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南北朝时期有一个江南小镇,这里曾居住着大量的蛮族,属于南方的土著居民,被称为“五溪蛮”。在五溪蛮的后裔中有一位贫穷的少年,他有一个霸气的名字——陈霸先。闲暇时节陈霸先喜欢涉猎史籍,好读兵书,苦练武艺。不久,陈霸先来到都城建康管理油库,因为聪明伶俐被升为梁朝皇室宗亲——新喻侯萧映的传令官。萧映调任广州刺史,陈霸先受命“招集士马”,成为主管军队的官员,这是陈霸先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侯景之乱让整个南方世族遭受了灭顶之灾,陈霸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了岭南的军事指挥权,其军事才华也有机会得以展现。

陈后主最后的下场(陈后主一曲玉树后庭花毁了几代人英名)(1)

南京玄武湖

每年的六月,南方漫长的梅雨季节便姗姗而至,一千五百多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雨季,十万北齐大军兵临城下,南朝梁国都城建康危在旦夕。

江南的梅雨,遮天蔽日,连绵不绝,齐军官兵都是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阴雨天气,在久攻不下之后,士气开始低落,而陈霸先要等的就是这一刻。

六月十一日,天气转晴,决战的时刻来临了。

陈霸先希望将士们可以饱餐一顿,然而被围困数月的建康城,粮草匮乏,就在此时,陈霸先侄子陈蒨及时送来三千斛米、一千只鸭子。陈霸先大喜,立即命人煮饭烹鸭,又从玄武湖中割来许多荷叶,以荷叶裹饭,配上几块香喷喷的鸭肉。这就是南京城著名的荷叶饭的来历。

将士们大快朵颐,吃得痛快淋漓,士气大振,一举歼灭了齐军主力。退至江北的齐军,十万人马只剩下两三万。北齐至此衰落,丧失了南侵的实力。陈霸先终于击败了最强大的对手。

陈后主最后的下场(陈后主一曲玉树后庭花毁了几代人英名)(2)

世族大家曲水流觞行乐图

陈霸先将北齐势力赶出长江以南之后,其功业已经超过萧道成和萧衍,萧梁政权自然非转让给他不可。他打下江山,也准备坐江山了。陈永定元年(557 年),五十四岁的陈霸先迫使萧方智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建立了陈朝,定都建康,是为陈武帝。自此,寒族全面上位。

年少之时,陈霸先便离开家乡,三十多年后,这位寒门之子登基称帝,走上了他人生的最高峰。成为一国之君后,陈武帝依然保持寒门本色,更提出了“务在廉平”的施政治国理念,突出表达了寒门庶族阶级的政治诉求及其政治主张,这和南朝世族追求奢靡淫侈之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作为开国之君,陈武帝意志顽强,作风朴实。在执政期间,他一改皇宫里的奢华,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倡导俭以养德之风,反对奢靡浪费。陈武帝“以俭素自率,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为虚费”。即使后来江南经济复苏,宫中依然“衣不重彩,饰无金翠,歌钟女乐,不列于前”。

陈后主最后的下场(陈后主一曲玉树后庭花毁了几代人英名)(3)

被誉为江左贤帝的陈霸先

陈武帝高度平民化的生活作风,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和官场风气。受他影响,陈朝初年政治清明,官员大多廉洁守法。山阴孔奂任晋陵太守时,不接受富人赠送的衣、被,并留下一句名言:“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民有未周”就不忍独享温饱,是典型的寒族平民政治家情怀。那个时期,陈朝上下,为政宽简,民力得以恢复,江南一度破碎的山河,生机初现。

被后人称为江左贤帝的陈霸先,并不是在四方平定、八面颂歌时称帝的,当时整个南方政权都处于危难之中,政局的动荡让富庶的江南一度生灵涂炭。历史选择了出身寒族的陈霸先,他从一个村官成长为将军,受命于危难之际,攘臂于无望之时,最后黄袍加身,收拾起残破的山河,使江南免遭更为残酷的战火,同时,几乎以一己之力保护了南方华夏的正朔文化。

如果形势就这么发展下去,陈朝是有可能在放下弓箭、专注积蓄国力的基础上,变得更为强盛的。可是,历史总是被无数的偶然事件改变了走向。永定三年(559 年)六月,在位仅仅二十一个月的陈武帝在建康城中猝然长逝。

陈后主最后的下场(陈后主一曲玉树后庭花毁了几代人英名)(4)

陈武帝万安陵石兽

有一种说法称,陈武帝死后就葬在今南京市江宁区的万安陵。在虎踞龙盘的六朝古都,万安陵甚至是一个连当地人都不熟悉的景点,这里只留下两只孤零零的石兽,陈武帝创建的王朝早已成为过往云烟。但一千五百多年前,那个南朝历史上疆土最小、国力最为孱弱的陈朝,却顽强地守住了中国经济和文化最繁荣的地区,为此后隋唐大一统留下了极为丰厚的遗产。

陈霸先打下的江山,百废待兴。他登基不到两年,就赍志而殁,留下了无尽的遗憾。由于陈霸先的儿子不在身边,所以由其侄子陈蒨继位,是为陈文帝

陈文帝是南朝少有的有为之君,他曾追随武帝南征北战,对王朝的未来充满忧患意识。他在位期间,先后平定湘郢王琳、临川周迪、建安陈宝应等地的叛乱,继而封锁巴丘,阻止了北周顺江东进。同时,他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陈文帝在位期间,陈朝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国势开始强盛。

陈后主最后的下场(陈后主一曲玉树后庭花毁了几代人英名)(5)

陈朝初期形势图

随着陈朝的稳定与强盛,北周开始与陈朝修好,陈朝派遣使者周弘正尚书来到长安,迎回陈文帝的弟弟陈顼,也就是后来的陈宣帝。多年的囚禁经历,令陈顼对国破家亡有着切肤之痛,登上帝位以后,对王朝兴衰充满危机感和使命感的陈宣帝便立志北伐,开疆拓土。

从战略形势来看,南朝长时间占据的淮南江北被北齐掠取,而陈朝西南的荆州、巴蜀又被北周夺得。没有战略纵深,成为陈朝国防最大的弱点。

太建五年(573 年),陈朝的十万大军渡过长江征伐北齐。北伐军风行电扫,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便将淮南的大片土地重新收复。但形势大好的时候,陈宣帝却突然命令部队停止北伐。

陈后主最后的下场(陈后主一曲玉树后庭花毁了几代人英名)(6)

北周消灭北齐后形势图

陈宣帝没有乘胜而上,一方面是因为当时陈朝国力孱弱,北伐透支了这个刚刚恢复生机的王朝;另一方面,趁着北齐、陈朝互相牵制之时,北周开始了破冰之旅,一举歼灭了已经被陈朝军队击垮的北齐。太建九年(北周建德六年,577 年),北周统一了北方。

北方的统一,使得南北形势完全改观,原本鼎足而立的局面不复存在。北周的统一北方,使陈朝面临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而在第一次北伐中已经透支国力的陈朝,却不甘心坐视北方日盛,未能判明形势的陈宣帝,在这个时候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只是这一次,陈宣帝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徐州之战几乎使陈军全军覆没。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胡阿祥

当时北方无论是人口、经济规模还是军队的战斗力等都胜过南方,而且在冷兵器作战的年代,自然条件是很重要的。在地势上,北高南低,南方的北伐,往往要走水路,水是从北方往南方流的,走水路就得逆水而上。如果北方把水口扎住的话,水就没了,南方的船就上不去了,所以南方的北伐是很难克服自然环境制约的。

陈后主最后的下场(陈后主一曲玉树后庭花毁了几代人英名)(7)

陈后主临朝理政也要抱着张丽华

太建十四年(582 年),充满忧患意识,志在荡清四海、包吞八荒的陈宣帝,在再三叮嘱后人“成由勤俭败由奢”之后,撒手西去。陈王朝在建立二十五年之后,传到了陈叔宝手中,陈叔宝就是著名的陈后主。陈叔宝不像父亲陈顼那样,在坎坷之中“知宗庙之负重,识王业之艰难”。唐朝魏徵说陈后主“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知稼穑艰难”,大体是不错的。

十里秦淮,文采风流,甲于海内,在这条河流经的建康城里,做皇帝的陈叔宝更是雅好文学,而且尤其擅长宫体诗。宫体诗的题材以吟风弄月、艳情狎邪居多,风格轻浮绮艳、纤巧秾丽。陈叔宝当太子的时候,在东宫之中,聚集了一大批文人,他们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学集团。他手下共有陈暄、孔范、江总、王瑗等十人,不遵礼节,行事放肆,号称“十狎客”。

隋开皇八年 ( 陈祯明二年,588 年 ),隋朝八路大军从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地方同时向南朝发动了攻击。大兵压境之时,陈后主依然纵酒行歌,以为可以凭借长江天险,御敌人于国门之外。

陈后主最后的下场(陈后主一曲玉树后庭花毁了几代人英名)(8)

胭脂井 陈亡时陈后主及嫔妃藏身处

然而,虎踞龙蟠何处是?滚滚长江,终究挡不住隋军的铁蹄,粉饰太平掩不住虚弱的本质,人造盛世更挽不回亡国的命运。陈后主粉红色的梦,终于在没有进行任何大决战的情况下,凋零在妩媚的江南。

陈后主最后的下场(陈后主一曲玉树后庭花毁了几代人英名)(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