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永徽四年底。王皇后来到最近甚得帝宠的武昭仪寝宫。她此行目的很简单,为了看望武昭仪刚满月的小公主。她看着白胖可爱的小公主,内心喜欢得很,就抱起公主,一番逗弄。王皇后看望过小公主后,离开武昭仪寝宫。

武则天退位真实历史(武则天为了上位亲手掐死女儿)(1)

武昭仪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武则天,觉得此事可以用来做一番文章。于是自己暗中潜入小公主房间,看着自己刚出生一个月的女儿,她狠狠心,用尽全身力气扼住了女儿的脖颈......

然后,她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等待唐高宗的到来。唐高宗心情舒畅,大步流星来床榻之前看望自己的女儿。他小心翼翼,充满爱怜地抱起公主,却发出了一声惊叫。原来小公主已经绝气而亡!高宗大怒,连问左右是这么回事。左右之人齐声回道:王皇后刚来看望过公主。武昭仪在旁边放声大哭,高宗怒曰:“皇后杀了我的女儿,之前她就跟昭仪过不去,现在竟然做出了这种事情!”武昭仪乘机在旁边添油加醋,高宗更加宠信武氏,于是有了废后的想法。

以上是作为正史的《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的记载,情节详细而生动,仿佛史官穿越到了第一案发现场,把案件记录的明明白白。从此之后,各路史家和民众对此深信不疑,以至于今天各种影视剧都拿这一故事作为武则天狠毒无情的证据。

武则天亲手掐死了自己女儿,此事真的可信吗?当我们剥开历史的迷雾,却发现此事疑点甚多,事情本来另有隐情。

首先,我们看武则天杀女说最早来源于《旧唐书》。则天本纪的史臣曰记载:“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

武则天退位真实历史(武则天为了上位亲手掐死女儿)(2)

这里说了两件事,第一件,就是说武则天扼杀了自己的女儿,第二件是武则天效仿吕后残忍地处死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武则天杀女如此重要的情节为何不载入《旧唐书》,而只以史臣曰的方式记录。

其中缘由应该可以归纳为史官对此事并没有确凿证据,只是根据传言用个人评价的方式顺带提了一下,这表现了史官忠于历史真实的职业操守。

而到了宋朝时期的两部正史也就是《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里面,武则天杀女说突然坐实,并且史官如穿越般进入了案发第一现场,栩栩如生地记载了整个过程,这其中不能不让人怀疑。

犯罪人作案必然有犯罪目的,而具体到武则天来说,如果是她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就是为了嫁祸于王皇后,从而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可是唐高宗和王皇后的关系在武则天入宫之前就已经恶化。

唐高宗宠幸萧淑妃,这才使得王皇后为了争宠,引进了感业寺中出家的武则天作为自己的同盟,一起对付萧淑妃。当发现引荐武则天入宫是引狼入室之后,王皇后为了稳固地位,只好舅舅柳奭等人出面,在高宗面前请求立李忠为太子。李忠生母虽然另有其人,无子的王皇后为了自己的地位,只好采此无奈之策。一开始高宗并不同意,直到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朝廷重臣相继出面固请之后,他才勉强答应。于此可见,王皇后在高宗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随着李弘的出生,武则天在高宗心目中地位已经是无人可以取代,王皇后和萧淑妃在对战武则天的斗争中,已经处于明显下风。对于一个已经失去皇帝感情的名存实亡的皇后,武则天继续等待就有机会取而代之,她有必要付出自己亲生女儿生命的代价吗?这样看来,武则天杀女就失去了作案动机。

武则天退位真实历史(武则天为了上位亲手掐死女儿)(3)

永徽五年底,唐高宗将废后之事付出行动。他来到长孙无忌府邸,以皇后无子为理由打算废之。长孙无忌顾左右而言他,此事无果。永徽六年六月,唐高宗召开由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等重臣参加的会议,继续以皇后无子为借口,打算废后。会议之中,唐高宗抓住的只是王皇后无子之事。而小公主之死是永徽四年底,距此已经一年半有余,如果真如《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的那样,唐高宗为何不以小公主之死拿来作为王皇后的一条罪证?在他的申诉中,并没有提到此事,很明显,如果是他认为王皇后就是杀害小公主的凶手,这一点必然会作为理由拿出说与各重臣,而在讨论废后之时,此事自始至终没有被提及,就是因为唐高宗并不认为王皇后是凶手。高宗废后是由来已久的策划。

小公主之死,并不是导致高宗产生废后想法的动因。

反过来我们推论,如果是武则天亲手掐死女儿,就是为了嫁祸王皇后。可是根据历史的记载,真正让唐高宗产生废后想法的并不是此事,唐高宗也从来没有认为王皇后跟小公主之死有关系。这样一来,武则天掐死女儿并嫁祸王皇后之事的真实性就很值得怀疑了。

前面我们谈到,《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者仿佛穿越到了案发现场,详细纪录了一切情节。试想,此事如果真是武则天所为,现场肯定只有她一人,宫廷秘闻,史官是如何得知此事?

公元684年9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以讨伐武则天为号召。才子骆宾王为徐敬业起草了闻名后世的《讨武氏檄》。此檄文中,骆宾王几乎把武则天祖宗八代都骂了一遍,还无中生有地添加了武则天杀害唐高宗和自己生母等情节。但是整篇文章里面,没有一处提及武则天亲手杀女之事,如果此事哪怕在当时有一点传闻,肯定会被他们拿来作为武则天“灭绝人伦”的一条罪证。可见此事是否存在,真的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武则天退位真实历史(武则天为了上位亲手掐死女儿)(4)

于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合理的推断。武则天的女儿确实是暴卒,但是极有可能死于婴儿猝死症,这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是极为常见的。武则天并不存在亲手掐死女儿的动机,武则天杀女说明显证据不足。

武则天退位真实历史(武则天为了上位亲手掐死女儿)(5)

至于《新唐书》《资治通鉴》为何如此栩栩如生地刻画武则天杀女的场景以流传后世,原因也很明显。两书都修于宋代,宋代多以唐代历史为鉴。前朝的女祸,一直是宋代统治集团忌惮之事。将《旧唐书》中的传闻加以夸大坐实,目的也是为了告诫统治集团防范再次出现“牝鸡司晨”之事,而妖魔化武则天更是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于是武则天杀女之说便这样被纪录进了正史,被人们误传到了现今。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穿山乙/文

郑云鹏,笔名穿山乙,高校教师,80后,业余酷爱历史,擅长唐宋明清历史,有三部书稿准备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