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走过往昔,纵观历史,今天我们聊一聊清史的话题。

清朝时期八旗的来历(清宫剧中的八旗制度)(1)

清宫剧的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从影响我们一代人的还珠格格、步步惊心、金枝欲孽、到孙俪主演的甄嬛传,说起清宫剧的话,大家对八旗这个词肯定不会陌生,在影视剧中,经常都会有他是某旗之人,他是某旗子弟,这样的对话,八旗这个词,虽然在清宫剧里谈不上被刷屏的程度,但是,也频繁的出现在我们视野,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八旗。

清朝时期八旗的来历(清宫剧中的八旗制度)(2)

说起八旗制度,我们会提到一个人,就是我们“清宫剧的总编辑”努尔哈赤,我们大家所热衷的清宫剧的剧情,实际上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开创的,如果说没有他,那么就没有清王朝的建立,自然也就不会有清宫剧的素材,那么如此火爆的清宫剧也就没得拍了,当然,我们追剧的大军就会错过一场视觉的盛宴,我们的女粉丝,也会失去一大波排毒养颜的机会,那可谓是人间的一大损失,所以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大家在追剧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忘记感谢我们的总编辑努尔哈赤。

清朝时期八旗的来历(清宫剧中的八旗制度)(3)

言归正传,我们说回八旗,在清宫剧里,大部分的主角都是满族,相信大家都知道,满族在十六世纪成功的崛起,其实大大得益于我们总编剧努尔哈赤所创立的八旗制度,可以说没有八旗制度,满族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从一个部落到国家的发展,也就没有了清政权,也就没有了热播的清宫剧素材,所以八旗制度对清宫剧的贡献是巨大的。

清朝时期八旗的来历(清宫剧中的八旗制度)(4)

八旗制度,最初源于满族,也就是女真族的狩猎活动,在早期的女真族,是属于一个狩猎民族,他们主要的生活来源都是靠狩猎来获得的,这一点,在清宫剧中可以看到,一个人背一个弓箭,穿一个兽皮,这个就是最早以前女真族狩猎民族的打扮,女真一族,在大家一起出去打猎的时候为了提高成功率,就需要人与人之间或者团队之间的互相合作,比如说:他去驱赶猎物,我来建立包围圈,围杀猎物,你守住一个方向,我守一个方向,不让猎物逃脱,为了让大家配合得更好,就需要有组织,也就出现了组织的需求,就是说,我们已经不是单打独斗了或者只是一两个人合作,而是几个十几个或者更多的人一起去狩猎,人多了总应该有个组织吧,有了组织就应该有人统一指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对领导者的需求,就这样,他们形成了一个有领头人的集体,集体的名字叫做“牛录”,而牛录的负责人,就叫做牛录额真,名字很怪很拗口,在满语中,牛录是“箭”的意思,什么会取这个名字呢,因为,当时的女真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在牛录准备外出狩猎的时候,部落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出一只箭,提供给狩猎的人去狩猎,而额真,则是蒙古语,额真的意思是头人的意思,这种制度的建立,就是八旗制度的一个雏形。

清朝时期八旗的来历(清宫剧中的八旗制度)(5)

在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民族以后,他在统一的战争中,随着领地的扩大,他开始出现管理需求,因为不断地去征服新的领地,去征服新的部落,总要有人来管理,一来呢,是需要新的领地来提供好处,就是纳贡,而且,新的领地也需要提供兵源,因为他要不断连年征战,自己部落中的人口,是满足不了连年征战的,所以他就需要这些部落来提供兵源,二来呢,奴尔哈赤也需要有人为新征服的部落,去做思想工作,也就是说在当时努尔哈赤就发现,他的新部落想要统一,他需要有一个政委这样的角色,专门来做所有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服从管理不要再反抗,能够统一归顺于努尔哈赤的统治。

清朝时期八旗的来历(清宫剧中的八旗制度)(6)

从女真的狩猎组织形态中,努尔哈赤获得了一些灵感,由此,他在“牛录”的基础上,创立了八旗制度,他设立的八旗的制度,是以“牛录”为基础小队,五个“牛录”形成一个大队,大队被称为“甲喇”领头人被称作“甲喇额真”,每五个甲喇构成一个旗,这个就是最早的八旗,自此,旗这种管理行政单位正式成立, 八旗的制度也开始慢慢地完善,旗主在当时还有一个称呼叫和硕贝勒。从今天的军事制度来比较的话呢,旗在现代是一个什么单位呢?实际上,一个旗相当于是一个军级单位,他的旗主就相当于是一个军长,而甲喇等同于一个师级单位,他的“甲喇额真”相当于一个师长,而最先开始女真的牛录,等同于一个团级作战单位,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当时八旗,会以旗来命名呢?

清朝时期八旗的来历(清宫剧中的八旗制度)(7)

这是因为,当时在组织大规模的狩猎也或者说去打仗,就会用到旗帜,这在影视剧中经常能见到,在军队中有人专门扛着一面旗帜,而旗帜是作为一个团队的统一标识,看见旗帜就知道你是那方的军队,在当时也没有现在的臂章,所以努尔哈赤就以旗帜来区分军队,也就有了旗这个单位。

清朝时期八旗的来历(清宫剧中的八旗制度)(8)

在一六零一年的时候,努尔哈赤的治下已经有了黄、红、蓝、白四旗,随着最后队伍的扩大,他以黄、红、蓝、白四旗的旗帜为基础,在旗帜上镶了一圈边,称为镶黄旗、镶蓝旗、镶白旗、镶红旗,这就构成了完整的八旗,满清完整八旗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白旗、镶白旗八旗,这也是我们在很多清宫剧里看见,主人公或者一些主角在说:我是正白旗的,他是正红旗的,这就是八旗的由来。

清朝时期八旗的来历(清宫剧中的八旗制度)(9)

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 又在八旗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很多朋友可能会有一个疑问,既然有八个旗,那么八旗之间有没有贵贱之分呢?答案是肯定的,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之后,他自己就亲自统领正黄和镶黄两旗,这在清朝的历史上,形成了一个传统,每一届的皇帝很自然的亲统正黄、镶黄两旗,到后来增加了正白旗,说道这,就不得不说正白旗出生的摄政王多尔衮,当时的多尔衮不但是摄政王,也统领着正白旗,在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就将多尔衮统领的正白旗,纳入了自己的麾下,自此,正黄旗 镶黄旗 正白旗三旗就归属于皇帝亲自统领,这三旗就被称之为上三旗,上三旗在所有的历史朝代里,一直都代表了皇权,地位也就自然高于其他的五旗,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之所有能代表皇权,是因为,皇帝的玉林军,以及他的亲率侍卫,都是上三旗的子弟,也就是说皇帝的亲信、随从、侍卫以及所有的玉林军、都必须来自于这上三旗,上三旗也就一直护卫着皇权和整个皇城,所以说,上三旗代表着皇权。

清朝时期八旗的来历(清宫剧中的八旗制度)(10)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又会提一个问题,为什么当时要选红黄蓝白,为什么不选个紫色呢?原因很简单,在当时,染色技术不是特别发达,加上清朝是游牧民族,他本来就不具备这些基础的技术,所以在清初的时候并没有非常先进染色技术,所以努尔哈赤能够凑出这四个颜色已经不错了,至少说努尔哈赤没有很草率的去弄一个黑色的旗出来,不然的话,可能现在的清宫剧就拍的像加勒比海盗一样了。

清朝时期八旗的来历(清宫剧中的八旗制度)(11)

在结尾,跟大家分享清朝历史上的一些名人他们分属于哪些旗,第一个,鳌拜,他是属于皇帝直属的镶黄旗人,这也是鳌拜最后有能力有实力去乱政的一个原因,第二个就是多尔衮,他是曾经大清朝的摄政王,在皇太极死后,他一直手握重权,又统领着正白旗,第三个,索额图,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索额图是个名人,他是康熙的一个重臣,他是属于正黄旗,所以说一般来说在清史上出现过的一些名人权贵,他们都有自己的旗籍所属,这就是八旗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