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听我说#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如何讲述过去的故事,决定了你的未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只为了生存的故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只为了生存的故事(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

只为了生存的故事

#教育听我说#

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如何讲述过去的故事,决定了你的未来。

说起探索未来,很多人会鼓励我们寻找真正的自己。比如寻找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寻找自己真正的热爱。只要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我们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度过怎样的一生。但今天这本书的作者有一个不同的思路,他认为,自我不是我们找到的,而是构建出来的,构建的方法,就是讲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讲故事立人设,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如果是卖一件产品,我们就需要给这个产品配上一个好故事。这个好故事会快速拉近观众与产品之间的距离。观众会产生亲近感,认同感。我们现在看综艺,各路偶像也会给自己打造一个人设,与其他偶像形成差异,收获路人缘。

这样讲故事立人设是给其他人看的,为的是收获关注与喜爱。而关于自己的故事,是我们给自己看的,为的是回答我是谁。

作者将这个关于自己的故事称为“个人神话”,他认为,我们的个人身份不是具体的身份标签,也不是成就,而是这个故事本身。换句话说,当我们尝试回答我是谁的时候,自己的医生老师,谁谁谁的女儿,某某某的爸爸,或者获得过什么荣誉,都不能定义我们。能定义我们的,是一个关于自己的好故事,也就是个人神话。

这本书就是一本深入分析个人神话的书。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个人神话的特点,它的结构,以及如何修改它,我们就可以拥抱更大的可能性,对人生的问题做出不一样的回答。

这本书的作者叫丹·P·麦克亚当斯,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后来长期在美国西北大学担任心理学主任,同时也是生命研究实验室的主任。他是人格和人生故事领域的代表人物,这本书就是他多年研究的汇总。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分成三个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的精华内容,第一部分,我们来说说,什么是个人神话?它对我们有何意义?接下来,第二部分,我们来看看个人神话本身有什么特点?它可以分为哪些阶段?最后第三部分,我们应该如何识别,改写个人神话呢?我们来看看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哪些建议。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个人神话?它对我们有何意义?

让我们假设这么一个场景。我们有幸去采访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轰动,许多重要的技术成就都是以他的研究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我们每每想到和他活在同一个时代,都会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趁着这次采访的机会,我们很想了解他为什么可以取得今天的成就。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发现这位科学家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他对知识那种纯粹的喜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奥秘。我们很想知道他这种纯粹的精神是怎么来的。

于是科学家讲起了自己的过去。他说自己小时候就对外界特别好奇,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看电视也喜欢看科普相关的。稍微长大一些就开始做各种实验,不断做出尝试。后来大学遇到了名师,带着他一直走到了学科的最前沿,最终攻克了学科难题,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我们听完觉得,这实在是太精彩了。似乎一切的问题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请注意,这个精彩的人生故事,并不是他人生全部的事实。他小时候想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练了一段时间,但是教练觉得他没有天赋,没有入选训练营。大学的时候,他本来想组一个乐队,成为一名音乐人,但是因为感情不顺,伤心之下去做了科研。但是他忽略了这些细节,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确定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他是天生的科学家,就应该做科研。

这种技巧我们在写简历的时候也经常用到,为了说服面试官。但这本书的作者提醒我们,我们其实也在用同样的方法说服自己。他认为,我们每个人心底都在裁剪自己的过往,书写着关于自己的故事,他将这个故事称为“个人神话”。

有人提到神话两个字,会想到不真实,觉得个人神话就是自己编个故事骗自己呗。并不是。作者强调,神话的分量不同于寻常故事。每个社会里都会有许多故事,里面不乏充满神仙妖怪的奇异想象,但不是什么故事都能叫神话。那神话有何不同呢?作者说,神话承载了一个社会的原始母题,反映了一个民族最重要的问题,成为之后这个社会互动的符号来源。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神话,来理解一个民族的底层逻辑。

类似的,个人神话不是随意编织的自恋幻觉,而是我们对过往梳理中,慢慢浮现出来的人生内核。我们通过将一个个孤立的事件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来锚定我们自身的身份。在我们身处的现代社会,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回答我们是谁,应该怎样生活。个人神话就是我们自定义的方式,我们通过这个故事,探索自我,定义自我,定义我们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定义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

换句话说,个人神话回答了一个我们人生的终极问题,那就是“我是谁”。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大,很虚幻,但是它对我们的人生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本书作者认为,一个优秀的个人神话可以为我们的人生带来统一感,目标感和意义感。

我们的人生里其实充斥着互相矛盾的片段,有时候豪言壮志要励精图治,达成一个宏伟的目标,有时候又会瘫在沙发上,觉得自己光活着就竭尽全力了。我们的大脑在直面这种矛盾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认知失调,感到极其痛苦。两个人在争吵的时候,一个极其有效的方式是指出对方自相矛盾之处,会对对方造成重大打击。而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人生里充斥着自相矛盾,很容易感到痛苦与无力。但是一个好的人生故事可以把不同的人生阶段,或者矛盾的片段融入一个完整的故事中,让我们感觉自己的人生前后统一,获得力量。

当然,一个好的故事能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统一感,还有目标。当我们把之前零散的人生片段连成一条线,我们就能在这条线的延长线上看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有不少人不缺乏能力,却因为缺乏目标感到苦闷,比如一些大学里寻求意义的学生,退休后寻找第二人生的人士。他们可以寻求的,正是一个更加精彩的,贯通的个人神话,这就是目标感。

除此之外,个人神话还可以把我们和更大的意义系统连接起来,赋予我们意义感。支持我们不断奋斗的,往往也是意义。很多人谈起自己的职业时,都不是谈论薪水,而是谈论背后更高的意义和理想。一个人如果坚信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常常能感觉,他们的眼里有光。

这就是个人神话能带给我们的三个好处,统一感,目标感以及意义感。即使我们不谈论那么宏大的意义,不同的个人神话也可以切实地影响我们的人生选择。比如同样面对不公平的时候,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是不幸的,被诅咒的,无论自己想要什么都不可能得到,那么他可能会觉得这是自己命中该有的劫难。而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断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创造奇迹的英雄,他可能就会选择抗争和改变。可以想象,这一个一个不同的选择叠加之下,不同的个人神话,可以引导我们走向不同的人生。

就像这本书的副标题所说的那样,如何讲述过去的故事,决定了你的未来。

第二部分

既然个人神话如此重要,那么确实值得我们花功夫理解一下。这本书中,作者麦克亚当斯对个人神话进行了梳理,按照一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了个人神话不同阶段的发展,以及应对的人生问题。这些分析非常精彩也非常丰富,推荐你亲自去读一读。

在这里,我将通过一个人物,也就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主人公,郭靖的人生轨迹,为你梳理书中的精彩内容。接下来我们就顺着郭靖长成一代大侠的人生轨迹,来看看一个个人神话是如何形成,发展,统合矛盾,融入更大的意义系统,以及最后,如何面对死亡的。

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郭靖这个人物的主要生平,他出生在蒙古大漠,之后回到中原,经历了一系列的故事后,成为了一代大侠,之后他为了民族大义,在襄阳城抵御蒙古大军入侵,最后在襄阳沦陷之前,他把自己会的兵法和武功,藏在了倚天剑和屠龙刀里,希望后世英雄找到之后,可以继承自己的志向。

我们先从郭靖小时候说起。作者认为,一个人小时候的遭遇会奠定一个人个人神话的基调和核心情节。 郭靖刚登场的时候,神箭手哲别作战负伤躲到了他家里,郭靖出于道义,誓死不透露哲别的下落。而且即使等到最后哲别归顺成吉思汗,故事皆大欢喜的时候,郭靖也拒绝了哲别的谢礼和成吉思汗的赏赐,理由是“娘说了,不能拿客人的东西。”

我们仔细看会发现,郭靖在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已经有了大侠的影子,喜爱英雄,认同义气,不畏强暴,乐于助人,而且不求回报。这是他之后的人生底色。而且他的母亲始终代表了他心中潜在的道德声音,这也预示了他最后和成吉思汗决裂,作为汉人回去义守襄阳。这些后续的发展都在他的童年埋下了种子。

等郭靖长大后,他从漠北来到江南闯荡。这个阶段,对应个人神话的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个体会积极投身到自己的故事之中,成为自己故事中的主演。作者说,推动个人神话的动力,主要有两个,那就是权力与爱,权力是指被人们承认与尊重,爱是指被人接纳与喜爱。权力与爱分别对应人生的两大核心诉求,主体性与共融性。我觉得,可以简单理解为追求成功和追求幸福。

在郭靖的成长中,这个时候他就遇到了女主角黄蓉。对成功和幸福的追求也就是小说中的两条主线,郭靖成为大侠的成长线以及他和黄蓉之间的感情线。

作者认为,这个阶段的人会同时扮演多个角色,其中许多角色并不能很好地统合在一起,时常会发生冲突,但是并不影响个人神话的推进。 在这个阶段,郭靖也确实兼具了许多矛盾,比如他会为了黄蓉顶撞自己的师父江南七怪,也会因为师父的死,发誓和黄蓉势不两立。他也会因为自己对江南文化的喜爱,让蒙古的旧友感到不满,会因为和周伯通的朋友义气,为自己和黄蓉的婚事造成波折。但这些都不妨碍郭靖在这个阶段不断成长,像一条大河一般奔腾向前。

但这些矛盾会越来越深,在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时候,人需要开始统合自己的故事,修正其中的矛盾之处,让自己的故事变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作者认为,过程一般发生在中年,在这个时候,人就不再是无意识的演员,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剧本,他会通过这个剧本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也会有意识地开始按照这个模式,设计自己下一步的行动。这个时候的人,从演员进步到了编剧。

在小说的后半段,郭靖出现了一次严重的信仰危机。他突然发现自己击败的人也有父母妻儿,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自己有什么资格去动用武力,剥夺他们的生命呢?这成了他的一个哲学追问。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愿意使用武力,被各种江湖小人欺负。最后点破那层道理,让他开悟的是他师父洪七公的一段话,说“老叫花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花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有杀过一个好人。”这句话一下点醒了郭靖,让他意识到,使用武力的正当性可以来自于自己内心的道德,他也应该用自己的武力去贯彻自己坚信的正义。从那一刻起,他的矛盾被化解了,他的个人神话也正式把他变成了一代大侠。

当然,一个成熟的个人神话不仅仅是为个人塑造身份,而且还会把个人链接到一个更大的意义系统。那一刻,一个人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是找到了那个比自己更大的意义实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比如一个人成为父母,意识到自己会影响到这个孩子。比如一个作家写出一本书,意识到这本书会被更多人读到。而在郭靖的故事里,他成为一代大侠的时刻,就是他舍弃成吉思汗金刀驸马的身份,决定成为一个普通的大宋人,

一般说到这里,一个人的个人神话就应该完成了才对,但是作者认为,最后还有一个阶段,那就是我们会用自己的个人神话去直面死亡。在一个人走向生命的终结的时候,他需要自己的个人神话赋予自己强烈的意义,来抵抗死亡的虚空。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认知变化,那就是人需要接纳自己的故事,接纳这个故事中的残缺和不完美,感到虽然这个故事没有到达最理想的效果,但是做到这样,我已经很满意了,我的人生,没有遗憾。这个阶段下的人,从一本书的编剧变成了那个合上书,一脸满足的读者。这就是自己的故事,虽然不完美,但是到这个程度,自己已经很满意了。

郭靖作为《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中的主角,他的结局只是在金庸的另一部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被提及。他义守襄阳到最后,还是襄阳城破,他没能阻止蒙古消灭南宋。但是他在城破之前,把武学秘籍《九阴真经》和兵法《武穆遗书》封藏进了倚天剑和屠龙刀之中,希望后世英雄得到之后,可以学习武功,修习兵法,继承自己未竟的事业。在那一刻,他承认了自己的局限,也把希望,留给了后世。他的人生,再无后悔。

我们把郭靖的故事放在一边,再来看一下个人神话的几个主要阶段,在故事尚未开始的童年时期,一个人的遭遇会为自己的个人神话奠定基调和核心情节;在故事刚开始的阶段,个人神话会被两个主要诉求推着走,分别是权力与爱,去探索自己的成功与幸福;在故事的圆满阶段,一个人会尝试统合自己的故事中的矛盾,把它变成一个完整的叙事整体,并且把自己的故事嵌入一个更大的意义网络之中。最后,人们会用个人神话去应对死亡,接纳个人神话中的不完美,并且感到满足。

第三部分

说完个人神话有哪些不同的阶段,最后第三部分,我们来看看实操,说说如何识别个人神话,以及如何改写个人神话?

怎么找到个人神话呢?其实构成我们个人神话所需的材料,都像一颗颗珍珠散布在我们的脑海里。而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找来新的珍珠或者宝石,而是选择合适的珍珠,并且把它们穿成合宜的珍珠项链。

对此,作者主要推荐了两种方式,一种是撰写自传。除了自传,还可以记录自己的梦境,探索自己的幻想,思考自己的核心冲突,或者关注自己的身体节律。这些方法看起来五花八门,但是其实有一个共通的主题,那就是在纸面上与自我对话,在对话中,让神话的秩序浮现出来。另一种方式是和人对话,也就是深度谈话,作者认为最理想的方式,应该是找一个好朋友来做你的倾听者。这个人最好不是塑造了你生活的人,这样关系单纯一些,方便深入。谈话的过程可以录音,方便自己独处时候回顾总结。

既然都是对话,那么应该聊哪些内容呢?

作者说,有四个关键部分。我们还是以郭靖的人生历程为例来说明。

第一个是关键事件,这个部分需要我们仔细回想事件的细节。比如郭靖回忆小时候不肯交待哲别的下落,他甚至可以回想到当时追兵用鞭子抽他时,身上那种火辣辣的疼痛,血流到嘴里的那种腥甜,以及自己心中那种忿忿不平的感受。越细节越好。我们的很多情绪和主张其实都藏在细节里,平时粗略的回忆会掩盖其中的信息,我们需要复现那些细节,通过细节让那些被掩盖的东西再次鲜活。

第二个是重要人物。郭靖或许会想起自己的母亲,会想起江南七怪,想起洪七公,想起一灯大师。想起这些人来做什么呢?作者认为,这一步非常关键,因为这些人身上很可能会有你核心意象的原型。换句话说,那些人身上,很可能有你理想的影子。郭靖母亲身上的民族大义,江南七怪身上的刚正不阿,洪七公的嫉恶如仇,以及一灯大师的舍己救人。其实串联起来看,我们会发现,就是郭靖未来会成为的大侠的模样。

第三个是未来脚本,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畅想一下未来的模样。看起来想象是很虚幻的东西,但是其实反映了一个人真实的需求和欲望,其中往往会掩藏一个人生命故事的结局。郭靖一生有几大愿望,一个是与黄蓉这辈子都不分离,一个是贯彻自己内心的正义,而之后他与黄蓉一起义守襄阳,其实就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愿望。

最后,第四个是意识形态,这是在叩问自己的价值体系。如果一个人信仰某种宗教,或者信仰某种价值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很可能会在之后的人生路上遇到许多同路人。郭靖并不信仰具体的宗教,但是他的价值观中侠义占有极其神圣的分量。而之后,他身边所聚集的人,无论是全真七子,丐帮,还是大理段王爷其实都是身上有类似气质的人。最后他们义守襄阳的时候,郭靖所在的襄阳基本就成了江湖豪侠的大本营。这就是意识形态的推动作用。

事件,人物,未来与信念,通过认真梳理这四个维度的细节,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人生主题,人生中的重要线索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有助于我们的个人神话浮出水面。虽说个人神话是一个故事,但是想要它成为贯彻我们人生的故事,我们需要它足够的真实,因此我们不是在编造神话,而是在挖掘神话,再在丰富细节的基础上,探索更多的解释空间。

如果我们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个人神话,但是对自己的个人神话并不满意,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此,作者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思路,分别叫发展式变化和人格式变化。

发展式变化应对的问题是故事与人不匹配。有点像是人长大了,之前的衣服显得有点小,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买更大的衣服。比如有一个爸爸,他的女儿即将上大学,他感觉有点不安。因为之前他的所有生活重心都在女儿身上,他可以预感到,自己的生活即将迎来大变化。这个时候作者的建议就是,参考个人神话的发展阶段,然后重新设定个人神话的目标。在这个爸爸的年纪,个人神话的核心诉求应该是产生价值,与更大的意义网络发生链接。那么等女儿上大学后,他或许可以考虑在工作上收一个徒弟,或者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让自己的价值传承下去。

但不是所有人的问题都是发展式变化可以解决的。有的人的问题并不是个人神话与自己的现有阶段不匹配,而是个人神话本身出现了问题,需要构建一个新的故事。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人格式变化。简单来说,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新故事。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重新去发掘我们过去不够重视的细节,挖掘新的叙事素材,把它们引入我们的个人神话之中,帮助我们积极实现故事的转型。这个过程非常困难,作者建议可以找一个心理治疗师,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完成对自己的重构。

结语

好的,《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这本书到这里就差不多为你解读完了。让我们总结一下,本书作者麦克亚当斯认为,我们的身份认同取决于我们如何构建自己的个人神话。一个好的个人神话不仅能为我们的人生赋予统一感,目标感和意义感,更可以切实地影响我们的每一次选择,影响我们的人生。童年期会为个人神话奠定基调和核心情节,在青年时期我们往前的探索主要来自两个动力源头,分别是权力与爱。这两个动力源头会驱使我们追逐成功与幸福。在中年我们会尝试统合我们的不同侧面,产生一个统一的主题,并且把这个故事和一个更大的意义网络绑定在一起。最后在老年,我们会用个人神话去面对死亡的焦虑。要识别我们的个人神话,我们可以尝试深度谈话或者写自传,而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个人神话,作者推荐我们尝试发展式变化或者人格式变化。

最后,我想跟你说一点我的个人感受。海德格尔说,我们人是被抛进这个世界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无法选择我们出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环境,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和亲人。我们就这么匆匆地来了。但是我们要活出来的,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什么是自己的人生呢?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答案:自己的人生就是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我们被抛进这个世界,书写自己的传奇。这个故事会统合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会定义我们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指引我们人生前进的方向。愿我们写好自己的故事。这样,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们可以心怀感恩地说,这是我的人生,它挺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