛凑过来问陈赓,“老首长,你喜欢哪一个?”

陈赓知道他是什么意思,陈赓的性格很直率,他也没有推辞,直接就说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我喜欢中间那个”!

中间的那个便是傅涯。

傅涯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大户人家,受到良好的教育,性格文静贤淑。

她在1937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4)

毕业后,她进入抗大总政文工团,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

在听完陈赓的讲话后,傅涯也对陈赓有强烈的好感,她知道陈赓在上海进行地下工作的时候不为酒色所动,也知道陈赓在敌营中坚定地选择共产主义事业,更知道陈赓为了自己去世的妻子守寡三年,并常常怀念自己的妻子。

她能看出陈赓是个有志向、重情义的人,同时,陈赓的性格魅力也深深吸引着她,她觉得陈赓这个人值得她托付一辈子。

就这样,陈赓和傅涯互相看对了眼,但两人并没有就此确定关系, 傅涯说陈赓需要等她三年,她需要先处理好自己上一段恋情。

傅涯上一段恋情中的男友对她爱答不理,傅涯想先和上一段男友处理好感情问题后再接受陈赓。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5)

陈赓答应了这个三年之约,在这三年里,陈赓会积极地给傅涯写信,告知自己的近况,傅涯也会回应。

两人在三年时间里一直持续不断地通信,这让两人更了解彼此,也更加喜欢彼此。

三年的时间到了,傅涯决定嫁给陈赓,但是党组织却拒绝了两人的结婚请求,原因是傅涯的政治关系过于复杂。

原来,傅涯的大哥是国民党特务,这样的政治背景让党组织对于两人的结合有所顾虑。

两人的结婚只能就此暂时搁置下来...

相恋

在1943年的时候,傅涯来到129师演出《孔雀东南飞》,她看着台下的陈赓,想到自己和陈赓之间犹如焦仲卿和刘兰芝一般,忍不住流下泪来,而台下的陈赓也泪流满面。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6)

这样的情景被在一旁观看演出的邓小平看到,他被两人的坚贞不移的爱情所感动。

戏散场之后,他找来师政部主任说:“这场戏,傅涯在台上哭,陈赓在台下哭,傅涯的哥哥是特务,但她本人也是共产党员,革命战士,你就给中央发个报,成全他们吧。”

不久之后,傅涯就接到了129师师部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是陈赓, 只听陈赓的语气异常欢喜:“傅涯,你快过来吧,党组织已经同意我们结婚了。”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7)

就这样,陈赓和傅涯两人于1943年2月在河北129师师部结为伉俪。当时,刘伯承和邓小平还特意腾出司令部的一间西屋为两人举办婚礼。

婚礼上,能歌善舞的傅涯表演了一段苏联民歌,而生性幽默爱说笑话的陈赓则为大家讲了很多有趣的段子。

陈赓和傅涯的孩子曾回忆过一件生活趣事:“母亲当年多才多艺,有一次,父母二人一同表演节目,母亲吹箫,父亲吟唱《满江红》。

父亲当年唱歌不好听,还跑调,结果这《满江红》唱得一点调子都没有,但母亲还是特别投入地伴奏。

在母亲眼中,父亲的一切都是好的,而这种调子,也只有她能够欣赏。”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8)

在结婚之后,陈赓拿出了自己以往写的日记给傅涯分享,日记里记录了陈赓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

只见他在第一本日记的扉页写道:

“长征无日记,是我生平最大的遗憾,我曾经不止一次下决心坚持写下去,但也不止一次半途而废。这是一种要不得的惰性。

从今天——1937年8月7日起,我要坚决地把日记不间断地写下去,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战斗时也好,行军时也好,极度疲劳时也好,始终如一地写下去。要使这次全部抗战的事迹,没有一点遗漏在我的记载以外。”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9)

当陈赓将他的日记本交给傅涯时,她很震惊也很感动,她觉得陈赓是个外粗内细的人,同时,傅涯也很喜欢陈赓记日记的好习惯。

日记中记录了陈赓的日常以及每场战事,陈赓还告诉了傅涯,自己曾经负过伤,身上有六处伤口。

傅涯抚摸着这六处伤口,就能想象出陈赓当时所遭受的痛苦,很是心疼。

后来傅涯回忆时还说道:“陈赓虽然看起来很健壮,但结婚以后我才发现其实他身上多处有伤。”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10)

傅涯知道陈赓这个写日记的习惯后,就经常将崭新的日记本当做礼物送给陈赓,而陈赓又会将写完的日记留给傅涯当做一个念想。

在解放战争时期,傅涯每次都会把陈赓交给他的日记本带在身上,并用灰粗布糊好外皮,把日记本小心翼翼地包好,无论跋山涉水,还是风餐露宿,她都会像保护孩子一样细心地保护着陈赓的日记本。

到了驻地,她就将日记本拿出来放在太阳下面晒晒,或者放在老乡的热炕上烤烤。

对于傅涯来说,这些日记本就是她的生命,就是她和陈赓之间爱的纽带,即使他们分离,他们也会因为日记本的存在而感觉对方就在自己身边。

在延安这段时期,陈赓和傅涯还有了属于他们两个的第一个孩子——陈知建。

当时条件艰苦,陈赓省吃俭用,坚持用省下来的钱给傅涯弄来羊骨头,然后熬成汤让傅涯补身体。

对于傅涯来说,虽然条件艰苦,可是陈赓给予她的爱一点都没少。陈赓和傅涯之间的感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深厚。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11)

傅涯在陈赓的日记里不仅了解到了他战斗的故事,还了解到王根英这个人物——也就是陈赓的前妻。

正是因为陈赓对王根英的深情才打动了傅涯,傅涯才决定将自己的后半生交给陈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过往

陈赓和王根英之间拥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王根英是陈赓的发妻,但他们的婚姻生活却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王根英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失去了生命。

王根英的逝世让陈赓痛不欲生,也让平时能说会道、笑口常开的陈赓就此变得沉默寡言。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12)

陈赓和王根英相识于1922年年底,当时,陈赓刚从家乡湖南来到上海,去平民学校听课的时候,认识了纺纱工人王根英。

陈赓和王根英起初算得上是一对欢喜冤家,当时陈赓满心支持“农民理论”,而王根英却相信“工人力量”,两人一见面因为意见相左而争论起来。

虽然王根英是女孩,但在群体争论时,她的嗓门和气势丝毫不输给男性。

陈赓觉得这个女孩在和他争论时,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很可爱。

于是,在一次争论间隙,陈赓将自己内心对这位女孩的喜欢之情写在纸条上,折好放到王根英的桌子上。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13)

王根英看到纸条打开后发现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我爱你”,她毕竟是女孩,还是羞红了脸,但她立马又生出一个计策。

次日,陈赓在写墙报的地方发现一群人在围着议论,他出于好奇上前查看是什么情况,结果,他发现别人议论的是自己写的那张“我爱你”字条。

陈赓万万没想到,王根英会将这张字条贴到墙报上。

尽管有些尴尬,但陈赓的性格属于比较开朗机智的那种,他活泼幽默,也开得起玩笑,完全不会因为王根英的这个行为而生气。

他干脆又给王根英写了一张纸条,内容不变,果然,王根英又将纸条贴在了墙报上,不仅如此,她还在晚上赴了陈赓的约。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14)

在约会中,陈赓和王根英定下了五年之约。

1927年,中共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时候,两人再次相遇,陈赓见到王根英忍不住说:“我们结婚吧。”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15)

但王根英却拒绝了,她觉得结婚后有了孩子就不便斗争了,她想让陈赓再等等,但陈赓却是一天都等不了了。

两人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因此不欢而散。

陈赓回到军营后,心里憋闷,便当即向军营里的战友们放出狠话说:“谁要是能劝动王根英跟我结婚,我当众给他磕三个响头!”

周恩来听说这事后,先是哈哈大笑,随后又带着邓颖超劝说王根英答应陈赓的求婚。

王根英最终同意了与陈赓结婚,这就样,陈赓和王根英成为了一对幸福的革命夫妻。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16)

结婚不久的陈赓就去参加了南昌起义。

在战斗中,陈赓不幸地受了伤,他的腿部伤得很严重,党组织决定将他送往上海进行治疗。

陈赓到了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玫瑰花,因为王根英也在那里,他拿着一束玫瑰花去看王根英,这让她又悲又喜,悲的是陈赓腿部受了伤,喜的是他腿部受伤了仍然会拿着玫瑰花来见自己。

陈赓在上海治疗的这段时间里,大概是俩人在一起相处的最长日子,王根英白天出去工作,晚上回家照顾陈赓。

陈赓很快就恢复了,便再次投入到了革命斗争当中。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17)

抗战爆发后,王根英强烈要求要去前方斗争,组织同意了。

1939年1月,日军抽调3万余人,分十一路对冀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

我军主力带领冀南根据地的地方武装,立即展开激烈的斗争。

王根英在突围时,突然想起一笔公款以及党内几份机密文件拉在了办公室内,于是立即返回。

不巧的是,她的行踪被日军发现了,就这样,王根英同志牺牲在了日本人的尖刀之下。

得知王根英死讯的陈赓悲痛欲绝,他拿着王根英送给他的棉布坎肩泣不成声。

在王根英去世后,陈赓郁郁不振,一直为王根英守寡三年,后来正是因为傅涯的出现,让陈赓从丧妻的悲痛中逐渐走了出来。

而两人在结婚后,傅涯也一直把陈赓和王根英的儿子陈之飞当成自己的亲骨肉对待。

傅涯临终遗言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18)

1952年,陈赓从朝鲜回国后,被毛泽东派去筹办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陈赓夜以继日地工作,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地在岗位上发挥作用,为国家培养军事技术人才。

在陈赓多年的辛苦努力下,哈军工学院终于初具规模,走上正轨。

但夜以继日地辛苦操劳却累垮了陈赓的身体,1961年,应老战友的邀请,陈赓才到上海疗养。

到上海后,傅涯每天早出晚归地工作,并尽心尽力照顾陈赓,但在3月16日,陈赓的心肌梗塞再次发作,傅涯焦急地拨通了医院的电话,之后就一直愁苦地陪伴在陈赓身边。

陈赓看傅涯难过,于是拉住她的手说:“我有两件事怕你承受不起,一是我要死了,二是你更年期过不好,你的头发“唰”的一下就白了”

陈赓是在和傅涯开着玩笑,想缓解傅涯的情绪,但其实这也算是陈赓将军用玩笑的方式说出自己真正的担忧。

傅涯听着陈赓将军的玩笑话,并没有笑,而是把头扭向一边。陈赓看见傅涯把头转走了,继续逗她,“傅涯,你怎么不看我啊。”

傅涯转头看着陈赓,两人深情对望...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19)

最终,陈赓还是没有抢救过来。

陈赓死后,傅涯化悲痛为力量,含辛茹苦地将4个孩子抚养成人,同时牢记陈赓当年的嘱托,让他们的孩子去了解自己的爸爸,并多告诉孩子们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从无到有,从弱小走向壮大的。

傅涯拿出了陈赓所有的日记本,让孩子通过读爸爸写的日记,来了解爸爸的成长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傅涯辛勤地培养下,子女们果然不负众望。

陈赓与傅涯的4个子女中,出了3名威风凛凛的将军,1名德高望重的教授。

后来,陈赓日记后由解放军出版社分册出版,并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许多老同志还给傅涯来信或者打电话:“读陈赓日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勾起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傅涯在陈赓去世后,仍然不忘为王根英的母亲寄去赡养费,而在傅涯逝世的时候,她更是提出不和陈赓合葬,而是让王根英和陈赓合葬。

这样的想法是不被孩子们接受的,他们知道陈赓和傅涯的感情有多么深厚。

最后,孩子们将陈赓和傅涯的骨灰以及王根英的遗骨一起送回了陈赓的故乡进行安葬。

陈赓早期电视片段 1961年陈赓病重住院(20)

结语

陈赓与王根英,以及陈赓与傅涯之间的爱情十分令人动容,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人们在革命斗争中追求美好的爱情,又在追求爱情时不忘共产主义革命发展事业。他们对于事业和爱情的坚守值得我们去赞扬和学习。

同时陈赓将军勇敢追爱,肆意洒脱,幽默风趣又忠耿尽职的形象也值得大家去了解和喜欢。

编辑:今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