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水浒传的5个知识(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水浒传楔子)(1)

新水浒洪太尉

这是水浒传的定场诗,是是北宋年间一位极有名望的学士,隐居在百源山之上,人称百源先生,名叫邵雍。当时仁宗皇帝下诏授官,他竟是屡次不赴,有看淡世俗的味道。水浒传的楔子在大家读水浒的时候往往被忽略。因为这一章节里充满魔幻,在写实的小说中大家往往不爱看。在这一章节中所说的是宋朝的宋仁宗时期,当时是太平盛世,可以说是宋朝的繁盛时期,正是这样的盛世为乱世埋下了隐患,正所谓盛极必衰。在仁宗在位期间文有文曲星包拯,武有武曲星狄青,所以相对安宁。但在嘉佑三年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居民甚多。天子听闻,龙体不安。这时大臣范仲淹启奏,想过次灾,可请天师星夜临朝,所以仁宗派遣太尉洪信前往江西龙虎山去请张真人。这一请就请出了大祸,话说洪太尉来到主持处,问天师何在,主持回答这代法师性好清高,自在山顶结一毛屋,太尉说这圣旨如何宣读,可叫人去请天师下山。主持说这代天师道行极高,能腾云驾雾,如何能请的来!如太尉心诚,可自换麻衣步行上山去请。洪太尉道一路素食,如何心不诚,明早便去。

水浒传的5个知识(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水浒传楔子)(2)

洪太尉在龙虎山

五更时分,吃了素食,手提香炉,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洪太尉走了三二里山路,心中便想我在京中锦衣玉食,前呼后拥,啥时候受过这苦,这时丛林里跳出一只老虎,也没伤害洪太尉,但太尉吓的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又走了三五十步抱怨道,皇帝让我来这受这般惊吓。这时又出来一条碗口粗的蛇,吓的太尉三魂没了两魂。大家读到这发现没有?每当有猛兽出现时都是太尉在抱怨的时候。做事时最大的困难就是自身的抱怨,而不是外在的困难。当下洪太尉碰到一牧童问认得我吗?道童笑道莫非来见天师。太尉大惊,牧童说天师已经都知道了,自己腾云去京师了,山上猛兽极多,你下山去吧。太尉半信半疑的下山去了。回去和主持把山上的事说了,主持说牧童就是天师,太尉错过了,这里可见太尉有眼不识真人,通过自己的经验以貌取人,这也是大多数人会犯的错误。接下来主持邀请洪太尉在寺中浏览,走到一个有封条的偏殿名叫伏魔殿,洪太尉要进去看,主持说里面有魔君,走脱了不得了,洪太尉哪里肯听,说不让看就回去奏报皇上说你们装神弄鬼,哄骗众人,把你们刺配军州受苦。众人害怕,找了几个火工道人扯了封条,进入屋内有一个石碑,刻着遇洪而开,太尉大喜命令竖起石碑,只见一声巨响,36天罡72地煞散作百道金光去了。太尉也吓傻了,面如土灰。读到这里我们就能发现,虽然住持百般警告太尉不让进入伏魔殿,可当太尉放出狠话后,大家便不敢再阻拦,可见当时当官的权势有多大,正是权重而民悲,换句话说就是官员想干的事谁也拦不住。这已经为后面的乱世做了铺垫。引出了梁山108大聚义。

水浒传的5个知识(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水浒传楔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