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组关于文成县府大院的照片在朋友圈内被频频转发照片中,陈旧的楼面、木质的地板、手扯的开关......让不少网友直呼很温暖,“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寒碜’的县府大院”(2015年1月15日温州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寒碜不寒碜都是自己的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寒碜不寒碜都是自己的事(有一种寒碜叫)

寒碜不寒碜都是自己的事

最近,一组关于文成县府大院的照片在朋友圈内被频频转发。照片中,陈旧的楼面、木质的地板、手扯的开关......让不少网友直呼很温暖,“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寒碜’的县府大院。”(2015年1月15日温州网)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说温州高楼栉比、黄金遍地有人相信,可这“矮穷挫”的县府大楼竟然出自温州,还真是让不少人意外。君不见,“瘦子”装门面,贫困县盖“白宫”,文成县地处温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座办公楼并非盖不起,蜗居在年代久远、设施陈旧的办公楼里,确实“寒碜”。

但是,文成县能盖得起新楼却不盖,如此不怕“寒碜”,敢于坚持“寒碜”,这其中让人肃然起敬。财政的“盘子”有限,用在“东”就少了“西”,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上,用盖楼的钱来建学校、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这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县府大院再低矮也成了“高大”,再阴暗也成了“亮堂”。

文成县以“寒碜”自己来惠及民生,县政府的门槛子浅,政府和群众的关系自然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国家级贫困县“有钱盖楼没钱扶贫”,把扶贫政策由“扶民”变成了“扶县”,办公大楼盖的富丽堂皇,干群关系却渐行渐远。当年摄影师白小刺拍摄的一组各地政府办公大楼的照片,刺痛了很多人的眼,富丽堂皇的大楼面前,无数人在问人民的生活何时能如大楼般奢华?

最“寒碜”的办公大楼,映照的是“为民之心”,心系民生,“勤俭持家”,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样的“寒碜”令人起敬,这样的“寒碜”多多益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