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散人

2020.10.12

提到“生子当如孙仲谋”,很多朋友会想到稼轩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这也难怪,连《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都提到它(见《辞海》下卷第5182页),可见这首词的份量。全词如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而在熟悉这首词的朋友中,又有不少人以为“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是辛弃疾的,其实,这一名句,出自曹操之口,比辛弃疾早了近千年。

生子当如孙仲谋最早出处(古韵斋夜话之二十)(1)

(笔者国画作品一幅,与读者诸君共赏)

建安十七年(212) 冬十月,曹操兴兵下江南。大军至濡须,先差曹洪引三万铁甲军,哨至江边。回报云:“遥望沿江一带,旗幡无数,不知兵聚何处。”操放心不下,自领兵前进,就濡须口排开军阵。操领百余人,上山坡遥望战船,各分队伍,依次摆列;旗分五色,兵器鲜明。操以鞭指曰:“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是这么来的。此为《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的説法。

想查史书的话,可看《三国志•吴主传》。其中有云:

十八年正月(笔者注:指建安十八年),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初,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

裴松之注《三国志》,征引《吴历》曰:曹公出濡须,……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另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曹操是招集人,其中第十六镇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算起来,曹操曾和孙权他爹共事,曹以父辈的身份如此感叹,那是对孙权的很高评价了。

《三国志•吴书》介绍孙权的家世挺吓人的。

根据其中的《孙破虏讨逆传》记载,他们是吴郡富春人,老祖是谁呀?孙武!春秋末期的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听说过吗?那就是孙权他们家的老祖宗提出来的。

曹、刘,没法比吧?

曹操他老爸曹嵩,为中常侍曹騰养子。说句俏皮话:马尾穿豆腐——没法提!

至于刘备那个皇叔,在《三国演义》二十回“董国舅内阁受诏”中写的很详细,“玄德具朝服拜于丹墀,帝宣上殿,问曰:‘卿祖何人?’玄德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献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从孝景皇帝直到刘备,查了个底儿掉,确认,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封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自此,人皆称为刘皇叔。

遗憾的是,《三国志》根本没有这一段。

孙策定诸郡,孙权十五岁。策亡,权十八。《三国志•吴主传》载:“以事授权。”也就是说,接班了。

笔者啰哩啰嗦地讲这些,想说的是,曹、刘是创业者,孙权是父兄事业的继承者。曹、刘面对的是一个共同的问题:怎么创业?孙权面对的是另一个问题:怎么守成?

曹孟德和辛弃疾都讲“生子当如孙仲谋”,可是,这同一句话,在曹的口中和在辛的笔下,意思是不一样的。

曹操说这话的时候,有个比较。跟谁比呢?一般的人,曹操不会放在眼里,能跟他比的人还真不多。从史料和“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看,也就是三个。

在魏、蜀、吴三国中,曹操对刘备,那还真的没有小看。集中表现是“煮酒论英雄”那回书,典型语言是“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以刘备之子与自己的儿子相比,确实麻烦。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长子曹昂,战宛城时因掩护曹操而死于乱箭之下;另有八人早丧,尚有十六子。这十六个儿子中,知名度高的,是曹丕、曹植和曹冲。

刘备只有一个儿子,刘禅。这个人曹操根本不了解。如果他知道刘禅这小子被俘之后,对司马昭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话,估计他对刘备的评价都会打折扣。

当年讨董卓的十八路诸候,有孙权他爹乌程候长沙太守孙坚。

曹操说“生子当为孙仲谋”这个话的时候,他自己的孩子,跟孙坚的儿子孙权比,差得太远了!

不过他同时还想到了荆州刺史刘表刘景升,心里高兴了,那小子的儿子猪狗不如。他的原话实际是两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辛弃疾把这句话写入他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中,那意思又不一样。或者说,他使曹操这句话的含义得到了升华。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他二十一岁参加抗金起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金。由于遭到主和派打击,长期担任闲职,只有通过诗词吟咏祖国河山,揭露和批判上层统治阶级的丧权辱国。

生子当如孙仲谋最早出处(古韵斋夜话之二十)(2)

(渔阳散人硬笔行书手稿)

孙权比辛弃疾早生了九百五十八年。对辛而言,孙当然是古人。而辛,又是为人正派,为文严谨之人,他借用曹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怎么理解呢?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时,曹操已四十六岁,刘备三十九岁,而孙权,不满二十岁。少年有为啊!

辛弃疾嘉泰四年和开禧元年(1204—1205),知镇江府,三国吴时于此置京口镇。自南宋与金国划淮水为界之后,京口便成了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三国时,京口曾经是吴的建都之地。孙权呢?“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有人把年少万兜鍪”说成是孙权“年未满二十,便做了上万战士的统帅。”我看这话对了一半儿。“统帅”,说对了;用头盔代表战士,也行;问题在于对“万”的理解。接下来的“坐断东南战未休”,说的是孙权不满足于占据东南半壁江山,不停地出战争雄。那么请问,东吴那么多的军队,孙权以吴主的身份出征,只带一万军队,可能吗?这句子里的“万”,几万是它,十万也是它,这是“词”呀!

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孙权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与他对阵的是曹操、刘备这样的一世之雄,可他就敢干。当然他不是蛮干,战略思想、战役指挥,都充满了智慧。赤壁之战杀得曹操丢盔弃甲,八十三万大军,逃到华容道前,身边仅剩三百余骑。比这更厉害的是彝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烧得刘皇叔逃到白帝城,就托孤了。

这两场大战,史有明书。对辛弃疾这位时刻想着收复失地的抗金名将来说,能不有所触动吗?当然,他想的,与曹操想的完全不同。他想的应该是,而今宋朝也只是占有东南半壁江山,而在掌握军政大权的人物中,可曾有一个能与孙权相比的吗?在这样的思想作用下,他的笔底出现了一行大字:“生子当为孙仲谋”!

辛弃疾是从收复失地的军事这一特定角度来评价孙权的。如果,我们把治理国家这一大事也考虑进去,那么,可不可以说,孙权在创业和守成两个方面都是成功的呢?看来,这样说,并不过分。

孙权的基业是从父兄手上接过来的。他的任务,首先是把这摊子守住,然后再想办法发扬光大。

各们高朋可以看看荆州。

民俗云,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其实,从赤壁之战算起,到关云长败走麦城,荆州的主权一直是模糊的。因此,所谓的刘备借荆州,始终是一笔糊涂帐!最终,还是武力解决问题。

本来荆州是刘表的。刘表死,其子刘琮投降曹操,荆州成了曹操的。至此,或者由这儿往前算,荆州归谁所有,是清楚的。问题出在赤壁之战。

孙刘连军大胜曹兵,这是建安十三年的事。史有明论。

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建安十三年最后一行只有“曹公自荆州还”了了六个字,荆州在谁手中,没提。

同样是《吴主传》中,“十四年,……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

到了十九年,出现了这样两句话:一句是“是岁刘备定蜀。”这一年,刘备占据蜀地。还有一句:“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谨从求荆州诸郡。”因为刘备得到了益州,所以孙权派诸葛谨找刘备“从求荆州”。注意,孙权是叫诸葛谨去“求”,不是说荆州是我的,你刘皇叔有地方住了,把这儿还给我。看不出这意思来。奇怪的是,刘备回答:“我去打凉州,等把凉州打下来,把荆州全部给你。”《吴主传》中刘备的原话是:“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尔’”。

从来未见书中交待刘备向孙权借了荆州,赤壁之战又是刘备领荆州牧。现在,这位皇叔怎么说出此种话来?脑袋被驴T啦?

可是,孙权不干!其中曲折,不及细述;要而言之,就是两家折腾过来、折腾过去,把荆州平分了。“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看!刘备做了回赔本的买卖;孙权,赚大了。不但守住了父兄传下来的基业,还扩大了地盘。

研究孙权,我们会发现,他在培养和任用新人上有一套。

孙权接班时年轻,文官武将,都是父兄用过的老臣。对这班人,孙权团结的很好,不存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权统治江东五十多年,可说是国无叛将,朝无倿臣。

对新人,大胆提拔,放手使用。孙权培养和使用吕蒙,用时髦的话说,应该是中国人才史上的一个亮点。

吕蒙这人,行伍出身,本来没有文化,可是英勇善战,兵也带得好。孙权亲自找他谈话,要他读书。吕想,主上要我这大老粗读书,那不是张飞穿针——大眼儿瞪小眼儿么!于是,找借口,推托。可是,孙权就是不松手,甚至现身说法,直至吕蒙听从劝告。数年之后,同以前相比,判若两人。所以鲁肃说他非复吴下旧阿蒙。

周瑜,是个特例。说他年轻,建安十三年即随孙策东征西讨,为建威中郎将。说他资格老,死时仅三十五六岁。而且,以张昭为首的文臣,以程普为代表的老将,比他资格老的多得很。可是,面对曹的八十三万大军,孙权就让周瑜当统帅。程普不服,孙权就做工作。结果,周瑜指挥全军打了胜仗。

孙权在位五十多年,东吴所辖由江东扩展开来,包括了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的广大地区。汉末以来,这些地区处于分裂状态,此时重归统一,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一九七五年五月三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上说“当今惜无孙仲谋。”

尊敬的读者诸君,当着处在特定的时空点时,您,想不想来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呢?

生子当如孙仲谋最早出处(古韵斋夜话之二十)(3)

(渔阳散人硬笔行书手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