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趣的话题,港乐有几位殿堂级歌手?

曾在探讨港乐时,听到许多歌迷回答:这个简单,看看香港有哪些歌手拿到了金针奖,这些歌手就是殿堂级歌手。

按照此标准,港乐可称之为殿堂级的歌手或者乐队,足足有19组之多。

考虑到乐队或者组合的复杂性以及单指歌手范畴,抛开温拿、太极和达明一派,也还有16位歌手。

难道这16位歌手都是殿堂级歌手?非也,非也!

港乐歌王排名(得了金针奖就是港乐殿堂级歌手)(1)

来看殿堂级的定义:殿堂级是指那些在某领域具有巨大贡献以及深远影响力的人物或作品。其产生的作用和贡献可以被视作是该领域发展过程中一个时代的里程碑,在其领域或其时代具有不可取代的崇高地位。

再看金针奖的授权理由:以表扬个别从事音乐行业者在香港流行音乐领域的卓越成就和贡献。

相对于金针奖,殿堂级歌手的指标,多了“里程碑”式的意义,多了深远影响力,多了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

获得金针奖的歌手,按照获奖先后顺序,依次为许冠杰、徐小凤、罗文、林子祥、邓丽君、谭咏麟、梅艳芳、张国荣、张学友、汪明荃、郑少秋、杜丽莎、陈百强、叶倩文、甄妮和钟镇涛。

当然,这里还遗漏掉了一个没有拿到金针奖的“金针歌手”——关正杰,毕竟,他是金针奖43年来唯一一位明确拒绝领奖的港乐歌手。

单看香港流行音乐领域,华人世界的殿堂级歌手邓丽君或许不应在此列,港乐曾因邓丽君渗透港乐而荣幸,但仅仅只有两张粤语专辑和数首粤语流行歌的邓丽君,实在不能称之为港乐的殿堂级歌手。

港乐歌王排名(得了金针奖就是港乐殿堂级歌手)(2)

港乐有四个时代,现代港乐萌芽时代、80年代“三王一后”时代、90年代“四大天王时代”和新世纪后四大天王时代。

现代粤语流行歌的发展,其“开山祖师级别”的音乐人,分别是许冠杰和顾嘉辉。

许冠杰以香港俚语和时代潮流文化改良粤语歌,有了后来人在许冠杰基础上的开枝散叶和发扬光大。

而许冠杰的许多作品诸如《浪子心声》、《铁塔凌云》、《夜半轻私语》、《财神到》等歌曲,是后辈从业者的音乐启蒙,也是港乐流传了50载经久不衰的作品。

许冠杰,是当之无愧的港乐殿堂级歌手。

虽然徐小凤获得金针奖时间晚于许冠杰,但徐小凤的歌坛生涯,完美地见证了现代港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光辉到暗淡的全过程。

从旧时国语小调尝试唱英文歌再到融入现代港乐,徐小凤,有点像黄莺莺,在每一个阶段,都能拿出超亮眼的成绩。

如果许冠杰在70年代后期受到了罗文、林子祥、郑少秋等人的冲击,在女子歌坛,近20年的时间里,徐小凤都是一枝独秀的。

所以,徐小凤也是妥妥的港乐殿堂级歌手。

港乐歌王排名(得了金针奖就是港乐殿堂级歌手)(3)

现代港乐在许冠杰与顾嘉辉引领后,被同时代的几位歌手在不同方向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局面。

与许冠杰年龄相仿的、发展轨迹相近的林子祥,从英文歌转向现代粤语歌领域,凭着自己超强的乐理和超广的见闻,将爵士、乡村、蓝调、摇滚、说唱、民谣等诸多元素注入粤语歌中。

其贡献、其影响力、其里程碑式意义、其不可替代性,都是有目共睹的。

有人说,港乐的80年代其实不是“三王一后”,而是“80四皇”,四皇之一,就有林子祥。

林子祥,港乐的殿堂级歌手,毫无争议。

港乐歌王排名(得了金针奖就是港乐殿堂级歌手)(4)

70年代现代港乐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顾嘉辉和他的国语歌,从仙杜拉的《啼笑姻缘》开始,到罗文、郑少秋、伍卫国、李龙基、汪明荃、关正杰、关菊英、叶丽仪、甄妮、柳影虹、叶振棠、张德兰等大批唱电视歌的歌手涌现。

港乐给到了这一时代、这一领域的歌手四枚金针奖,他们分别是罗文、汪明荃、郑少秋和甄妮。

至于拒绝了金针奖的关正杰和部分歌迷口中金针奖“遗珠”式歌手叶丽仪、叶振棠,没有拿到就是没有拿到,不作太多如果。

港乐的电视歌,男女独唱或合唱,形式多样,如雌雄相协、琴瑟相合才更明艳,说到里程碑式意义、不可取代性和深远影响力,罗文和与他配合默契的甄妮才是最优选。

当然,这两位除了电视歌,在其他音乐领域也颇多建树,如罗文的时而古典时而潮流前卫,如甄妮的时而孤独时而奔放。

相对于郑少秋和汪明荃,罗文与甄妮无疑更加全面,他们成为港乐的殿堂级歌手,也是大多数歌迷心中的实至名归。

港乐歌王排名(得了金针奖就是港乐殿堂级歌手)(5)

80年代的港乐,不管是“二王一后”还是“三王一后”,其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其音乐性、艺术性、娱乐性和丰富性,已经到达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谭咏麟被称为港乐的第一位集大成者,他音乐作品的全面性、前瞻性和深度,领先于他所处的时代。

不同于罗文的时而优雅时而妖艳,不同于时而芳华绝代时而雍容华贵的张国荣,谭咏麟就像一位自信、沉稳的港乐“帝王”,正统而霸气。

有音乐人评价:是许冠杰开创了现代粤语歌,是谭咏麟将粤语歌带到了新的境界。

谭咏麟,毋庸置疑的港乐殿堂级歌手。

与谭咏麟情况类似的是梅艳芳,作为徐小凤之后港乐最知名的“后”,梅艳芳的音乐融合欧美日韩甚至拉美元素,其深度、厚度、高度,都是同时代女歌手中的绝绝子。

梅艳芳,是舞台女王,其对歌曲的把控和与舞台的结合,启蒙了后来的杜德伟、郭富城、郑秀文等人在歌坛的发展。

在梅艳芳之后,港乐女歌手中,再也找不到一位像她那样有颠覆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的天后歌手了。

梅艳芳,让港乐的殿堂级女歌手止于自己。

在梅艳芳外,还有杜丽莎、叶倩文两位金针奖女歌手,两人都是实力唱将,一位侧重于声乐研究探索,一位在自己活跃的时期充分将自己的气质、唱功、作品等完美展现给歌迷。

但说到里程碑式意义和不可替代性,二者似乎都不具备。

港乐歌王排名(得了金针奖就是港乐殿堂级歌手)(6)

男子金针奖获奖歌手,还剩钟镇涛、张国荣、陈百强、张学友四位。

说到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力,四位都有。

说到行业内的里程碑式作用,似乎只剩“谭张争霸”中的张国荣和90年代“四大天王”中的张学友。

再谈时代范围内不可取代的崇高地位,“哥哥”张国荣和“歌神”张学友,都是港乐80、90年代的代表性和旗帜性人物。

80、90年代剩余的其他歌手,还有哪些歌手能比肩“二张”呢。

四大天王其他三位,陈慧娴、林忆莲、王菲、黄家驹、陈奕迅。。。金针奖都没有召唤,又何谈殿堂级呢。

总之,港乐的殿堂级歌手,一定都是金针奖歌手;而拿到金针奖的歌手,不一定能达到殿堂级别。

关于港乐殿堂级歌手的讨论,您还有其他什么想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