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自多愁。
语出宋·晁补之《琴趣外编·鹧鸪天》。 自然界本来没有爱恨的感情,而是才子佳人自己多愁善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语出唐·李商隐《乐游原》。 以夕阳比喻老年。老年的光景无限美好,只是已接近人生的晚年。
西施宜笑复宜频,丑女效之徒累身。
语出唐·李白《玉壶吟》。 美女西施无论是微笑还是皱眉,总是很动人的;而丑女东施看见西施皱眉也很美,于是仿效学她,结果使自己变得更丑了。
惜花花结果,爱柳柳成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自己的爱,才能得到爱的回报。
惜花早起,爱月夜眠。
语出《太平乐府》二卷。 爱赏花的人,起身早;爱赏月的人,睡得迟。
惜钱休教子,护短莫从师。
教育子女要舍得花本钱,即教育投资。“严师出高徒”,如果溺爱子女,就不要让他去接受严师的教育。
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
珍惜拥有的,才能保住拥有的。
谿壑易填,人心难满。
深谷容易填满,而人的欲望是难以满足的。俗谚云:“人心不足蛇吞象。”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语出唐·李忱《瀑布联句》。 山间小河的水,是不会久留在河沟中的,它终究要流向大海,与海水一道扬起波涛。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屈居人下,而终将大有作为。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语出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溪谷上的云雾开始升起,太阳已沉没在城阁之后;狂风灌满了楼阁,预示着一场暴雨即将来临。后半句常用以形容时局处于大动荡的前夕,或预示一场激烈的斗争就要到来。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语出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 文章切记死板,而要生动活泼。因此幽默的调侃,辛辣的嘲讽、批评,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文章。
习勤忘劳,习逸成惰。
语出清·李惺《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习惯于勤奋,就会忘记劳动的艰苦;习惯于安逸,就会养成懒惰的作风。
习善为善,习恶为恶。
语出东汉·王充《论衡·本性》。 向好的学习,就能成为好人;向坏的学习,就会变坏。
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语出《颜氏家训》。 习惯于闲散的生活,就会养成惰性;懒惰惯了,就会得病。
喜爱儿者不偏爱,偏爱儿者儿受害。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然而当这种爱变为偏爱、溺爱时,不但不能使儿女受益,反而使他们受害。因为这将导致他们畸形发展。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语出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高兴时说的话,往往不容易兑现;愤怒时说的话,常常有失大体。
喜时易失言,怒时易失理。
人在高兴时,往往得意忘形、口不择言,故而容易讲错话;人在生气时,往往丧失理智,故而讲话容易失理。
喜则同庆,戚则同怜。
有高兴的事一同庆祝,遇到悲伤的事则互相同情。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变戏法,完全依靠技巧,不同的人变戏法则有不同的技巧。常用以比喻各人用不同的方法去完成同样的任务。
戏法再多变,自有明眼人。
比喻某些人玩弄花招,以假象蒙骗人,但终究被人识破。
戏无益,勤有功。
语出宋·王应麟《三字经》。 玩耍没有益处,勤奋可以取得成功。
细处先断,薄处先穿。
比喻事物的薄弱环节总是先被突破。
细思出智慧,细嚼有滋味。
精细周密地思考,就能想出聪明的办法。慢慢地咀嚼,才能品尝出食物的美味。
细微苟不慎,堤溃自蚁穴。
语出三国魏·应璩《杂诗》。 如果在细小处不谨慎小心的话,就会像小蚂蚁洞造成河堤溃决一样,损失惨重。
细线常锯木必断,檐水久滴石能穿。
意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形容坚持不懈地努力,必能有所成就。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语出晋·陶渊明《移居》。 素心:心地朴素。 全句意为:结交朋友要有侠肝义胆的精神,做人要有朴素的赤子情怀。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语出《礼记·聘义》。 玉上的污点不能遮盖玉的光彩,玉的光彩也不能掩盖玉上的污点。前半句形容缺点不能掩盖优点,优点多于缺点。后半句形容优点也不能掩盖缺点。
下民易虐,上苍难欺。
欺负老百姓容易,欺骗上天很难。那些欺压老百姓的贪官污吏,必将受到上天的惩罚。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受到刑法的惩罚。
下情难于上达,君子不耻下问。
下面的实际情况,不容易使上层的人知道。因此,在上层的人要深入下层,虚心地向下面的人请教。
先除欲以养情,后禁食以存身。
语出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养生余论》。 首先要除掉过分的私欲,来修养自己的性情;然后以节食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
先苦后甜不算苦,先甜后苦不算甜。
人只有经过艰苦奋斗以后,获得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
语出《意林·太公金匮》。 如在行动前先周密策划,就会取得成功;若先盲目行动,而后再来思考,就会遭到失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语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先发制人,战术上可以赢得主动。但有时候从战略上考虑“不为天下先”、“后发制人”也是有效的。
先小人,后君子。
语出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四回。 小人比较讲究利益,甚至斤斤计较。君子则讲礼让、义气。当双方交涉谈判时,不妨像小人那样,先把丑话说在前面,讲好条件,这样事后就可避免矛盾。
先要培根基,又要无欲迷。
语出宋·陆游《书感》。 人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然后还要防止被各种欲念所迷惑。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语出西汉·刘向《说苑·谈丛》。 能在事先考虑周到的人,必能乐见成效;而在事前骄傲自满、无所用心的人,事败后必会懊悔莫及。
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语出《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事先忧虑的人,事后则安乐;事先安乐的人,事后则忧虑。
纤介之仇必报,一饭之德必酬。
语出清·朱佐朝《五代荣》。 纤(xiān)介:细微。 全句意为:即使小的冤仇,必定报复;即使微薄的恩德,也必定报答。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语出战国魏·曹植《杂诗》。 终日无所事事,并非我的志愿;在国家有难时,自己甘心为国效力。
闲居慎勿说无妨,才说无妨便有妨。
语出宋·邵雍《击壤集》。 闲居家中,不要以为天下太平不会有事,有时候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意在教人居安思危,不可大意。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语出明·唐寅《言志》。 宁可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画些山水画去卖;而不用那些不明不白、不干不净的造孽钱。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贤惠的妻子,使丈夫更加尊贵;而那些凶恶的泼妇,则使丈夫遭受失败。
贤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贤德的人是国家所宝贵的;有知识的人应被尊为席上嘉宾。
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语出《国策》。 任用贤达的人治理国家,老百姓就会心悦诚服;一个英明的领导人,将会使天下的人都服从于他。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目蓬蒿共一丘。
语出宋·黄庭坚《清明》。 历史上的贤者、愚者究竟谁是谁非?现在人们看到的都是葬在同一座山丘上的坟墓。
贤愚在心,不在贵贱。
语出汉·王符《潜夫论·本政》。 贤良还是愚钝,在于人的思想,不在于富贵还是贫贱。
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
有才德的人,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人格高尚的人,不抢夺别人所爱好的东西。
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语出唐·吴兢《贞观政要·奢纵》。 贤良的人钱财过多,就会使他的意志衰退;愚蠢的人钱财过多,就会使他的过失增多。
贤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而辞顺。
语出《战国策·赵策》。 贤良的人,责任重大而做事谨慎;聪明的人,功劳伟大而态度谦让。
弦断犹可续,心去最难留。
琴弦断了,还可以再接起来(古代以男子再婚称续弦);而一个人的心已经变了,就再也难留住。
嫌人易丑,等人易久。
讨厌一个人,就会觉得他(她)丑。等候别人,就会觉得时间漫长。
险山不绝行路客,恶水仍有摆渡人。
险山仍有人行,恶水仍有人渡。比喻总有人不避艰险,在困难的征途上前进。
献玉要逢知玉主,卖金须遇买金人。
语出明·汤显祖《紫钗记》四十五。 比喻珍贵的物品,要赠与或卖与识货的人。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
语出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 羡慕你少年得志,就好像新生的树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乡里老百姓和睦相处,就不会有人去打官司;夫妻和睦,家庭就会兴旺发达。
相爱在同心,同心情始真。
相爱的人在一起,重要的是同心同德;只有思想一致,感情才是真挚的。
相逢头白莫惆怅,世上无人长少年。
语出唐·周贺《寄潘纬》。 相见时,不要因彼此白发满头而伤感,世上有谁能永远年轻呢?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朋友相见,很容易处得好;而住的时间长,则难以相处得好。
相警保坚白,勿使不洁扰。
语出《冬心先生集·冬雪》。 相与白雪共勉:保持坚贞的节操,不要被肮脏的东西玷污了。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语出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挑选马时,往往因为看不上瘦马而遗漏了好马;选拔人才时,往往因为看不起贫寒者(更有甚者以衣帽取人),而遗漏了有真才实学的人。
相马以舆,相士以居。
语出《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孔子语》。 要辨别一匹马的优劣,就要让它拉车试试力气;要考察读书人的德行,就要观察他的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的表现。
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
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十九卷。 人在气头上,往往丧失理智。相骂,自然不会有好话;相打,出手自然也不会轻。
相识满天下,知心难一人。
宋·普济《五灯会元》:“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难:一作“无”。 满世界的人,认识的虽然很多,然而要找到一个知心的人却很不容易。
相识图相益,济人须济急。
语出明·邝璠《便民图纂》十。 交友是为了相互帮助,周济别人重在别人急需时。
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
语出南朝梁·何逊《夜梦故人》。 相思之情不可能寄给对方,它一直深埋在自己心中。
相思长有事,及见却无言。
语出唐·裴说《喜友人再面》。 分居两地时,彼此思念,似乎有很多话要说;而一旦见面,又不知从何说起,以至相对无言。
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语出唐·李白《寄远十二首》。 彼此相距千万里远,无比思念,一封书信,便价值千金了。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语出唐·关盼盼《燕子楼》。 相思之情,比地角到天涯还要长。极言爱之深,思之切。
相思之甚,寸阴若岁。
语出《北史·韩禽传》。 想念一个人想得太厉害,很短的时间,就好像一年那样漫长。
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语出战国·荀况《荀子·非相》。 看一个人的形象,不如评判他的思想;评判他的思想,不如观察他的行为。
相知无远近,万里亦比邻。
知己之间不在乎居住的远近,虽相隔万里也好像是邻居一般。
享童子福,背老来时。
背时:四川方言,即倒霉的意思。 全句意为:儿童时,受父母溺爱而享福;年老时,失去依靠就倒霉了。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语出宋·朱熹《观书有感》。 以前因为没有掌握规律,白白浪费了许多精力;现在由于掌握了规律,就好比船在中流,能够自由自在地航行。比喻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便可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比喻不同的机遇,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结果。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语出汉·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楚汉相争,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沛公)。谋士范增想乘机杀掉刘邦,便招武将项庄在席间舞剑,伺机杀刘。刘邦的谋士张良看出范增的用意,对樊哙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思是项庄舞剑的用意是在乘机刺杀刘邦。)由于张良、樊哙等人的保驾,刘邦得以脱险。后来人们便以此来比喻某些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别有用心的行为。
小不忍,乱大谋。
《论语》:“小不忍则乱大谋。” 在小事上不能容忍,往往影响到大事的成功。意在教人有容忍之量,凡事要从大局出发,不可逞一时之气。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在刚出现问题时就要及时解决,如不及时解决,待发展成大问题时,就难以补救了。
小儿欲得安,无过饥与寒。
小孩儿要想求得平安,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他吃得太饱,穿得太暖。
小富由人做,大富自天加。
语出清·李玉《人兽关》九。 小富裕可以由人的勤劳创造,而大的富贵是由命运所决定。其实,机遇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语出宋·杨万里《小池》。 小荷叶刚才露出水面一点,就有蜻蜓立在它的上面。比喻新事物一显露,便有目光敏锐者发现。
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
比喻年轻人胸怀远大抱负,希望有一个让自己大展宏图的人生舞台。
小钱不去,大钱不来。
有时为了赚大钱,就要不惜花费一些小本钱。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小人喜欢听到君子的过错,君子则耻于听到小人所做的坏事。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以后未必就有大作为。
小心多,失足少。
语出清·金埴《不下带编》四卷。 为人谨慎小心,就能少犯错误。
小园昨夜东风恶,吹折江梅就地横。
比喻美好的东西被恶势力所摧毁。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一方面用道理来说服他,一方面以感情来感化他。
孝当竭力,非徒养身。
孝敬长辈要尽心尽力,不仅仅是让老人衣食无忧。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终出忤逆儿。
一个孝顺长辈的人,他的子女也会孝顺他;反之,自己不孝顺父母,子女也不会孝顺他。说明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孝于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语出宋·林逋《省心录》。 孝顺父母的人,子女也会对他孝顺;敬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敬重他。
孝子杀身以事其亲,忠臣杀身以事其君。
孝子为父母而牺牲,忠臣为国君而牺牲。
笑骂由他笑骂,好坏我自为之。
诚如但丁所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笑前辙,忘后跌。
讥笑别人失足,结果自己也跌了一跤。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开心、乐观使人年轻;忧虑、愁苦使人老得快。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语出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人有坏的行为,众人的怨恨就会集中到他的身上。
心安茅屋稳,情深菜根香。
心地安详,即使住在茅屋,也觉得很适意;亲人间情义深,粗菜淡饭吃起来也很香。
心安茅屋稳,胃好菜根香。
心地安详,即使住在茅屋,也觉得很舒适;胃口好,即使吃粗茶淡饭,也觉得味美。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
语出清·曹雪芹、高颚《红楼梦》第九十回。 思想上的创伤,要用解决思想问题的办法去医治;解决问题,还是要由制造问题的人来解决。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语出战国楚·屈原《离骚》。 两人的心意不一致,媒人撮合也是徒劳;两人恩情不深,只要有点矛盾,就会感情破裂。
心不偷,凉飕飕。
形容心地光明,问心无愧。
心不专一,不能专诚。
语出《淮南子·主术训》。 心中杂念太多,就不能集中精力做事。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踯躅:徘徊不进的样子。 全句意为:人心并不是木头、石头,怎能没有自己的感受呢?只是忍气吞声地在路上徘徊不敢说罢了。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
语出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只要志同道合,做任何事都将成功。
心口如一,童叟无欺。
嘴上讲的和心里想的表里一致,对儿童和老人都不欺诈。
心灵福至,神昧祸来。
心思灵敏能获得幸福,神志糊涂就会招来灾祸。
心去意难留,留下结冤仇。
当一个人的心已离你而去时,不要强留;勉强留下,反而会结下冤仇。
心去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一个人的心已不在你身上,最终总是要分手的,不论你怎么挽留也留不住。凡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
心如朗月,宁静高远。
心灵像天上明朗的月亮,宁静而又高远。
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
语出唐·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心灵明净如静止的水,就能看清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真情。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将内心中的杂念去掉,头脑就会有灵感;眼睛不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事物,自然也就清澈透明。
心似天高,命如纸薄。
语出清·李渔《凰求凤》四。 心中的愿望虽然很高,而命运却很不幸。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为人心术要正,不可违背天地良心;言行举止,要给子孙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语出唐·韦应物《赠王侍御》。 心灵像野鹤那样高飞,远离尘埃。创作的诗像冰壶那般清澈透明。
心为形役尘世牛马,身被名牵樊笼鸡鹜。
语出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人的心灵,如被世俗的事物所驱使,那么人就如同活在世上的牛马;人若被名声所束缚,那便如同笼子里的鸡鸭一般。
心无结怨,口无烦言。
语出战国·韩非《韩非子·大体》。 心中没有怨恨,嘴里就不会有愤愤不平的言语。
心闲日长,意广天宽。
对于心灵闲适的人来说,一天时间是很长的;对于胸襟开阔的人来说,天地是无比宽广的。
心想谁身上,谁就最漂亮。
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对于自己所爱的人,总是觉得他(她)最漂亮。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语出唐·孟郊《结爱诗》。 心心相印,爱情深厚。
心要常操,体要常劳。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并重,方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语出唐·白居易《秋山诗》。 心里忧虑的事情太多,不仅考虑现在,还考虑到未来,所以一天也不得清闲。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欲望要小,志气要远大。智谋要圆通,行为要端正。
心正不怕影儿斜,脚正不怕倒踏鞋。
语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只要心术正,为人光明磊落,就不怕流言蜚语的中伤。
心之逸者其神完,观之达者其形固。
语出清·蒲松龄《为八垓王公八十大寿序》。 心情常保持愉快的人,他的精神状态就好;遇事达观、看得开的人,他的身体就健康。
心志要苦,志趣要乐。
心志苦,才能奋发有为;志趣乐,才能博学多才。
心中有事心中怯,心中无事硬如铁。
人做了亏心事就会胆怯;不做亏心事,光明磊落,就什么也不怕。
新凉涤暑,秋月初圆。
形容秋天的美好,酷暑已被秋凉所取代。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语出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一》。以新松比喻新生力量,以恶竹比喻恶势力。对新事物要热心扶持,对腐朽、落后的东西要坚决铲除。
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起忽。
语出唐·韦应物《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 旧的一年过去得好快,新的一年自己又增加了一岁。这是对岁月不饶人的慨叹。
辛苦采得百花蜜,美味酿成万家香。
以蜜蜂的辛勤采蜜造福万家,来比喻对人类的奉献。
辛酸苦辣时时有,幸福欢乐事事休。
这是对在人生道路上,遭遇到坎坷不幸时,发出的慨叹。
信不弃功,知不遗时。
语出《战国策·赵策》。 守信的人,不会放弃建功立业的机会;聪明的人,不会放过任何时机。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语出唐·魏征《群书治要·老子》。 你对别人不讲诚信,别人对你自然也不讲诚信。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语出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少许的火星,就可以烧遍原野。比喻看似微弱的力量,也能发展为强大势力。
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
语出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聪明人爱惜聪明人,好男儿爱惜好男儿。比喻同类的人彼此相互珍惜。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战国策·秦策》:“《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前往一百里外的目的地,走了九十里只相当于走了一半,因为最后的十里路走起来更加艰难。比喻做事越是接近完成越是困难。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语出元·李文蔚《古今杂剧·燕青博鱼》。 古戏剧小说中,江湖上人物通报姓名时的习惯用语,含有坦率大胆、无所顾忌的意思。
行藏有义真堪羡,富贵非仁实可羞。
一个人富有正义感,又能有正义的行动,实在是令人称羡;而那些富贵的人没有仁爱之心,实在是令人感到可羞。
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
语出战国·韩非《韩非子·解老》。 行为正直,就不会有祸害;没有祸害,就易长寿。
行仁义事,存忠厚心。
语出宋·朱熹。 做事要讲仁义,为人心地要忠诚厚道。
行善流芳千古,作恶遗臭万年。
一个为人民做好事的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一个作恶多端的人,将永远遭到后人的唾骂。
行赏先论功,施刑先量罪。
行赏前,先要评论其功劳的大小,以便论功行赏;判刑前,先要衡量其罪行的轻重,以便按罪施刑。
行要好伴,居要好邻。
出行时要有好的同伴,居家生活要有好的邻居。
行也无邪,言也无颇。
语出唐·韩愈《行箴》。 行为正直的人,说话也不会有偏差。
行矣各自爱,日月真驹隙。
语出《陈确集·诗集》。 在人生的道路上,各自珍重吧!时光真如白驹过隙般的稍纵即逝。
行矣慎所游,恶草能败兰。
语出宋·欧阳修《送孔秀才游河北》。 恶草:比喻小人。兰花:比喻君子。 全句意为:交友务必要谨慎,与小人在一起,将败坏君子的德行。
行义要强,受谏要弱。
仗义的事情要坚强,以强才能制暴。仗义疏财,才不会吝啬钱财。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要弱,弱才能虚心、不护短。
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语出春秋·李耳《老子》。 施(yí):通“迤”,斜行。 全句意为:我行走在大路上,唯恐误入邪道。
行欲先人,言欲后人。
语出春秋·曾子《修身》。 做事要争在人前,说话要在别人后面。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语出《礼记·中庸》。 要到远处,必须从近处起步;要登上高处,必须从低处开始。说明凡事须循序渐进,不可急躁冒进、一蹴而就。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语出汉·崔瑗《座右铭》。 如能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时间久了,自然能芳名远扬。
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
语出《管子·内业》。 行为不正的人,不会有高尚的德操;内心不安静的人,心是不会平静的。
形适外无恙,心恬内无忧。
语出唐·白居易《新沐浴》。 身体舒适,没病;心情恬静,无忧。
刑罚不足以移风,杀戮不足以禁奸。
语出《文子·精诚》。 单纯用刑罚,不足以改变社会风气;仅靠杀人,不足以禁止坏人作奸犯科。
幸名无德非佳兆,乱世多财是祸根。
人无道德而靠侥幸获得的虚名,并非是好兆头。乱世钱财多,往往会招来灾祸。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语出唐·刘禹锡《金陵怀古》。 国家的兴亡,是由人的因素决定的;山川形势的险要不足为凭。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
要使家兴旺发达起来,很不容易,必须一点点地积累(如针挑土);而败家则很容易(好似水推沙)。
兴业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创业,要靠勤奋节俭,一点一滴地积累,就好像用针挑土一样不易;而败家就好像大浪淘沙一样,很快,也很容易。
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语出晋·左芬《啄木诗》。 内心清纯的人,受人尊敬;内心龌龊的人,自取其辱。
性相近,习相远。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原本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化不同,形成的气质就相去甚远。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语出唐·陈子昂《座右铭》。 兄弟间应和睦相处,朋友间应讲诚信。
兄弟同心,其力断金。
兄弟间同心合力,这力量足以折断坚韧无比的金属。
兄弟同心家必兴,妯娌和睦孝双亲。
兄弟同心协力,家业必定兴旺;而妯娌(兄弟的妻子)间和睦相处,双亲则倍感欣慰。
兄弟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比喻兄弟同心协力,定能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使家业兴旺。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只要胸怀大志,没有不可攀登的高峰。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一场。
语出明·愍山大师《醒世咏》。 不要争强斗胜,人生百年就如同演戏一场。这是教人凡事要看得开些,不可斤斤计较。
休将我语同他语,未必他心似我心。
不要随便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他人,因为他的心未必像我一样。谚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又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语出明·愍山大师《醒世咏》。 昧:隐藏。 全句意为: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为人处世不可以没有良心;对待别人要宽容,不可以去渲染别人的过失。
休恋故乡生处好,受恩深处便为家。
语出《张协状元》十六。 不必留恋生养自己的家乡,受人大恩的地方便是成家立业的处所。
休戚相关,利害相连。
欢乐和忧愁、利益与危害彼此互相关联。
休与众人结仇,休作公论对头。
语出明·吕坤《续小儿语》。 众怒难犯,不可与众多的人结下怨仇;不要成为舆论指责的人。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加强自身的修养,最重要的是清心寡欲,戒贪;处世,首先要谨慎自己的言语,以防祸从口出。
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语出汉·扬雄《法言·修身》。 人有善的一面,亦有恶的一面。如能发扬好的一面,就是好人;若发展了坏的一面,则为恶人。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有知识的人,他即使坐在家中,也能了解天下大事。这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已不是一件难事,但在古代通讯不便的情况下,则是很难的。秀才们只能通过别人的间接传递和主观的分析来知道天下的大事。
秀才不怕长衫破,只怕肚里没有货。
秀才穿着破烂,倒没关系,就怕没有真才实学。只要有真才实学,就可以改变穷困的面貌。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旧社会的兵,有很多素质较差,他们在社会上常常欺负老百姓。秀才虽然能讲会说,但遇到蛮不讲理的兵,有理也说不清楚。常用以形容有文化修养的人遇到那些素质较差、不讲道理的人的一种无奈心情。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语出《包拯集·明刻本附录》。 优秀的树干,终成栋梁之材。而好的钢材,不会用去制作小钩子。
秀语出寒饿,身穷诗乃亨。
语出宋·苏轼《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 美好的语句出自饥寒交迫的人;历尽艰苦磨难,才能创作出好诗。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语出宋·戴复古《石屏诗集·论诗十绝》。 写作必须出于自己内心的创造,切不可跟在别人后面模仿。
须知豪杰同心处,利断坚金不用疑。
语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 要知道英雄豪杰同心同德,团结在一起,他的力量是无比的——可以折断坚固的黄金。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恬钩。
语出唐·李群玉《放鱼》。 恬钩:锋利的钓鱼钩。 全句意为:要知道芳香的饵食下面,就是锋利的钓鱼钩。警示人们要能抵挡住诱惑,切忌贪婪。
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
不要认为小孩小什么都不懂,要知道他们虽然年幼,却已经可以接受教育。
虚心的人学十当一,自满的人学一当十。
谦虚的人,学到十成的知识,只当作一成;自满的人,学到一成的东西,便当作十成。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因此称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为“徐娘”。略带贬义。
徐趋自循辙,躁进应覆轨。
语出清·刘迎《晚到八达岭》。 做事、学习,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急躁冒进就会招致失败。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许诺给别人的东西,就是有人给以千金相换,也不改初衷。诚所谓“一诺千金”。
蓄水防旱,积谷防饥。
自然灾害是难免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才能战胜灾害。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语出唐·李白《上李邕》。 宣父:孔子。他曾说:“后生可畏。”全句意为:孔子还说青年人让人敬畏,作为成年人可不能看不起年轻人。
悬崖勒马犹未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马行至悬崖边,能及时勒住缰绳,马还不至于坠入悬崖,故云:“犹未晚”;船航行到江中心,再来补漏,已来不及补好,故云:“补漏迟”。比喻挽救危机,必须及时。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语出清·张学诚《文史通义·博约》。学习必须领会其精神实质,真正有所收获;学业最重要的,在于对某一方面有所精通。
学博而不精,则流于驳杂。
语出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学得广博,但不专精,就会流于庞杂。
学不尚实行,马牛而襟裾。
学问不注重去实践,就如同牛马穿着人的衣服一般。
学不尽的乖,走不尽的路。
一个人在生活中,会不断地遇到困难、挫折,从而得到经验教训,这便是学“乖”;然而这个学乖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就像走不尽的天下路一样。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学习到自己深感不足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学术水平不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出《论语·为政》。 读书如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如果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无所收获。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语出《论语·述而》。 勤奋学习而永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学而第一须当记,养子休教不读书。
语出元·郑廷玉《金凤钗》二。 学而:《论语》第一章篇名。此处泛指学习。 全句意为:学习是人生的第一要务,必须教育子女认真读书。
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是梯。
学问像海洋一样,渊博无边,要想到达知识的彼岸,只有依靠勤学。上天的路是有的,志气就是登天的云梯。
学好千日不足,学歹一日有余。
要想学好,必须经过长期的培养、磨炼;而要学坏则很容易,往往只是一念之差。
学乎其上,仅得其中。
尽管学习上有一个上等标准,但往往只能达到中等水平。
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有奇观。
在学习上探索,贵在不断地追求至高的境界;在没有人研究过的新领域里,将有奇迹出现。
学人先学志,帮人先帮心。
学习别人的长处,先要学习他的志气;帮助别人,先要从思想上着手。
学人之能不如学人之勤,慕人之长不如责己之短。
学习他人的才能,不如学习他人的勤奋;羡慕别人的长处,不如严格要求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语出《论语·泰伯》。 学习就好像追赶什么似的,总怕追赶不上;学到以后又害怕会忘掉。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
学习就好像逆水行船,不奋力前进就必然后退。人的心思就好像在平原上跑马,率性放纵是很容易的,而要收敛自律则很难。
学善三年,学恶一朝。
要学好不容易,而要学坏,则在一念之差。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语出汉·刘向《说苑·建本》。 人经学习,方能增长才智。刀经磨砺,方能更加锋利。
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
语出茅盾语。 书上的学问,都是前人经验积累的成果;而个人的才能,则是依靠刻苦钻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所取得的。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学习贵在质疑,有不懂的地方,就要向人请教。
学无老小,能者为师。
对老师,不要看他的年龄大小,只要他有学问,就应拜他为师。
学无前后,贤者为师。
学习不分先后,有贤德的人就能成为老师。
学习并无巧,坚持最重要。
学习上并没有可以讨巧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坚持。
学习不怕根基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学习基础差并不可怕,只要肯学习,总会有所收获。
学习一步跟不上,九牛二虎难追赶。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一些自然学科,前后相承。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掌握,后面的新知识就很难理解。
学休好古,实事求是。
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 学习上不要盲目地模仿古人,要从当今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
学须静,才须学。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学须静也,才须学习。” 做学问须要安静的环境,更须要心静;心静才能专心致志,学有所得。增长才干,必须要学习。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学问只有通过刻苦地钻研,才能获得成功。技艺只有经过勤练,才能得到提高。正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学则正,否则邪。
语出汉·扬雄《法言·学行》。 学习能使人走上正道,不然就会走上邪道。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语出《北史·文苑传序》,又《太平御览》:“学如牛毛,成如麟角。”麟角:麒麟为传说中的珍异动物,麟角比喻稀有、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全句意为:学习的人虽然像牛毛一样多,而能学有成就的人,就像麟角一样稀少。
学者有益,须是日新。
语出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做学问的人,要有所进步,必须天天更新知识。
学做蜜蜂不辞苦,不做知了好悠闲。
要学蜜蜂那样不辞辛苦地劳动,不要像知了那样整天只知道悠闲地鸣叫。意在教人要勤劳,力戒懒惰。
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当燕雀恋小巢。
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鸟。 此句意在教人应有以四海为家的大志,而不能沉湎于温柔之乡。
血气之怒不可有,正义之怒不可无。
少年人血气方刚,为个人一点小事容易发脾气,这种怒气是不应该有的;而为伸张正义的愤怒,则不可以没有。
雪唱与谁和,俗情多不通。
语出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 歌唱高雅的歌曲《阳春白雪》,能有谁为知音,因为一般的人是听不懂的。
雪化方知松高洁,云开始见月清新。
冰天雪地,自然界一片凋零,而松树却在雪后显得更加青翠、高洁。乌云遮住了月光,当乌云散开,才显得月光格外清新。比喻人在经受住考验后,才更显其高贵品质。
雪前送炭好,雨后送伞迟。
雪中送炭,急人所急,使人感激不尽;而雨后送伞,非但不需要,反而增人累赘。意在教人做好事要及时。
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
语出《盛明杂剧·夭桃纨扇》。 比喻话说明了,才使真相大白。
雪中送炭真君子,锦上添花是小人。
当人有困难时,伸出援手,这才是真正的君子;而那种拍马奉承的送礼,乃是小人为达到一己私利的所为。
雪中要学山上松,风前不做墙头草。
遇到困难,要学习雪中青松坚忍不拔的品格。在不正之风面前,不要像那墙头草一样随风而倒。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语出宋·杜来《寒夜》。 窗前的月光虽与往常一样,但因梅花的开放,却使人感到月光更加美好。比喻知心友人到来时的一种愉悦心情。
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
语出唐·元稹《遣行》。 寻觅过去所做的诗文依然存在,而已逝的岁月却像流水般过去,不留痕迹,不免令人惊叹。
寻气如寻病,消愁便消灾。
生气就如同自找生病;消除了愁闷,也就消除了灾难。
循流而下易以至,背风而驰易以远。
语出《淮南子·主术训》。 船顺水而下,容易到达目的地。车顺着风势而行,容易跑得远。比喻顺势行事易于成功。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语出宋·朱熹《读书之要》。 读书最重要的是要循序渐进、反复阅读、精心思考。
训教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子之过。
教育不严格是老师的怠惰,学问没有成就乃是学生的过错。
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
小学:为旧时儿童启蒙读物,宋朱熹、刘子澄编。 全句意为:教育子女须从怀胎时开始,启蒙教育要从《小学》读起。
Z
灾来鬼也难躲,为恶天自不容。
灾害降临是很难躲避的,谁做了坏事一定会有报应。
栽花种竹,去欲忘忧。
栽培花草、种植竹木,可以消除欲望与烦恼。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语出宋·苏舜钦《题花山寺壁》。栽种花木要勤于培土、施肥、修剪,因为鲜花容易凋零,杂草容易滋生。比喻人要勤奋努力,只有克服缺点,才能培养好的品德。
栽秧要趁早,教儿要趁小。
教育子女要从小抓起,幼小时比较容易接受教育。如果从小养成了不良习惯,长大后则难以纠正。
在富莫骄奢,骄奢多自亡。
语出唐·邵谒《金谷园怀古》。 富贵时切莫骄傲奢侈,骄傲奢侈往往自取失败。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礼尚往来。在家不会招待来宾的话,出门在外,自然也得不到别人的招待。
在家不欺人,出外无人欺。
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不欺负别人,说明其自身修养高尚。这样的人,就是出门在外,也没有人会欺负他。
在家敬父母,何用远烧香。
语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如果能在家中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比到外面去烧香敬神更好。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一个人踏入社会,要依靠朋友间的互相帮助,正如俗话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俗话说:“物离乡贵,人离乡贱。”一个人出门在外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格外想念在家时的种种好处。
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
语出唐·刘禹锡《赠乐天》。 虽然到了老年才获得成就,但却像冬青树一样,仍保持着青春的活力。
在世一棵草,死后一件宝。
有的人,生存时的价值并不为人所知,直到死后方才被人们发现并称颂。
在他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后句一作:“不得不低头”。 在矮檐下,不低头就会碰头。比喻屈居人下,不得不容忍。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语出唐·白居易《长恨歌》。 比翼鸟:即“鹣鹣”。传说此鸟一目一翼,不比不飞。常比喻夫妻。连理枝:两棵树的枝条连生在一起。比喻恩爱的夫妻。 此句形容人间的恩爱之情深厚,不离不弃。
在天者难定,在人者易知。
语出清·张匀《玉娇梨》十四。 天意是人难以料定的,而人间事则比较容易知道。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为人处世,须再三谨慎,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良心。
暂时胯下何须耻,自有苍苍鉴赤诚。
语出唐·韩偓《息兵》。 胯下:西汉韩信青年时,因家里穷,被人看不起,有次遭淮阴一恶少侮辱,让他从裤裆下钻过去。 全句意为:像韩信那样一时遭受胯下之辱,也不必觉得有什么耻辱,自有苍天会证明自己的赤诚之心。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
语出汉·王充《论衡·命禄篇》。 不停地挖凿,就能挖出深沟。不断地砍伐,就能砍下很多柴来。比喻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早把甘旨勤奉养,夕阳光景不多时。
早些将美味佳肴孝敬给父母,因为年老的人,在世的时间已不会太多。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语出元·杨景贤《刘行首》二。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日常生活用品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当家人天天为此操劳也实属不易。
早虑则不困,早豫则不穷。
语出唐·武则天《臣轨下·慎密章》。 处事之前,如能早作考虑,就不会陷入困境;在问题没有发生之前,早有预防,就不会遭到困厄。
早起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人的思虑过多,将会影响身体健康。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
起床早,时间充裕,就可把卫生等工作做得好一些;起床迟,时间紧,做起事来心里就会慌张。
早荣亦早枯,易得还易失。
语出清·张廷玉《杂兴》。 花开得早,也凋谢得早;容易得到的东西,也容易失去。
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语出宋·苏辙《省事诗》。 年轻时读书,对书中的道理还不大理解;到了老年时,对于事物的洞察力似乎特别强。说明年轻时阅历浅,理解力不强;到了老年,随着阅历的加深,经验丰富,洞察事物的能力也就增强。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用胭脂画牡丹。
牡丹乃众人喜爱的富贵之花,既然自己的打扮不被人所欣赏,不如将打扮自己的胭脂去画牡丹。
早知苟得原非得,须信机深祸亦深。
早知道随便得到的东西,原本是不该得到的,更应该相信计谋越深,祸患也越深。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后句一作:“悔莫当初”。 早知道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当初何必要那样去做。反映事后懊悔不已的心情。
早知如此挂人心,悔不当初莫相识。
语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 早知道让人如此牵肠挂肚,真后悔当初不该与你相爱。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语出《论语·述而》。 选择别人好的方面向其学习;看出他不好的方面,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掉。
责恶勿太严,教善勿太高。
批评别人的过错,不要太苛刻;教人做善事,也不要要求太高。
责己则攻短,论人则取长。
语出《大云山房文稿·与李汀州》。 批评自己,要敢于揭短;评价别人,要多看他的长处。
责人丝发皆非,辨己分毫都是。
责备别人,什么都不好;为自己辩解,样样都是好的。
责人宜宽,责己宜严。
对待他人的过错要宽容,而对自己则应严格要求。
责人则明,恕己则昏。
责备别人的时候很精明,宽恕自己的时候就糊涂。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明于责人,昧于责己”,乃人之常态。如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则人与人之间,就可能有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
责人者不全友,自恕者不改过。
语出宋·林逋《省心录》。 喜欢指责别人的人,不会有很好的朋友;宽恕自己的人,不能改正过错。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语出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十二。 盗贼虽然是品德恶劣的小人,但他的机智有时却超过那些品德高尚的君子。
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
戟(jǐ):古代兵器。在长柄的顶端装有金属枪尖,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 全句意为:对别人诚恳的进言,比赠送珠宝还要贵重,而说伤人的话,比剑戟还要厉害。
乍富不离旧气象,骤贫难改旧家风。
刚刚富裕起来,仍离不开原来贫穷时候的习惯;突然由富变穷,也难改富裕时那种讲排场、好奢侈的作风。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突然富裕起来,却不知道该怎样享受;突然贫困,却难改过去那种奢侈作风。
斩草不除根,逢春芽又生。
一作:斩草留根,逢春再生。 比喻除恶务尽,否则后患无穷。
斩虎须投大穴,诛龙必向深渊。
虎多藏于深山大洞中,传说中的龙则生活在很深的水里。故称斩虎要深入它们藏身的大洞;屠龙,必定要到它生活的深水潭。比喻欲达目的,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举意早先知。
语出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六卷。 有神论者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上有神灵,人做了坏事,上天早已知道。意在教人不可有邪恶念头。
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又无钱。
有的人有钱,却又不懂得合理使用;有的人会使用,却又没有钱。说明世界上的事很难尽如人意。
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形容在敌人面前,缺乏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勇气。夸大敌人的势力,而小看自己的力量。
长得俏来才是俏,打扮俏来惹人笑。
美是天生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适当的打扮未尝不可。然而,过分的打扮,犹如东施效颦一般,反而惹人笑话。
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生?
语出明·俞大猷《秋日山行》。 丈夫:犹言大丈夫。泛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逆旅:旅馆。此指到处奔波,四海为家。 全句意为:大丈夫不到处奔波、四海为家,怎能接近人民,为老百姓办实事?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语出唐·高适《别韦参军》。 大丈夫在临别时不会像小儿女那样哭哭啼啼,泪洒衣巾。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语出唐·陆龟蒙《别离曲》。 大丈夫并不是没有感情、不会流泪,但是他们绝不会在分别时哭哭啼啼。
丈夫贵功勋,不贵爵禄饶。
语出唐·姚合《送任畹评事赴沂海》。 大丈夫重在建立功勋,而不一味追求高官厚禄。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语出唐·白居易《新制布裘》。 大丈夫贵在使大家都好,怎么能只顾自己一个人好呢?
丈夫患不遇,岂患长贱贫。
语出宋·欧阳修《送孔生再游河北》。 大丈夫担心的是没有机遇,怎会担心长久的贫贱?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语出唐·高适《赠任华》。 大丈夫喜欢与贫穷者交朋友,因为与他们结交为友,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友谊。
丈夫立身须自省,知祸知福如形影。
语出唐·樊铸《及第后读书院咏物十首上礼部李侍郎》之十。 大丈夫立身处世要常常反省自己,应当知道祸与福如影随形,紧密相连。
丈夫能干妻子贵,丈夫无能妻受罪。
在以男权为主的社会里,夫贵妻荣,丈夫能干,妻子就可享受荣华富贵;丈夫无能,只能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了。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语出唐·杜甫《前出塞》。 大丈夫有远大的志向,怎能去回避那穷困的生活呢?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语出唐·邵谒《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大丈夫没有远大的志向,怎么能辅佐国家呢?
丈夫志量包宇宙,细故哪得风波生?
语出明·薛瑄《偶题》诗。 大丈夫的志向宏大,哪里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就闹情绪呢?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语出晋·陶渊明《杂诗》。 大丈夫志在四海,我希望忘掉自己已年老。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语出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大丈夫志在四方,虽相距万里,却仍像是近邻一般。
丈夫自重如拱璧,安用人看一钱值。
语出宋·陆游《雪后龟堂独坐》。 拱璧:双手拱抱的圆形玉器。 全句意为:大丈夫看重自己,身价如珍贵的玉器一般,不必在意别人的评价。
朝有所闻,则夕行之。
语出《后汉书·张衡列传》。 早晨听来的道理,晚上就要去实行。
哲人日以远,典型在夙昔。
语出宋·文天祥《正气歌》。 古代的圣哲虽然距今已经久远,但他们从前的光辉事迹,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这山望着那山高,爬到那山没柴烧。
形容有些人总是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满,而时刻想着跳槽。结果,却不能尽如人意。
贞妇白头失守,不如老妓从良。
贞妇:传统的旧观念认为,妇女最重要的是贞节。从良:旧指妓女摆脱妓女生涯,而嫁为人妇。 全句意为:如果贞节的妇女到了老年,有失节行为,那还不如老年的妓女从良。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语出清·佚名《龙图耳录》四十八。 俗话说:“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真与假,最终总能暴露出来。
真话好说,谎言难编。
说真话,实话实说,脱口而出,自然容易;说谎话,须费脑筋,要编造得天衣无缝,实属不易。
真金不怕火,怕火不真金。
因为黄金的熔点很高(1064.43℃),它在1000度以下的高温,都不会熔化;而一般金属在千度以下都已熔化。所以说真金不怕火,那怕火的定不是真金。比喻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真金不怕火炼,真人不怕谗言。
金的熔点很高,所以说真金不怕火炼;而正直的人是不怕别人说坏话的,正是:“身正不怕影子斜。”
真理常自思辩出,幸福多从勤奋来。
真理常常是经过辩论才得出的。幸福的生活多半是由于勤奋而得来。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语出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 真正有本事的人,并不轻易显露;那些好表现的人,并非真有本事。
真人面前不说假,假人跟前莫言真。
在真诚人的面前,真心相对,不说假话;而对于虚伪的人,则不可对其说真话。
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观。
语出晋·欧阳坚石《临终诗》。 真的还是假的,在事情发生后就清楚了,人心很难预先知道。
真文不媚时,甘受人弹弋。
语出清·孔尚任《长留集·赠吴镜庵》。 真正好的文章,并不是去迎合时尚,也不怕他人的批评攻击。
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语出唐·骆宾王《浮槎》。 一颗真诚的心,比深秋的桂花还要高洁。在艰危时守正不移,胜过那寒冬青松的坚贞。
真珠每被尘泥陷,病鹤多遭蝼蚁欺。
语出唐·李旭《及第后呈朝中知己》。 珍珠往往被泥沙所掩埋。病中的仙鹤常常遭到蝼蚁之类小生物的欺负。形容怀才不遇,落难遭欺。
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
语出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睡梦中,梦见爱恋之人,心也随她而去;梦醒后,心还留在恋人那里,不肯回来。形容相思之深,可谓:魂牵梦萦。
争先捷路机关恶,退后语言滋味长。
语出宋·邵雍《击壤集》。 投机取巧的捷径,总有一定的危险;凡事留有余地,才能游刃有余。
征雁失群,哀鸣凄惨。
大雁群居,一旦离群,孤雁便发出凄惨的哀鸣。比喻离开了亲近的人,心情凄凉。
整顿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比喻战斗前的充分准备。
正离狼窝,又逢虎口。
形容刚离开一个险境,又陷入另一个险境。
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语出《淮南子·缪称训》。 为人品行端正,行为正直,邪恶的小人就会无计可施。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自古以来,正派的与不正派的如水火不相容。所遭受的毁谤和赞誉,今天终于弄清楚哪些是假的,哪些是真的。
正以处心,廉以律己。
语出《薛文清公从政录》。 心地要公正,律己要廉洁。
正直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语出清·陆润痒《百字铭》。 正直乃是真君子的本色,而挑拨是非者乃是罪魁祸首。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
老百姓对官员赞誉的话,最真实的乃是在他去职以后;在职时的溢美之词,往往言不由衷。而老百姓的心里话,则往往在闲谈中反映出来。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语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和睦相处。曾经废弃的事业,统统都重新兴旺起来。
之乎也者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之、乎、也、者、矣、焉、哉,均为文言文的虚词。如果在文章中把这些虚词运用得好,便可算是很好的秀才。
知不尽的理,走不尽的路。
世上的知识、道理是学不尽的,正如人间的道路走不完一样。
知恩不报恩,枉为世上人。
语出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受到别人的恩惠而不思报答,这就丧失了做人最起码的品格。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语出明·王阳明《语录·传习录上》。 学到的知识,不去付诸实践,就等于没学到一样。
知过而能改,闻善而能用。
语出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篇》。 知道自己的过错,而能积极改正;听到别人好的意见,能够善于采纳。
知过之谓智,改过之谓勇。
语出《陈确集·别集·瞽言》。 能知道自己的过错,叫做聪明;有过错能改正,叫做勇敢。
知患难可以兴邦,乐安逸足以亡国。
具有忧患意识,将可以兴国;只知安乐享受,足以使国家灭亡。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语出春秋·孙武《孙子·谋攻》。 一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既能了解自己,而又能了解敌情,这样作战,就不会遭到危险或失败。
知交尽四海,岂必无英彦。
语出清·顾炎武《太原寄王高士锡阐》。 彦:美士,才德兼备的男子。 全句意为:四海之内尽有知交,怎么能没有英才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语出春秋·李耳《老子》三十三章。 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明智的。
知识好比池中水,日旬月年长积累。
知识就好像池中的水一样,要靠一天天的长期积累。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知道的事情少,烦恼就少;认识的人多,引来的是非也多。形容人际关系的复杂。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语出宋·苏洵《蘅论·远虑》。 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说出来,说出来的也没有任何保留。形容对人真诚,实话实说,不作隐瞒。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明·罗懋登《西洋记》五十七:“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弹。” 知音:相传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的心意。(见《列子·汤问》) 后来便称知己好友为“知音”。 全句意为:知心话只说给知己者听,不是自己的知己好友,则不对他说。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语出《尚书·说命》。 知道一个道理不难,而要照着去做却很难。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语出《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对待学问要实事求是,既不保守,也不要不懂装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语出《论语·雍也》。 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其为乐的人。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语出明·王阳明《传习录》。 认识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认识的完成。
知子莫如父,知女莫若母。
语出清·褚人穫《隋唐演义》第六回。 了解儿子最深的,莫过于父亲;最了解女儿的,莫过于母亲。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语出春秋·李耳《老子》四十四章。 知道满足则不会受到羞辱,有所节制则不会遭到危险。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能够知足,就会感到快乐;能忍受一时之气,便能得到安宁。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足就能满足,而使终身不受侮辱;知道进退适可而止,终身便不遭耻辱。
知足称君子,贪婪是小人。
君子知足常乐,而小人贪婪之心是永远无法满足的。
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
语出宋·林逋《省心录》。 知足的人,就不会贪得无厌;知道节俭的人,就不会被钱财所诱惑。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语出宋·林逋《省心录》。 知足就会感到快乐,贪得无厌就会忧虑。
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
戟(jǐ):古代兵器。在长柄的顶端装有金属枪尖,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 全句意为:对别人诚恳的进言,比赠送珠宝还要贵重,而说伤人的话,比剑戟还要厉害。
乍富不离旧气象,骤贫难改旧家风。
刚刚富裕起来,仍离不开原来贫穷时候的习惯;突然由富变穷,也难改富裕时那种讲排场、好奢侈的作风。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突然富裕起来,却不知道该怎样享受;突然贫困,却难改过去那种奢侈作风。
斩草不除根,逢春芽又生。
一作:斩草留根,逢春再生。 比喻除恶务尽,否则后患无穷。
斩虎须投大穴,诛龙必向深渊。
虎多藏于深山大洞中,传说中的龙则生活在很深的水里。故称斩虎要深入它们藏身的大洞;屠龙,必定要到它生活的深水潭。比喻欲达目的,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举意早先知。
语出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六卷。 有神论者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上有神灵,人做了坏事,上天早已知道。意在教人不可有邪恶念头。
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又无钱。
有的人有钱,却又不懂得合理使用;有的人会使用,却又没有钱。说明世界上的事很难尽如人意。
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形容在敌人面前,缺乏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勇气。夸大敌人的势力,而小看自己的力量。
长得俏来才是俏,打扮俏来惹人笑。
美是天生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适当的打扮未尝不可。然而,过分的打扮,犹如东施效颦一般,反而惹人笑话。
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生?
语出明·俞大猷《秋日山行》。 丈夫:犹言大丈夫。泛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逆旅:旅馆。此指到处奔波,四海为家。 全句意为:大丈夫不到处奔波、四海为家,怎能接近人民,为老百姓办实事?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语出唐·高适《别韦参军》。 大丈夫在临别时不会像小儿女那样哭哭啼啼,泪洒衣巾。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语出唐·陆龟蒙《别离曲》。 大丈夫并不是没有感情、不会流泪,但是他们绝不会在分别时哭哭啼啼。
丈夫贵功勋,不贵爵禄饶。
语出唐·姚合《送任畹评事赴沂海》。 大丈夫重在建立功勋,而不一味追求高官厚禄。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语出唐·白居易《新制布裘》。 大丈夫贵在使大家都好,怎么能只顾自己一个人好呢?
丈夫患不遇,岂患长贱贫。
语出宋·欧阳修《送孔生再游河北》。 大丈夫担心的是没有机遇,怎会担心长久的贫贱?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语出唐·高适《赠任华》。 大丈夫喜欢与贫穷者交朋友,因为与他们结交为友,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友谊。
丈夫立身须自省,知祸知福如形影。
语出唐·樊铸《及第后读书院咏物十首上礼部李侍郎》之十。 大丈夫立身处世要常常反省自己,应当知道祸与福如影随形,紧密相连。
丈夫能干妻子贵,丈夫无能妻受罪。
在以男权为主的社会里,夫贵妻荣,丈夫能干,妻子就可享受荣华富贵;丈夫无能,只能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了。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语出唐·杜甫《前出塞》。 大丈夫有远大的志向,怎能去回避那穷困的生活呢?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语出唐·邵谒《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大丈夫没有远大的志向,怎么能辅佐国家呢?
丈夫志量包宇宙,细故哪得风波生?
语出明·薛瑄《偶题》诗。 大丈夫的志向宏大,哪里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就闹情绪呢?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语出晋·陶渊明《杂诗》。 大丈夫志在四海,我希望忘掉自己已年老。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语出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大丈夫志在四方,虽相距万里,却仍像是近邻一般。
丈夫自重如拱璧,安用人看一钱值。
语出宋·陆游《雪后龟堂独坐》。 拱璧:双手拱抱的圆形玉器。 全句意为:大丈夫看重自己,身价如珍贵的玉器一般,不必在意别人的评价。
朝有所闻,则夕行之。
语出《后汉书·张衡列传》。 早晨听来的道理,晚上就要去实行。
哲人日以远,典型在夙昔。
语出宋·文天祥《正气歌》。 古代的圣哲虽然距今已经久远,但他们从前的光辉事迹,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这山望着那山高,爬到那山没柴烧。
形容有些人总是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满,而时刻想着跳槽。结果,却不能尽如人意。
贞妇白头失守,不如老妓从良。
贞妇:传统的旧观念认为,妇女最重要的是贞节。从良:旧指妓女摆脱妓女生涯,而嫁为人妇。 全句意为:如果贞节的妇女到了老年,有失节行为,那还不如老年的妓女从良。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语出清·佚名《龙图耳录》四十八。 俗话说:“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真与假,最终总能暴露出来。
真话好说,谎言难编。
说真话,实话实说,脱口而出,自然容易;说谎话,须费脑筋,要编造得天衣无缝,实属不易。
真金不怕火,怕火不真金。
因为黄金的熔点很高(1064.43℃),它在1000度以下的高温,都不会熔化;而一般金属在千度以下都已熔化。所以说真金不怕火,那怕火的定不是真金。比喻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真金不怕火炼,真人不怕谗言。
金的熔点很高,所以说真金不怕火炼;而正直的人是不怕别人说坏话的,正是:“身正不怕影子斜。”
真理常自思辩出,幸福多从勤奋来。
真理常常是经过辩论才得出的。幸福的生活多半是由于勤奋而得来。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语出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 真正有本事的人,并不轻易显露;那些好表现的人,并非真有本事。
真人面前不说假,假人跟前莫言真。
在真诚人的面前,真心相对,不说假话;而对于虚伪的人,则不可对其说真话。
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观。
语出晋·欧阳坚石《临终诗》。 真的还是假的,在事情发生后就清楚了,人心很难预先知道。
真文不媚时,甘受人弹弋。
语出清·孔尚任《长留集·赠吴镜庵》。 真正好的文章,并不是去迎合时尚,也不怕他人的批评攻击。
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语出唐·骆宾王《浮槎》。 一颗真诚的心,比深秋的桂花还要高洁。在艰危时守正不移,胜过那寒冬青松的坚贞。
真珠每被尘泥陷,病鹤多遭蝼蚁欺。
语出唐·李旭《及第后呈朝中知己》。 珍珠往往被泥沙所掩埋。病中的仙鹤常常遭到蝼蚁之类小生物的欺负。形容怀才不遇,落难遭欺。
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
语出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睡梦中,梦见爱恋之人,心也随她而去;梦醒后,心还留在恋人那里,不肯回来。形容相思之深,可谓:魂牵梦萦。
争先捷路机关恶,退后语言滋味长。
语出宋·邵雍《击壤集》。 投机取巧的捷径,总有一定的危险;凡事留有余地,才能游刃有余。
征雁失群,哀鸣凄惨。
大雁群居,一旦离群,孤雁便发出凄惨的哀鸣。比喻离开了亲近的人,心情凄凉。
整顿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比喻战斗前的充分准备。
正离狼窝,又逢虎口。
形容刚离开一个险境,又陷入另一个险境。
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语出《淮南子·缪称训》。 为人品行端正,行为正直,邪恶的小人就会无计可施。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自古以来,正派的与不正派的如水火不相容。所遭受的毁谤和赞誉,今天终于弄清楚哪些是假的,哪些是真的。
正以处心,廉以律己。
语出《薛文清公从政录》。 心地要公正,律己要廉洁。
正直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语出清·陆润痒《百字铭》。 正直乃是真君子的本色,而挑拨是非者乃是罪魁祸首。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
老百姓对官员赞誉的话,最真实的乃是在他去职以后;在职时的溢美之词,往往言不由衷。而老百姓的心里话,则往往在闲谈中反映出来。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语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和睦相处。曾经废弃的事业,统统都重新兴旺起来。
之乎也者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之、乎、也、者、矣、焉、哉,均为文言文的虚词。如果在文章中把这些虚词运用得好,便可算是很好的秀才。
知不尽的理,走不尽的路。
世上的知识、道理是学不尽的,正如人间的道路走不完一样。
知恩不报恩,枉为世上人。
语出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受到别人的恩惠而不思报答,这就丧失了做人最起码的品格。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语出明·王阳明《语录·传习录上》。 学到的知识,不去付诸实践,就等于没学到一样。
知过而能改,闻善而能用。
语出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篇》。 知道自己的过错,而能积极改正;听到别人好的意见,能够善于采纳。
知过之谓智,改过之谓勇。
语出《陈确集·别集·瞽言》。 能知道自己的过错,叫做聪明;有过错能改正,叫做勇敢。
知患难可以兴邦,乐安逸足以亡国。
具有忧患意识,将可以兴国;只知安乐享受,足以使国家灭亡。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语出春秋·孙武《孙子·谋攻》。 一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既能了解自己,而又能了解敌情,这样作战,就不会遭到危险或失败。
知交尽四海,岂必无英彦。
语出清·顾炎武《太原寄王高士锡阐》。 彦:美士,才德兼备的男子。 全句意为:四海之内尽有知交,怎么能没有英才呢?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语出春秋·李耳《老子》三十三章。 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明智的。
知识好比池中水,日旬月年长积累。
知识就好像池中的水一样,要靠一天天的长期积累。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知道的事情少,烦恼就少;认识的人多,引来的是非也多。形容人际关系的复杂。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语出宋·苏洵《蘅论·远虑》。 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说出来,说出来的也没有任何保留。形容对人真诚,实话实说,不作隐瞒。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明·罗懋登《西洋记》五十七:“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弹。” 知音:相传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的心意。(见《列子·汤问》) 后来便称知己好友为“知音”。 全句意为:知心话只说给知己者听,不是自己的知己好友,则不对他说。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语出《尚书·说命》。 知道一个道理不难,而要照着去做却很难。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语出《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对待学问要实事求是,既不保守,也不要不懂装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语出《论语·雍也》。 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其为乐的人。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语出明·王阳明《传习录》。 认识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认识的完成。
知子莫如父,知女莫若母。
语出清·褚人穫《隋唐演义》第六回。 了解儿子最深的,莫过于父亲;最了解女儿的,莫过于母亲。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语出春秋·李耳《老子》四十四章。 知道满足则不会受到羞辱,有所节制则不会遭到危险。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能够知足,就会感到快乐;能忍受一时之气,便能得到安宁。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足就能满足,而使终身不受侮辱;知道进退适可而止,终身便不遭耻辱。
知足称君子,贪婪是小人。
君子知足常乐,而小人贪婪之心是永远无法满足的。
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
语出宋·林逋《省心录》。 知足的人,就不会贪得无厌;知道节俭的人,就不会被钱财所诱惑。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语出宋·林逋《省心录》。 知足就会感到快乐,贪得无厌就会忧虑。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
有些方面应知足,有些方面应不满足,如生活上要知足常乐,而在学问、事业上的进取心则应永不满足;有些事该做,而有些事不该做,其界限,不仅是看对自己是否有利,而且还要看对社会是否有利,其底线则是法律所允许。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语出宋·苏轼《蝶恋花》。 虽然枝上的柳絮被风吹去,但天底下的芳草却是到处都有。常用以比喻虽然旧爱失去了,但也不必太悲观,世上处处仍可觅得友爱之情。
直道事人,虚衷御物。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真诚对待他人,虚心对待事物。
直穷绝顶高,始觉天地阔。
语出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游箱根》。一直攀登到最高处,才觉得天地的广阔。意为站得高,看得远。
直饶今日能知悔,何不当初莫去为。
语出明·施耐庵《水浒传》二十一回。 既然今天能知道悔悟,何必当初去做呢?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语出《续汉书·五行志》。 正直的人,往往遭遇不幸;曲意奉承者往往受到提拔,享受厚禄。常用以形容世事之不公。
直率坦白真君子,笑里藏刀是小人。
真正的君子,总是直率坦白的;而小人往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笑里藏刀。
只愁不养,不愁不长。
只担心不能生养孩子;既生了孩子,就不愁他(她)不会很快地成长起来。
只顾议论他人,也要看看自己。
语出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不可只批评他人,而不反省自己。
只见别人眉毛短,不见别人头发长。
形容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只讲过五关,不讲走麦城。
蜀汉大将关羽曾过五关斩六将,从而战功显赫,但最后却因兵败麦城而殒命。比喻有的人只讲自己的光辉历史,而不肯承认自己犯下的过错。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世事沧桑,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吴王宫中美女早已作古,唯有天上的月亮,曾经是历史的见证。
只可他无情,不可我无义。
他(她)对自己不讲情谊,而自己对他(她)却不可不讲情义,犹言“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可:一作“能”。 只可用心去体会,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
勤劳创造的财富,如果不知节俭,则浪费犹如无底之洞;只知节俭,而不去勤劳创造财富,就好像水无源头。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
形容只说空话,不做实事。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田登做州官时,不许老百姓提到他的名字,连同音字“灯”也要避讳。因此百姓把“灯”改称为“火”。到元宵节放灯时,告示上说:“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以后,人们便用这句话来形容官民间的不平等,以及某些为官者的特权。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据宋·祝穆《方舆胜览》记载:李白幼时不用功读书,想辍学。一日遇一老妇正磨一杵(铁棒),李白问磨杵何为,老妇答:磨成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发愤读书,终成大诗人。此后便用这句谚语比喻再困难的事,只要肯花工夫,终将取得成功。
只要自家上进,哪怕人家看轻。
自信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别人看轻是别人的问题,自己且不可妄自菲薄。记住但丁《神曲》中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
只因酒色忘家园,几见诗书误好人。
酒色之徒,沉湎于酒色,而忘掉了自己的家园,足见酒色误人;而从来未见诗书误了好人。
只因天下美人面,改尽世间君子心。
语出元·郑德辉《梅香》三。 正如古人所言:“食色性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便是谦谦君子,遇见美女也难免不会动心。
只因一念错,现出百般形。
只是因为一时念头的错误,使自己现出百般的丑态。
只因一着错,满盘都是空。
语出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一作:只因一着错,输却满盘棋。 着:下棋落子。 全句意为:只因下错了一步棋,结果输了全局。说明要想成功一件事,必须重视处理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关键性的一步。
只因月貌花容,引起心猿意马。
只因为看到美女而引起思想上的混乱。
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
粗心大意,容易遭受损失;小心谨慎,方能避免上当。
只有藤缠树,哪来树缠藤。
比喻只有甲方依靠乙方,而没有乙方依靠甲方的道理。
只缘花底莺声巧,遂使天边雁影分。
以黄莺的声音比喻妻妾之言,以大雁比喻兄弟。意思是说,只因为妻妾的花言巧语,中伤了兄弟之情,使得兄弟分离。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指对情况了解不全面。只知道一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语出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体会不深;要彻底地了解它,一定要亲自去实践。
至察无徒,平易近民。
对人苛刻,就不能团结人;态度和蔼可亲,才能接近群众。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读书。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教育子女。
至亲莫如父子,至爱莫如夫妻。
语出明·梁辰鱼《浣沙记》十六。 最亲近的莫过于父子,最恩爱的莫过于夫妻。
至味不慊,至言不文。
语出《淮南子·说林训》。 最好的味道是不浓烈的,最好的语言是不华丽的。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语出《礼记·曲礼上》。 人的愿望不可能完全满足,寻欢作乐不可过分。
志不可慢,时不可失。
语出宋·程颢《论王霸札子》。 意志不可懈怠,时机不可丧失。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
语出清·王豫《蕉窗日记》二卷。 意志一天也不能消沉,心思一天也不能放纵。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语出《墨子·修身》。 意志不坚强的人,智慧不能充分发挥;讲话不诚实的人,做事不会有效果。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
语出《后汉书·虞诩列传》。 志向不要求易成,做事决不回避困难。
志从淡泊来,节在肥甘丧。
语出《孟子·梁惠王》。 肥甘:美食。 全句意为:高尚的志向、情操,往往从淡泊名利中得来;而高尚的气节,往往因贪恋锦衣玉食而丧失。
志从肥甘丧,心以淡泊明。
美味佳肴,往往容易使人丧志。不追求名利,才显出人心的光明。
志尚夷简,淡于荣利。
崇尚于平易质朴,淡泊于功名利禄。
志士嗟日短,庸人愁昼长。
有志气的人,总是嫌白天的时间太短;而平庸的人,老是愁白昼的时间太长。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语出晋·傅玄《杂诗三首》之一。 有志气的人,叹惜白天的时间太短;忧愁的人,因难以入眠而感到黑夜太长。
志宜高而心宜下,胆欲大而心欲小。
立志要高远,但不可有野心;做事要胆大,但心要细。
治国常富,乱国常贫。
语出《管子·治国》。 安定的国家总是富强的,纷乱的国家总是贫困的。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语出《文子·上义》。 治理国家的常规、准则,就是为老百姓谋福利。
治心无他术,要使百念空。
语出宋·陆游《治心》。 修养自己的身心,没有其他好方法,就是要使自己摒除一切私心杂念。
治心以中,治气以和。
语出宋·司马光《与景仁第五书》。 加强思想修养,要做到中庸和平和。
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
语出《战国策·楚策》。 当动乱尚未发生时,就要加以治理,就要加强防范。
致理兴化,必在推诚。
语出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要使人懂得道理,受到感化,必须对其推心置腹、真诚相待。
智不重恶,勇不逃死。
语出汉·刘向《说苑·立节》。 聪明人不重犯过去的罪恶,勇敢的人不怕死亡。
智敌千军,力敌一人。
依靠智慧,可以战胜千军万马;而单凭匹夫之勇,只可战胜一人。
智生识,识生断。
智慧能产生知识,从而对事物作出明智的判断。
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宝其神则精盛。
语出战国·韩非《韩非子·解老》。 聪明人懂得勤俭,所以能致富。道德智能高尚的人懂得爱护他的精神,所以精力旺盛。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语出《论语·雍也》。 聪明的人爱好水,仁德的人爱好山。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语出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传》。 聪明人反复考虑问题,也会有疏漏之处;愚笨人再三考虑问题,也会有可取的地方。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语出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一首》。 聪明的人总是顺应着时势考虑问题,愚蠢的人则是违背义理而行动。
智者因危而建安,明者矫失而成德。
语出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 有智谋的人,能在危难的形势下实现安定。明达的人,能纠正过失而成就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