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3为什么与众不同(特效与情怀不是万能)(1)

最近这一波片荒,导致小编断更近三个月,对一直支持小编的老铁们甚是亏欠,在此深表歉意。由于疫情的反反复复,加上国际局势的不稳定,跟全国各行业一样,中国电影行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眼看着疫情之前建立的全球第一荧幕数量,肉眼可见的成断崖式下降。幸存的院线工作者咬牙坚持着,终于熬到了一部能担起救市大旗的超级IP。他们多么希望影迷们能像久旱逢甘霖般来一波报复式消费。可惜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异常残酷。被寄予厚望的《侏罗纪世界3》只是颗闷雷,只荡起了丝丝涟漪。对早已饥渴难耐的院线来说,可谓杯水车薪。

侏罗纪世界3为什么与众不同(特效与情怀不是万能)(2)

为何原本集噱头“侏罗纪世界收官之作”、情怀“侏罗纪公园三人组与侏罗纪世界情侣档同框”、超强阵容“系列恐龙品种之最”等一体的,如此卖点十足的超级IP,却毫无征兆的遭遇滑铁卢?未能复制漫威《蜘蛛侠:英雄无归》和《奇异博士2:疯狂的多元宇宙》的疯狂吸金模式,同为情怀拉满,效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还是败在了情怀这把双刃剑上。众所周知,《侏罗纪世界》的真正主角,一定是恐龙,人类角色只是附属品,所以自然这些人类角色无法达到勾起情怀的作用。片方绞尽脑汁地增加卖点,却把错了脉,得到的效果自然事与愿违。

若说把重心放在人类角色上,还属正常范畴,可惜主创们非要作妖,硬塞进一群蝗虫。导致本片的最大危机成为处理蝗灾,恐龙却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鸡肋。所以本片的真正主角是那群蝗虫,真不知道这是主创们挂羊头卖狗肉夹带私活,还是真的脑子进水了。好好的一个恐龙IP竟以如此憋屈的方式完结,恐怕深埋地底的恐龙化石都要钻出来向制作团队讨要说法了。很难想象,如果漫威的“无线传奇”阶段,没有灭霸这个强大反派的撑场,它能达到现有的高度吗?更何况本系列在开端的第一部就打了很好的样版,那只无敌变态的混血恐龙,将紧张的氛围贯穿全片。但本片却选择自废武功,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看似热闹的场面,没能有效地串联,难以让观众沉浸其中,也就无法跟着影片让肾上腺素飙升,从而达到感官、情感等方面的满足。

侏罗纪世界3为什么与众不同(特效与情怀不是万能)(3)

本片的另一大问题,则是看似越发宏大的叙事,丢失了怪兽片应有的惊险刺激。反而走向了人文关怀的科教片。动作场面比重的加大,也在逐渐淡化紧张感,让影片看似热闹,但很难让人得到满足。

侏罗纪世界3为什么与众不同(特效与情怀不是万能)(4)

本片的人类主角的数量创下系列之最,为了平衡每个主角的戏份,主创们的确下了一番功夫。但有哪个角色能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呢?所有角色都如温吞水一样,平庸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与之相似的,则是号称系列品种最多的恐龙们,品种的增多意味着特效的升级,影片所呈现的特效的确让人挑不出毛病。但五花八门的恐龙品种如走马灯似的在影片中走过场,也让观众丢掉了关注的重心,得到的效果也只能是高成本的特效秀。

侏罗纪世界3为什么与众不同(特效与情怀不是万能)(5)

最近多数大IP电影集体选择卖情怀,让观众逐渐产生了厌恶感。这部《侏罗纪世界3》不幸成为了最先踩雷的倒霉蛋,证明了情怀只是作料,电影最终还是应该回到影片质量本身。投机取巧不是万能的。

“侏罗纪世界”的完结,也让影迷们不禁感叹,它与“侏罗纪公园”一样,出道即是巅峰。也许这就是此系列的一种宿命,也凸显出当今电影行业整体走低的现状。近两年来,虽然全球的电影人在疫情的阴影下,艰难前行。但抛开疫情,电影整体质量的下滑已成为全球不争的事实。究竟是全球的电影人们黔驴技穷,还是其它外来因素的干预,我们普通观众不得而知,也无法改变这种现象。不过全球电影业的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趋势,正是我国电影人加紧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绝佳机会。可惜我们连原本大好前景的市场也在逐渐丢失,中国的电影人们任重而道远。

侏罗纪世界3为什么与众不同(特效与情怀不是万能)(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