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融媒体省平台】

2月6日是正月十六,四川省德阳广汉市一年一度的广汉保保节火热登场,超过20万人涌入广汉市区,见证一年一度的“保保节”。据悉,截至6日17时30分,房湖公园、金雁湖公园入园8万余人,共拉成223对保保(房湖172对,金雁51对),欢声笑语响彻整个雒城。

广汉市农保改社保怎么办(20余万人涌入广汉)(1)

广汉市农保改社保怎么办(20余万人涌入广汉)(2)

四川广汉“拉保保”始于清代康熙年间,老百姓在正月十六日“游百病”时为子女找一个干爸爸,称作“保保”或“保爷”。目前,保保节已经成了广汉市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影响愈来愈大。

“正月十六游毛病,游了毛病不生病”。游百病又叫“游毛病”“踏青”据传每年正月十六出行(城里人到野外游春,乡下人进城游玩),可以消灾祛病。被誉为“华夏民俗一绝”的广汉保保节源于川西民俗“游百病”和“拉保保”,由两个活动相融、发展、演变而来。

广汉市农保改社保怎么办(20余万人涌入广汉)(3)

广汉市农保改社保怎么办(20余万人涌入广汉)(4)

当天一大早,房湖公园、金雁湖公园内人头攒动,气氛热闹,嬉笑和推拉声也随着拉保保的进行此起彼伏。上午8点30分,“拉保保”活动正式开始。在房湖公园12株古柏树下,在金雁湖公园的12生肖旁边,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随着人流前行至古柏树下,目光所及之处均站满了前来参与、见证“拉保保”的人们。一些人面带微笑,站在步道两侧的小山坡上观望,而另一些人则怀抱孩童,不停向人群中张望,为子女寻找合眼缘的“保保”。

广汉市农保改社保怎么办(20余万人涌入广汉)(5)

广汉市农保改社保怎么办(20余万人涌入广汉)(6)

广汉市农保改社保怎么办(20余万人涌入广汉)(7)

不少家长带着未满10岁的孩子满怀喜悦地在人群中“物色”合适的“保保”,“有眼缘”则成为最重要的选择标准。而一些自发组织的市民,主动帮助孩子的家长拉“保保”。这样的民俗,吸引德阳、绵阳、成都甚至省外的游客前来体验,热闹非凡。

“拉到咯!拉到咯!搞快喊‘保保’! ”随着众人的欢呼,广汉市民何克金在大家的热情助攻下和宝宝张政阳结对成功,成为房湖公园里第一个被拉成功的“保保”。“今天我本来只是想看热闹,没想到反而被拉成了‘保保’,宝宝很可爱,我也非常高兴,希望我们两家人以后常联系、多走动,愿宝宝健康成长,幸福快乐。”在房湖公园的“保保”节登记处何克金满面笑容地与孩子父母互留姓名、电话、住址等联系方式。

广汉市农保改社保怎么办(20余万人涌入广汉)(8)

“之前一直听朋友说保保节非常热闹,今天特意赶过来参加。虽然有些心理准备,但没想到一来就被拉了,意外又惊喜”不同于其他的保保是被“拉”来的缘分,从山西来游玩的王剑从容不迫、欢欢喜喜地拉着干女儿就去登记了。

广汉市农保改社保怎么办(20余万人涌入广汉)(9)

其实,拉保保的乐趣就在这个“拉”字上,当你过客一般起哄嬉笑,在其中牵线搭桥,却冷不防自己变成了主角,怀里多了个同样不知所措的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其中的起伏,正是保保节的魅力所在。近年来,为使保保节传承历史、提升档次、丰富内涵,广汉市委、市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倡导“文明拉保保”融入了“和谐·关爱”的全新内涵,促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广汉市农保改社保怎么办(20余万人涌入广汉)(10)

广汉市农保改社保怎么办(20余万人涌入广汉)(11)

保保节延续300多年,它带给我们的不再只是节日的浓重氛围,而是广汉人的热情好客陌生人之间的缘分搭桥。从拉保保到保保节,经历了一个从“信仰—仪式”到“狂欢—节日”的内涵转变。在当前的模式下,人们既能感受节日带来的自由和欢乐,还能在这一开放、平等的环境中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广汉市农保改社保怎么办(20余万人涌入广汉)(12)

通过保保节,陌生人结下缘分,两个家庭联系在一起。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跨越了地域与时间、沉睡已久的浩浩古风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与心,这或许便是保保节最大的魅力。

内容来源:广汉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四川融媒

责编:贺敏

校对:张静兰

审核:张益

本文来自【四川融媒体省平台】,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