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在生长过程中,母乳喂养能有效地补充婴儿体内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但母乳喂养过多也会对婴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婴儿哺乳过多则易发生腹泻或消化不良现象,同时还易引起婴儿呕吐及身体肥胖现象。

母乳喂养怎样避免过度喂养(过度母乳喂养的表现有哪些)(1)

过度母乳喂养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便异常

大便不成形,呈现出液体的状态,而且有的时候大便中还有带有泡沫,甚至还会有绿色的大便排出。

2、吐奶

宝宝喂奶完成之后,即使是拍出了奶嗝儿还会继续吐奶,这也是母乳喂养过度的表现。这种呕吐区别于正常的吐奶,严重者吐奶会呈现喷射状。

母乳喂养怎样避免过度喂养(过度母乳喂养的表现有哪些)(2)

3、哭闹

宝宝在喂奶结束会一段时间会哭闹不止,这是因为母乳喂养过量之后会有腹痛腹胀的现象。宝宝肠胃不舒服只能是以哭闹的方式表达情绪。

4、体重变化

母乳喂养的宝宝每月的体重增加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宝宝的体重增加没有达到标准值,或者低于标准值,那么也有可能是母乳喂养过量。

母乳喂养怎样避免过度喂养(过度母乳喂养的表现有哪些)(3)

过度喂养产生的后果如下:

1、身材肥胖

过度的喂养会造成婴儿的身体的肥胖。如果长时间给婴儿过度喂养,会使婴儿身体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刺激了胰岛素的分泌,造成婴儿过度肥胖。

2、消化不良

因为婴儿身体的各个器官还在发育,这个时候婴儿的胃容量不大,过度喂养反而会加重婴儿的肠胃负担,导致婴儿肠胃不能把食物完全消化,造成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婴儿一旦出现消化不良,就容易食欲下降,食物里面的营养成分不能被身体吸收,严重影响了婴儿的发育。长期保持过度喂养的状态,会导致婴儿肠胃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腹泻和便秘。

母乳喂养怎样避免过度喂养(过度母乳喂养的表现有哪些)(4)

3、影响身高

若没有正常的喂养婴儿,过度喂养会使婴儿在身高发育上受到明显的影响。婴儿会因为营养过剩,身体肥胖,从而不长个。

4、增加疾病

不管是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婴儿,若是长期处于过度喂养的状态,都会对婴儿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过度喂养容易导致婴儿患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糖尿病等,大大增加了患病的几率。

5、过度喂养容易脑疲劳

胃消化过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而暂时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对大脑危害越大。

母乳喂养怎样避免过度喂养(过度母乳喂养的表现有哪些)(5)

如何防止过度喂养呢?

1、提高母乳喂养率

过早添加断奶食品和高盐、高蛋白摄入是导致过度喂养的主要原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英国婴儿超重和肥胖者众多。

通过营养教育,母乳喂养率提高,宝宝添加固体食物的时间有所推迟,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明显下降。

母乳喂养怎样避免过度喂养(过度母乳喂养的表现有哪些)(6)

2、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所有的孕妈咪和新妈妈们都要努力学习和了解正确喂养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调制配方奶的方法,避免过早为宝宝添加固体食物。

婴儿时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尽量不要让奶瓶喂养时期过长,爸爸妈妈要避免用食物去安慰、鼓励宝宝等。

母乳喂养怎样避免过度喂养(过度母乳喂养的表现有哪些)(7)

过度喂养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新手爸妈应该注意千万要注意宝宝的身体表现,如有以上的症状应该及时治疗。

然而现在很多新手奶妈在生了孩子之后有很多困惑,缺乏一定的经验。不过,即使在正确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后,也依然有很多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实现纯母乳喂养,她们面临的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

小编推荐你好好看看这门课《母乳喂养7天入门课》。

母乳喂养怎样避免过度喂养(过度母乳喂养的表现有哪些)(8)

《纽约时报》今年6月则报道称,最新研究发现,母乳中含有大量细菌,它们会在婴儿的肠道中繁殖,并可能有助于为婴儿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的发育奠定基础。

据《柳叶刀》报告,对母亲而言,母乳喂养可以预防乳腺癌,延长生育间隔,还可能预防卵巢癌和Ⅱ型糖尿病。

这个课,是北京朝阳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张超主讲的,拥有多年的丰富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值得信赖。你的担忧和疑惑,她能提供科学详细的解答,以及可操作的母乳喂养指南。

课程大纲

母乳喂养怎样避免过度喂养(过度母乳喂养的表现有哪些)(9)

新手宝妈、育儿师都适用,名医亲授,每天只花几分钟

你可以选择在家先听听医生怎么说,戴上耳机就能随时随地观看课程,很私密。

只要在零碎的时间,花个几分钟就好,每天了解1个母乳喂养小知识!

科学、靠谱、值得看,名医亲授,在家就能获得专家建议

最省心、靠谱的做法还是听听医生的建议。

母乳喂养怎样避免过度喂养(过度母乳喂养的表现有哪些)(10)

现实中,很多人会问朋友,结果对方也只是道听途说。也有人会自己去网上查,然而又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分辨网上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

可很多人要么没时间去医院,要么每次去都是“排队2小时,看病5分钟”,很多疑惑都还没来得及问,就让回来了。

而这门课,就能解决你关于母乳喂养的各种疑惑,大部分人都适合看这个课。

母乳喂养怎样避免过度喂养(过度母乳喂养的表现有哪些)(11)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2010, 48(7): 502-509.

[2]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8, 11(1): 1-18.

[3] 中国孕产妇及婴幼儿补充DHA共识专家组. 中国孕产妇及婴幼儿补充DHA的专家共识[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5, 26(2): 99-107.

传播科普知识,呼吁全民关注身体健康!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记得留言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