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记叙文的记叙顺序知识讲解

记叙文的记叙的顺序也是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考查的重要知识点,记叙顺序一般可分为四种:顺序、倒叙、插叙和补叙。

初中记叙文阅读之写作手法(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记叙文的记叙顺序知识讲解)(1)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序。顺序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例如:七年级上册《散步》和《皇帝的新装》等。

2.倒叙。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由“尾”至“头”地整个的逆叙,而是局部的“倒插”。一般来说,情节曲折、复杂的事情才须倒叙,如果中心明确,材料简单,事情发生的时间较短,就不必用倒叙。例如七年级上册《风筝》就运用了倒叙。

3.插叙。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事情。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如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

4.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代,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

初中记叙文阅读之写作手法(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记叙文的记叙顺序知识讲解)(2)

文章选好材料后,就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些材料安排好。只有选用恰当的线索,安排合理的顺序,才能使文章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对于记叙文,要想理清层次,抓住中心,就必须找对线索,并了解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就是叙述的前后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样展开情节等。它既反映作者的思维过程,又体现着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最终表现为作品的结构特点。所以说,记叙顺序决定了记叙文的基本结构。顺序安排好,可使文章条理分明。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运用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而灵活运用。

命题规律

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是中考语文阅读题常见的考题之一,其体型一般是填空题和简答题,也有判断题和选择题等。如:

1、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文章采用了______叙述方式。

2、选择题:选出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衬百草园神话般的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B 、长妈妈的迷信故事意在吓唬孩子,鲁迅是在批判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C、故事纯属虚构,用以告诫人们:世界上不存在有尽善尽美的事物。

3、《羚羊木雕》中,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初中记叙文阅读之写作手法(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记叙文的记叙顺序知识讲解)(3)

备考策略

1、阅读记叙文,该如何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呢?

首先要分辨记叙的顺序类型。

仔细阅读文章,看看材料安排有无时间上的先后错落现象,或者有无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果有,这些地方就出现了顺序的变动,可能运用了倒叙或插叙的方式。

其次要了解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方式。运用按时间、空间或事物发展规律叙述的顺叙,文章层次清楚,明了;运用倒叙,文章会交代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有明显界限和必要的文字过渡,可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使文章错落有致;运用插叙,不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上下文会有衔接句,文章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事条理清楚。

文章选择某种记叙顺序,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写作意图,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思考所采用的叙述顺序对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有什么好处?或者说为什么采用这种叙述顺序?通过比较各种叙述顺序的利弊,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思考文中各材料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2、插叙与补叙的区别:

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在于: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