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11643-1999中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身份证上各个数字代表着什么(身份证每位数字的含义)(1)

下面分别解释:   

身份证号码前六位:表示编码对象首次申报户口所在县(市、镇、区)的行政区划代码。1-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3-4位地级市、盟、自治州代码;5-6位县、县级市、区代码。  

身份证号第一位:表示大区。这个大区是指建国初期的六个大区。华北为1、东北为2、华东为3、中南为4、西南为5、西北为6。   

身份证号第二位,表示省在这个大区的编号。   

华北大区为:11 北京市、12 天津市、13 河北省、14 山西省、15 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大区为:21 辽宁省、22 吉林省、23 黑龙江省   

华东大区为:31 上海市、32 江苏省、33 浙江省、34 安徽省、35 福建省、36 江西省、37 山东省   

中南大区为:41 河南省、42 湖北省、43 湖南省、44 广东省、45 广西壮族自治区、46 海南省   

西南大区为:50 重庆市、51 四川省、52 贵州省、53 云南省、54 西藏自治区   

西北大区为:61 陕西省、62 甘肃省、63 青海省、64 宁夏回族自治区、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为:71 台湾省、81 香港特别行政区、82 澳门特别行政区   

六个大区的划分,是按照解放时候的野战军区划分,其他几个大区都好理解,但中南大区比较奇怪吧,那就是当时四野按照京广铁路(当时叫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解放的。至于第二位的编号,是按照离首都的远近顺序。华东大区是离上海的远近顺序。   

综上所述:第一位,不可能出现0和9。第二位,不可能出现8和9。第二位的0只有一个,就是重庆。因为重庆市是1997年才成立的,在重庆市直辖之前出生的人,是以四川省第二个地级市5102开头。   

第三、四位,是合起来的,表示该地级市在该省当时的地位(不是现在的地位)。01-2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50-70表示预留的后增加的省直辖市,目前只有广东省使用,最后一位只到53,是广东省云浮市。   

只有三个省级单位的第三、四位有90,分别为湖北、海南、新疆,表示省直辖行政单位。   

直辖市的第三、四位比较特殊,北京、天津、上海三市只有01和02。01表示你在市区,02表示你在市辖县。重庆还有03,表示你在县级市(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   

第五、六位,也是合起来的,这是县级的编号。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身份证号码第七至十四位,表示身份证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规定执行,年、月、日代码之间不用分隔符。以前的身份证,你的出生年月日只有六位数,没有表示年份的最前两位19和20开头。所以以前的身份证总数只有15位。快步入千禧年时,身份证改了,增加了年份的前2位,以及身份证最后一位数字校验码。

  身份证号码第十五位至十七位,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也就是说,性别码是第十七位。 第十五位至十六位,一般来说,是派出所编号。

  身份证号码第十八位,第二代身份证数字校验码:将身份证前十七位数分别乘以不同系数,从第一至十七位的系数分别为7、9、10、5、8、4、2、1、6、3、7、9、10、5、8、4、2,将这十七位数字和系数相乘的结果相加,用加出来的和除以11,看看余数是多少。余数只可能有0、1、2、3、4、5、6、7、8、9、10这十一个数字,其分别对应的最后一位身份证的号码为1、0、X、9、8、7、6、5、4、3、2,这样就得出了第二代身份证第十八位数的校验码。   

校验码的作用:我们知道,身份证号码太长,听岔了,看花眼了,手一哆嗦写错了,导致录入错误是经常的事。尤其是在要录入大量身份证的地方。如社区(村)选举,机关、银行、学校、医院办事等等各个方面。所以,身份证的前17位,录错任何1个数字,尾码就一定不对。所以校验码就是校验身份证是否录入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