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煮东西(如肉汤、小火锅)或是泡茶、榨果汁时,水面上都会出现一层泡沫。 有些人认为这些泡沫是食物的精华,有些则认为这些泡沫吃多了对身体有害,这些泡沫到底是该留还是该捞掉?

给肉焯水或炖肉初期产生的泡沫

肉里的蛋白质溶到水里,起了表面活性剂(产生泡沫)的作用,而且泡沫里还会有脂肪、残留的血液和其他杂质

虽说人吃了不大可能会影响健康,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因此,建议撇掉。

煮面有泡沫怎么消除(煮肉产生的泡沫)(1)

除了炖肉会产生泡沫外,

还有很多食物在处理过程中,

也会有泡沫出现,

那这些泡沫要保留吗?

那层泡沫究竟是什么成分?

食物中存在很多的生物大分子,其中一部分对水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也就是说它们易溶于水。而这些生物大分子最主要的就是蛋白质。比如我们炖骨头汤时产生的白色泡沫,可溶性蛋白质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而有的蛋白质具有很好的起泡性,比如燕麦,在烹煮的过程中,由于沸水的翻滚作用,就会让这些蛋白质形成气泡。

除了蛋白质,食物中还存在另外一些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高分子物质,能够产生泡沫。比较常见的就是皂苷。

皂苷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化合物,也是很好的表面活性剂,对人体无害。其水溶液在沸腾、振荡时能产生大量持久的蜂窝状泡沫。泡黄豆时和煮红枣时会产生泡沫主要就是由于它们含有皂苷。

这两种泡沫要特别注意

1、煮虾的泡沫

煮虾时产生的泡沫多半也是溶水的蛋白质。不过,虾中的血液和一些杂质也会跑到泡沫中。

所以,煮虾的泡沫最好是撇掉

2、吃火锅产生的泡沫

有肉,泡沫中就少不了脂肪、残留的血液。火锅总是各种食材的烫煮,残留的各种杂质也多。

因此,吃火锅产生的泡沫,别偷懒,勤快点撇掉。另外,煮久的火锅汤里嘌呤、脂肪、热量和钠含量也高,最好不喝久煮的火锅汤~

煮面有泡沫怎么消除(煮肉产生的泡沫)(2)

这四类食物产生的泡沫,都可以不用处理,因为这些泡沫都是安全无害的。

煮粥/面的泡沫

起泡的主要是蛋白质。并且,粥/面中的淀粉还会溶入水中、增加水的粘度,来维持泡沫的稳定性。

榨果蔬汁/焯蔬菜/泡茶的泡沫

这些食物中含有皂甙(dài)类物质,会像肥皂一样,经过震荡后在水里起泡沫。

皂甙类物质不仅对人体无害,反而还有益处。比如,令泡茶时起泡沫的茶皂素:它可能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并能抑制脂肪的吸收。

所以,以上的这些泡沫,可以放心食用。

煮面有泡沫怎么消除(煮肉产生的泡沫)(3)

焯水的小技巧

1、如果是肉类,那建议用冷水。

2、如果是蔬菜,那建议用热水。

煮面有泡沫怎么消除(煮肉产生的泡沫)(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