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刀,在中国古代讲究十八般兵器,人们最常听说的就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在这里面刀被排在了第一位,这说明了刀在战斗中的武器地位。

戚家刀全套刀法图谱(传说中的戚家刀是学习倭刀)(1)

戚家刀全套刀法图谱(传说中的戚家刀是学习倭刀)(2)

在我们现在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刀当中,最常见的就是明清时候的刀,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历经明清两朝的盛传的“戚家军用刀”。而在戚氏在《纪效新书》中曾经提到长刀自倭寇传入,但与《练兵实记》及后来的《武备志》中均无腰刀设计受倭刀影响的记载。

戚家刀全套刀法图谱(传说中的戚家刀是学习倭刀)(3)

戚家刀全套刀法图谱(传说中的戚家刀是学习倭刀)(4)

根据戚氏自述,腰刀无肩乃利,妙尤在尖,这与倭刀之起脊镐造刀身和带切先之刀尖大相径庭;其次,腰刀是单手使用,不属双手刀之列;再次,腰刀后期成为明代骑兵主要武器,但明代倭刀并不适合马战,而是以步战为主。所以在此小心推测, “戚氏仿倭制腰刀以对拼倭长刀腰刀”之类的说法应为后人猜臆之词,虽然鸳鸯阵改变了明军对付倭长刀时“短器难接,长器不捷”的局面,但其原因是长短兵器协同作战制约了倭长刀技术和能力的发挥,而并非戚家军的腰刀采用了后人盛传的学习倭刀“包钢制法”的结果。

戚家刀全套刀法图谱(传说中的戚家刀是学习倭刀)(5)

戚家刀全套刀法图谱(传说中的戚家刀是学习倭刀)(6)

从戚继光对腰刀在不同阶段的使用方法和配备情况可以看到,刀和其他兵器都必须随着战争的需要发生演变。当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其胜负并不仅仅取决于某一种兵器的高低,同样没有任何兵器可以做到一器通用或无懈可击。刀也如此,不同的刀均有特殊的用途,单手腰刀直接对拼双手倭刀自然是输多胜少,而在以毛竹削制的狼筅配合下和藤牌的保护下却能同样可以斩杀倭寇,履立功勋。这所有一切,戚继光将军功不可没,在他的努力和影响下,中国刀的使用和在战争中的地位达到了唐以后的又一个高峰。

戚家刀全套刀法图谱(传说中的戚家刀是学习倭刀)(7)

戚家刀全套刀法图谱(传说中的戚家刀是学习倭刀)(8)

戚家刀全套刀法图谱(传说中的戚家刀是学习倭刀)(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