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目前追书:《孙子兵法》

当前进度:《谋攻第三》篇(七)

译文:

所以,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种:

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下令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下令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

不知道军队的战守之事、内部事务而同理三军之政,将士们会无所适从;

不知道军队战略战术的权宜变化,却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疑虑。

军队既无所适从,又疑虑重重,诸侯就会趁机兴兵作难。这就是自乱其军,将胜利果实拱手让人。

浅析:

孙子先生以三句论述,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解释了为什么国君对军队指挥会造成混乱。

其实,用简单的话来解释,像极了我们今天常说的一句话:

“外行指导内行。”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谁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

在中国古代,除了开国皇帝,大多数国君是不懂文韬武略的,能做到略知一二已是万幸。

但是偏偏又是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使得他们的权力非常之大,那么就往往会导致,将领在外领兵作战,但是国君享受锦衣玉食的同时,还要插手自己根本不擅长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莫过于,让一个刚上学前班的小孩子去大学做博士生导师。

交出来的论文可想而知。

因此,外行能否指导内行?

自千年前,孙子先生就给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

就算是命令你的是皇帝,你也要跟他说不。(心里明镜装糊涂的,当阿辛没说过)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谁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2)

那在生活中,孙子先生的这句论断,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呢?

一,切勿在专业的人面前夸夸其谈

能说会道是好事,但是吹牛也要看场景,不在工程师面前吹自己如何懂施工;不在歌手面前吹自己多会唱歌;不在老师面前吹如何教书育人;不在企业家面前吹管理手段;

总之,当发现自己所交谈的人中有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士之时,作为外行,就不要站在理所当然的角度妄加猜测和评论了,只不过是贻笑大方之家,不如多听;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谁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3)

二,自己确实力不能及的事情,不要硬抗

被命令去做自己确实无法达成的事情时,学会拒绝,如果是不能为而为之,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很好,那样只会给人造成更坏的印象。

做自己确实可以做到的事,不打肿脸充胖子,不是将军干着将军的活。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谁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4)

三,自己胸有成竹的事不要被别人干扰

如果一件事情,你已经烂熟于心,成竹在胸,以你的方法去做绝对没有问题,而且方向没错,那么注意提防。

切勿因为外人的干扰而放弃自己正确的决定,因为很现实的事情的,给你建议的人,一般都是外行。

这些建议其实本质上不会带来任何的帮助,反而会让你怀疑自己的决定和做法,所以当你是一件事情的内行时,请谨慎接受来自外行的建议和反对。

就算这个给你建议的是领导或者上级,扛住压力,做正确的事,一定会迎来完美的结果。

(稍微腹黑一波:让你故意去做错事的领导,不是想找你麻烦,就是想让你背锅~)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谁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5)

正确的人生之道可能在于,不妄自影响他人,也不被他人擅自影响。

阿辛,一个孜孜不倦的追书人。

《孙子兵法》谋攻第三篇(七),完。

下期:战争胜利的五个条件。

每天读一点书,每天进步一点。

关注阿辛,一起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