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三心发表在头条号上的作品,皆为原创,未经本人或本人授权方的许可,不得转载)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见云”,这一句诗,名头甚大,稍有一些诗词常识的人都是朗朗上口。可是,你知道这句是背后的故事吗?

一,“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来源

我们虽然熟悉这句诗,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诗也是有来源的。“曾经沧海难为水"语出《孟子 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原文为: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 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 也,不成章不达。”

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 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 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 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作为流水这个东西(事物),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曾经沧海难为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曾经沧海难为水)(1)

二,“曾经沧海难为水”与一个移情别恋的诗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被人们所熟知,并不是因为孟子,而是因为唐朝的一名知名诗人元稹。他在《离思五首·其四》中写道: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稍作翻译:曾经见过沧海之水,深广浩渺,其他地方的水,就难以引起我的兴趣;曾经在云蒸霞蔚的巫山留恋,其他地方的云,就太过普通,毫无兴致。这两句诗的基本意思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曾经见过的都是世上无双的美景,这是一种隐含的高度褒奖、夸赞,虽不是直抒胸臆,但内心的感情天平,其倾斜程度可想而知。 但要真正理解这句诗的含义,但看字面上却是不行的,还要与诗人的人生经历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结合起来。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出生于长安靖安坊祖宅,唐朝著名诗人。曾任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后以御史身份出使蜀地,工作娱乐两不误,得以见到倾慕已久的被称为“蜀中四大才女”(另外三人是刘采春 、鱼玄机李冶)的唐朝著名中生代女诗人薛涛,两人年龄相差十岁,但一见倾心,再见倾情,竟然如热恋中男女,“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见薛洪度《池上双凫》),就是薛涛对那段甜蜜时光的浪漫回忆。现在,在成都的望江公园,还有薛涛墓、薛涛井,名震天下的望江楼,一缕香魂,早香消玉殒,只留残迹,供文人骚客们膜拜了。以后有朋友到成都,可以与我联系,我可以讲讲这些故事。

曾经沧海难为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曾经沧海难为水)(2)

望江楼,望江流

曾经沧海难为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曾经沧海难为水)(3)

薛涛塑像

其实,用现在的话来说,元稹就是一个“渣男”,他脚踏几只船,并有过移情别恋的经历。他所写的《莺莺传》,张生就是元生,也就是他本人。后来,他抛弃了莺莺,娶了三品大员韦夏卿十九岁的女儿韦丛为妻,后韦从亡故,元稹便写下了《离思》五首,以悼亡妻。从这个角度而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见云”自然就指的是“自从认识了韦从之后,天下就没有能让我心动的女人”,所以,这首诗,包括其他四首《离思》,其实就是爱情诗,是一首情真意切、情意绵绵的悼亡诗。

只是,结合元稹的经历来看,不是“曾经沧海难为水”,而是“曾经沧海处处水,除却巫山到处云”,因为,韦从还在病榻之上,他就与薛涛在成都同居;而离开成都后,他不顾薛涛的痴情,早又娶小妾、续正室,小日子那是过得有声有色。

至于今天之人读诗,既需要了解使人经历与创作背景,却也不能拘泥于此,因为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会被赋予新的含义,有的可以固化下来,有的却早已面目全非,。今天的这句诗,大多用于表达感情,特别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但适用范围有不断扩大之势,如你去游览了某个地方之后,你可以用这句诗来变大你对那个地方风光的钟爱;你听过某个报告,你也可以用这句诗来表达你的欣赏;就是你吃过什么菜、喝过什么酒,读过什么书,都可以用这句诗来表达,其意义,早已大大扩大,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各个环节。

一代渣男,也是一代才子,创作初如此具有恒久生命力的诗句,我也是醉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曾经沧海难为水)(4)

莺莺与红娘

三,“曾经沧海难为水”与一段武侠小说中的爱恨情仇

后来,金庸先生,将这句诗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经过一些编剧之手,在《天龙八部》中,描写了一个非常类似于元稹的爱情故事。熟悉金庸小说的朋友,马上应该知道了!对,就是“逍遥派三老”——“缥缈峰灵鹫宫宫主”天山童姥(后来取名为“巫行云”),“逍遥派掌门人”无崖子,师妹是“西夏皇太妃”李秋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曾经沧海难为水)(5)

看了这三个名字,你是否能立即与这首诗联系起来呢?

天山童姥(巫行云)和师妹李秋水都对无崖子心存爱慕,师姐妹二人明争暗斗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但由于“童姥”永远是一副小孩模样,无崖子就和李秋水在一起,二人离开天山,来到大理无量山,还修了一个“琅嬛福地”,二人搜罗天下武功,相亲相爱,一起练剑,一起弹琴,一起赏景!没过多久,李秋水就有了无崖子的孩子,小名“阿萝”!

可这个时候,无崖子移情别恋,却又喜欢上了李秋水的妹妹,当时只有13岁的李沧海(有的电影取名为“齐御风”,但愿没有李沧海有意思了)。再后来,就有了段誉或虚竹遭遇的不少的事情。

你看,“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不是写的“无崖子喜欢上了李沧海之后,便一生不忘,难以记起李秋水”;“除却巫山不见云”是不是写“再也不愿意见到巫启云了”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曾经沧海难为水)(6)

总之,一句诗,背后隐藏着那么多的故事,其中还有两个男人的风流韵事,你是不是也醉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曾经沧海难为水)(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