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和纳喇氏(彼时还不能称为慈禧太后)是咸丰朝后期非常得宠的政坛风云人物。肃顺作为御前大臣,又是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倍受咸丰帝奕詝的信赖,几乎形成朝廷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政治势力。而纳喇氏作为皇子载淳生母、皇帝的宠妃,深得咸丰帝宠爱,经常违背家法祖制,代替皇上披阅奏章,干预朝政,也是势震朝野。
对于纳喇氏的干政,肃顺等人表示极度的不满,但因纳喇氏当时尚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势力,因此,两人的政治冲突还没有爆发。
咸丰十年(1860)八月,英法联军凭借着锐利的洋枪洋炮,连败清军,直逼天津。消息很快传到北京,全城大震。当时,奕詝正在圆明园与皇后、皇妃们一起饮酒作乐,闻听军机处京师告急的十万火急的奏报,顿时吓得乱成一团,他竟急得低声哭泣起来。后妃们见皇上急吓得这般模样,也更为惊慌失措,跟着一起抱头痛哭。
突然,这嘈杂的哭声被一句高声的进谏所打断:“皇上,事情危急。我们抱头痛哭有何用,不如快点请恭亲王前来帮助出主意,速定退兵之策。”奕詝睁大哭得红肿的眼睛,定睛一看,见是懿贵妃纳喇氏在那里进谏。
奕詝采纳了纳喇氏的建议,差人速召恭亲王奕訢和御前大臣肃顺来圆明园急商退敌之策。此时,他忘了,奕訢与肃顺平素就不睦,自奕訢下台,肃顺发迹,当上御前大臣之后,两人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在这危急万分的时刻,两人能否捐弃前嫌,全力维护爱新觉罗家族的利益,实在难以揣测。
果然,议事开始后,肃顺和奕訢这两个“六爷”便当着奕詝的面大吵起来。奕訢认为:英法联军枪炮迅烈,难于抵挡,在列强已逼近京师的危急关头,再与之动刀枪,无异于引火自焚,不如效先祖故事,对英法暂施羁縻之策,先与之签订和约,允许英法扩大贸易通商等条款,待度过危机后再徐图进取。他的观点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主和”。
而肃顺则是强硬的主战派,虽然前线清军屡战屡败,但他仍主张调集各省劲旅,与英法决战。奕詝被两人的争吵搞得思绪烦乱,更拿不定主意了,议事只好不了了之。
肃顺、奕訢离开奕詝后,在圆明园门口撞见,两人又面红耳赤地吵了几句。肃顺质问道:“英法联军虽然兵临城下,但如何退敌,乃是御前枢臣所应办之事,亲王何必多虑?”奕訢也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你这御前大臣也真是有些孤陋寡闻,此次圆明园之行,非本亲王自来,而是皇上特召。”直说得肃顺哑口无言,羞愧万分,诺诺而退。
事后,肃顺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他知道,自孝静皇贵太妃(奕訢生母)去世以来,皇上与其六弟奕訢失和,关系日冷一日,几乎断绝往来,此次特召恭亲王入圆明园议事,肯定是有人向皇上推荐,这人究竟是谁呢?不久,肃顺终于将此事探听明白,让皇帝召奕訢议事的主意是纳喇氏出的。肃顺对此非常不满,他暗想如果奕訢与宫中的纳喇氏串通起来,岂不是威胁自己的一股强大势力?想到这里,他开始对纳喇氏有所提防。
七月,英法联军进犯淀园,奕詝不顾众臣阻拦,仓皇出逃。因出行过于仓促,仅带宫中一辆车供皇帝乘坐,其余的后妃嫔御所乘的车辆,都是从街市上雇来的,车辆破旧不堪,拉车的骡马也都瘦弱羸瘠,昼夜兼程地奔逃,搞得乘车者狼狈不堪,大声叫苦。进入山区后,崎岖陡峭的山路颠簸震荡不已。
纳喇氏乘坐的就是一辆破骡车,行驶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直颠得她五脏六腑翻江倒海,口中连吐苦水。纳喇氏从来也没有受过这般苦,只好躲在车帐内偷偷哭泣。忽然,纳喇氏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她掀开车帐,只见肃顺骑着匹高头大马从骡车旁经过。纳喇氏忙止住抽噎,提高嗓门喊道:“六爷(肃顺是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我乘的这车实在太破旧了,能不能帮我换个好的来。”肃顺在马上连头也没回,答道:“荒山野岭,中途从哪里得车?等到前面有村落人家处再说。”言毕,拍马而去。
不大的功夫,疲惫不堪的车队来到某镇稍事休息。纳喇氏走下破车,急忙找到肃顺,哀求道:“六爷,请快点给我寻个新车吧!”肃顺仍是头也不回,不耐烦地说:“这是什么时候,我哪有功夫办理关防差事。”(按:当时后妃所乘的车称之为关防车)纳喇氏只好诺诺而退。
过了片刻,皇家车队又缓缓出发,恰好肃顺又骑马经过纳喇氏的破车,纳喇氏流着眼泪请求给她换车,这回肃顺勒住马缰,怒气冲冲地说:“危难之中那能与承平之时相比,而且此等荒僻小镇哪里有车可雇,得旧车该知足了吧,你是何人?”这一顿数落使纳喇氏羞愧满面,气得满脸通红,正要出语反驳,只见肃顺用力地抽了坐骑一鞭,那马儿受了惊吓,箭一般地向前奔去。望着肃顺渐渐远去的身影,纳喇氏狠狠地咬了咬牙,两人的关系更加恶化。
抵达承德避暑山庄后,奕詝对肃顺授以全权,纳喇氏与肃顺之间的矛盾愈趋激化。到咸丰十一年(1861)春天,奕詝的病情更重了,聪明的肃顺意识到,有朝一日皇上驾崩,如果让纳喇氏控制了局面,自己必然性命难保,于是,他利用一切机会向本来已对纳喇氏专权表示不满的皇上进言,企图借机除掉纳喇氏,以先下手为强。
一日,奕詝忽然感到身体似乎好了些,忙单独召见肃顺,商谈要事。谈话间,他多次流露出对纳喇氏的专权表示不满,并表示为防止日后出现后妃专权局面,要趁早废掉纳喇氏,将她打入冷宫的想法。
肃顺见时机成熟,便向皇上进言:“皇上,奴才以为对于懿贵妃,不如效钩弋故事。”
奕詝听罢,不由地大吃一惊,他知道“钩弋夫人故事”是指西汉武帝后元元年(公元前88)的事情,当时汉武帝非常喜爱钩弋夫人之子弗陵,想立为太子,但又担心弗陵幼小,造成母后专权的局面,为稳定刘氏政权,汉武帝在生前将钩弋夫人赐死,成为历史上的典故“钩弋故事”。今天,肃顺要他仿钩弋故事除掉纳喇氏,直令他心惊胆颤,想想往昔他和兰儿的风流事,再想想年幼的皇子载淳,他真不忍心这样做。想到这里,他闭上眼睛,痛苦地摇头否定了肃顺的提议,此事不了了之。
此后,奕詝在病重时,肃顺又多次说了很多对纳喇氏不利的话,被左右太监听去,告诉了纳喇氏,纳喇氏对肃顺更是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
总的说来,肃顺与纳喇氏之间的矛盾斗争是晚清爱新觉罗氏家族内部争权夺利斗争的重要内容,两人的交恶,是引发“祺祥政变”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