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得一位同我大小的伙伴从渠县外婆家回来,说是那边的人说话“怪而古之”的,不说“哪个凼”,而是问别人是“是那个塔湾儿的”;说罢,独自笑得“背气”(闭气)及至1991年笔者长住重庆,发现这边既说“哪个凼”,也说“哪堂”;偶尔也见“哪个塔塔儿”的说法,大概是“非原住民”带来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家乡仙人洞的故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乡仙人洞的故事(一个塔湾儿一个凼)

家乡仙人洞的故事

小时候听得一位同我大小的伙伴从渠县外婆家回来,说是那边的人说话“怪而古之”的,不说“哪个凼”,而是问别人是“是那个塔湾儿的”;说罢,独自笑得“背气”(闭气)。及至1991年笔者长住重庆,发现这边既说“哪个凼”,也说“哪堂”;偶尔也见“哪个塔塔儿”的说法,大概是“非原住民”带来的。

哪䣊儿 哪里:你家住~?【按】“䣊”自古表处所之义,音同“党”。重庆话音变为dang4或tang2。参见“空䣊”。(《重庆方言词解》)

空䣊:空处:火车上挤得一点~都没得。|院坝上晒满谷子,没得一点儿~。【按】《广雅·释诂二》:“处、所、䣊,居也。”“䣊”自古表处所,与重庆话此词基本相合。(同上)

一、䣊 党

䣊:《说文·邑部》:“地名。”段玉裁注:“今俗以为乡党字。”《玉篇·邑部》:“一曰五百家为䣊。今作党。”《集韵·荡韵》:“或作䣣,古书作(尙邑),通作党。”

《广雅·释诂二》:“䣊,凥也。”王念孙疏证:“古通作党。”

“䣊”,也就是党参、上党(山西省长治市)之“党”。多朗切。

党:《释名·释州国》:“五百家为党。党,长也,一聚所尊长也。”

“匪党人之敢拾兮。”吕延济注:“党,乡。”(《文选·班固<幽通赋>》)

“乡老。”郑玄注:“州、党、族、闾、比,乡之属别。”(《周礼·地官·序官》)多朗切。

二、各地类似说法

除了“党、䣊”等说法外,就是“塔、搨、忒”等入声形式。

(一)当 场

当上:湖南耒阳(赣语):嘛个~。

别当:别的地方。江西赣州盘龙(客话)

别当人:别处人;外地人。江西莲花(赣语)江西赣州盘龙(客话)

别场处:别处。江苏吴江盛泽、吴江黎里(吴语)

别场好:别处。上海奉贤(吴语)

别场花。别处。苏州(吴语)。《海上花列传》第六回:“雪香道:‘耐听仔我闲话,别场花也去未哉;耐为啥勿听我闲话嗄?’”

别个场化:别处。苏州、常州;浙江湖州双林(吴语)

别搭场化:别处。上海(吴语)

别旱场的人:外路人。福建光泽(闽语)

别块户荡:别处。浙江金华(吴语)

“好、花、化、户”,亦“处所”之义。它们属于“宫庼馆官局家居构”系,详“草不黄俗话说”《家曰“甲子”》系列。“别块户荡”之“荡”即“党䣊”。

(二)塔 搨 忒 迹

别塔:别处。迭塔寻勿着,到别塔去寻寻看。上海松江、宝山霜草墩;江苏宜兴、常熟(吴语)。周正良《陆瑞英故事稿十二篇》:“嫩(你)还是远隔开,住勿别塔,勿嘛住老大浪,勿嘛住老二浪。”

别二达:别处。广东惠州(客话)

别搨:别处。云南水富(西南官话)

别忒:别处;他处。浙江宁波。应仲《甬言稽诂·释语》:“《诗·大雅·绵》:‘自土沮漆。’传云:‘土,居也。’音变土陌切,俗音如忒。甬俗称他处曰‘别忒’。土,犹地也。”

别迹:别处。福建永春(闽语)

三、文献中跟“塔”关联的词

㙇:《玉篇·土部》:“牛马所蹈之处。”丑玉切,入烛彻。

(土耷):《集韵·盇韵》:“地之区处。”德盍切,入盍端。

㙮:同志,你晓得打罢榆林,咱德队伍又朝哪㙮开呀?(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

塔:拣一塔干净田地,将这厮跪只。(元佚名《谇范叔》第四折)

这厮说谎,官道上偏那塔儿滑,我试走;若不滑,我打你个弟子孩儿。(元佚名《醉写赤壁》第二折)

搭 踏:摧环破壁眼看尽,当天一搭如煤炲。(卢仝《月食》诗)

《唐五代语言词典》:“块,表示较小的面积。”《祖堂集》卷四“丹霞和尚”:“大师曰:‘佛殿前一搭草,明晨粥后刬却。’”一搭,一块也。也作“踏”。卷五“云岩和尚”:“僧〔云岩〕问石头:‘如何是祖师意?’石头曰:‘老僧面前一踏草,三十年来不曾锄。’”明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三折:“见了这三五搭人家稀密,过了这百里重山路逶迤,那里也新郎归去马如飞。”明佚名《孤儿记》第九出:“程英,那里有一搭白的,是甚么物?”

答:这答树木长的似伞儿一般。(《拍案惊奇》卷三十八)

塌:哎哟天那,但不知那塌儿里,把我了磨勒死。(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

(三)庴 草

别庴人:外头人。福建崇安(闽语)

别草:别的(地方)。浙江余姚(吴语)

四、团 带

福建厦门(闽语)称“别处”为“别带”。这个“带”即是表示“地方”义的这一带、那一带的“带”。如何将“带,绅也”(革带、衣带。《说文·巾部》)义的“带”跟表示“地方”的“带”解释清楚,我看非用笔者的“声衍韵失”(ang→an→a/am→an→a)汉语音义演变理论不容易说明白:

绳→缐线绅索→带

党䣊䣣→团塔搨→带

团,《说文·囗部》:“圜也。”是“圆”的意思。“团”作“地方”义讲,出现在唐末五代:

诏诸州并乡村,率以百户为团,团置耆长三人。”(《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

此“团”显然是“党、䣊”那一路意思。川渝说“只有一小团儿地盘”、“这一团团儿有三亩多”、“我们这一团转的人,大都姓王”、“屋团屋转栽些竹子”等等,“团”即地方之义,沿袭了《资治通鉴》的意思。

又有名为团者,如城南之花团,泥路之青果团……。(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诸行》)

这个“团”,“市肆也”,就可归入“草不黄俗话说164” “所、处、许”及“城井”系,请参《“亥市/街市”,犹如隔日发疟疾?》“场→廛集→市”系。其实,市肆之“团”,跟地方之“团”,音义完全关联。

带: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

今为常用语:寒带、温带、回归带;这一带出了很多名人。当盖切,去泰端。月部。

四、与“党、䣊、团”等关联的词

塘 汛:明清驻军警备的较小辖地,比汛小。《六部成语·兵部塘兵》注:“比汛狭小曰塘,比塘狭小曰铺。”塘,徒郎切;汛,息晋切。

“汛”,或作信:

臣非不遵诏命,擅离信地;但征汉大事,臣若不来,恐无尽忠之人肯用命也。(明酉阳野史《三国志后传》第五十六回)

厦门大学曾良先生《明清通俗小说语汇研究》:“信地”,指军队驻扎和管辖的地区。大概军队驻守的区域需要经常巡逻,就如潮汛而复来。(83)似乎是“就字释词”,难于惬当。

畽:他东切。见后。

塅:地名,指面积较大的平坦地方,如福建中塅,湖南田心塅。

乙酉,贼攻城,奉母及妹走高塅。(《南疆逸史·温奇梧传》)

两个民兵,抬着泥浆,滑滑溜溜到了大塅里。( 周立波《民兵》)。

“塅”音“段”

段:居委会(小区)分段:一段二段,也是一带之义。

疃:《说文·田部》:“禽兽所践处也。”

姑苏麋鹿疃,风月有书堂。(宋黄庭坚《观秘阁苏子美所题诗》)

盘桓疃畔峦端路,见一个绕倒忉骚老夫。(《雍熙乐府·粉蝶儿·耍孩儿》)吐缓切,上缓透。元部。

墥:《玉篇·土部》:“亦作疃。”

畽:《玉篇·田部》:同“疃”。《集韵·缓韵》:“疃,说文:‘禽兽所践处。’引诗‘町疃鹿场。’或作畽。”

“町畽鹿场”陆德明释文:“畽,本又作疃。”(《诗·豳风·东山》)《集韵》土缓切,上缓透。他东切。元部。

浙江诸暨王家井(吴语)的“别落堂”(别处)之“落堂”,犹川渝的“那堂”;江西宜春(赣语)“别赖立”(别处)之 “赖立”,犹川渝“那里(loli)”。

成党、成团,实际上也是“成坨”,“党→团→坨”也是一样的演变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