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轩洛

听故事好词好句(故篇知识不发芽)(1)

(图:老谭当年)

01

朋友老谭,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西北林校毕业的。在毕业后,他是被分配到了家乡陕南的一个十分偏僻的山区林场当技术员。据他讲,说自己在林场工作的那段时日其实并没有干多少林业技术活路,期间主要是被财务和杂务工作在缠着。

说起这老谭,其人长相是粉面舜目方面大耳的,仪表堂堂不说,而且脑袋瓜子特好使,同时与人沟通能力也很强。可以想像,像这样的人,在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个很受领导和群众欢迎的好后生。是啊,可不是嘛,不然的话,当时不到三十岁的他,又怎能噌噌地很快被提拔为林场场长呢?

据老谭讲,说自己在林场呆了七、八年后,当时也只是为了能让孩子在城里上学,随之硬是舍下了那实权实职的林场场长职位,最终是调到了县统计局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统计员。

02

哼,虽说调动是自愿的,但从内心深处讲,老谭说自己当时还是非常可惜自己的林业专业的。是呀,这明摆的嘛,自己所学的林业专业本来在林场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而如若到了统计局,那肯定更不可能有机会施展了。然让他没料到的是,最终是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还是给了他一个施展专业才能的大好机会。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陕西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是全面启动了“天保工程”、“长防工程”和“山川秀美工程”等,而老谭所在的西乡县,恰恰正是这些工程规划的重点县之一。

众所周知,若要实施以上种种工程,那植树造林自然是其中的核心任务所在。而要造林,这首当其冲当然是得有种苗才行——此时的老谭,就是瞅上了培育林木种苗这一投资项目。

在瞅准项目后,老谭便到乡下动员老家的兄弟姐妹们弃耕育苗,商定由自己利用工作之余来当技术总指导,最终利润以投资比例来分成。

03

在最初的那两三年,他们所育的品种也只是诸如松树、杨树之类的大宗苗木,此类苗木虽无多大市场风险,但也没让他们挣到什么“大钱”。

待到了后来,在国家实施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像花椒、杜仲、核桃、板栗等经济类种苗的市场需求量突然大增,于是老谭带领家人迅速转型,是立马开始了核桃树种苗的培育。

而至此需要说明的是,当时老谭他们之所以要在众多经济类苗木中选育核桃树种苗,其主要原因也只是因为核桃树种苗在当时是被市场公认为是一种“冷货”——既然是“冷货”,那当然是物以稀为贵了,利润也肯定是惊人的。

那么,这核桃树种苗又为什么会成为市场上的“冷货”?这论原因嘛,也很直接,即:也不过是因为核桃树种苗的出苗率仅为50%,这育苗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

而我们的老谭同志当时之所以敢于迎难而上去吃这一口螃蟹,个中原因主要还是他对自己的专业水平很有信心。然而呢,在第一年培育核桃树种苗的过程中,他虽是依照书本知识如法炮制着去育,但最终的出苗率是“很不给他面子”!就是后来他通过同学关系请来相关林业专家指点后,这出苗率低的问题,依然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04

在后来呢,应该说是他的“非知识”素质最终帮了他的忙:因为他这人平时善于与人沟通,且待人和气,所以人脉广厚。是有一次,当他在与一位乡下人闲聊时,说起了自己在培育核桃树种苗时出苗率低的问题,当时那人信口给他提供信息道:“我认识山里头的一位种核桃的土专家,空了引见给你,或许对你会有用。”

之后不久,老谭便与这个乡下人一起去找到了那个土专家,在两瓶酒和一条烟递上后,还没等老谭说完,那土专家便指点道:“你在用土缸泡核桃种时,请不要不分时辰地在缸里乱搅和,请记住,在泡种的这七天内,每天上午10点左右,顺时针在缸内搅三圈儿即可,别的时间——千万不要乱动!”一听这,老谭当时觉得有点儿玄,而且认为多少还带有点儿迷信色彩,但他又想,没走的路走走也无妨,不妨先试试再看。

嗨,也就在那年春天,我们的老谭同志,是严格按照那位土专家所指点的这一“诀窍”去做了,结果呢,当年他所育的那十多亩核桃树种苗的出苗率竟在95%以上!

05

对此,有一次老谭在见到我后是一脸兴奋地这样讲道:“小Q啊,我觉得人在学校所学的书本知识若不与现实结合,那确实是不知道那些知识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哼!这知识与实践的距离实在是太大了,甚至有时知识根本没法去指导实践,这就象毛主席带兵打仗一样,虽说他没有上过黄埔军校,但也照样能打胜仗,总之一句,还是实践出真知!”

记得当时在听了老谭的这番话后,我还这样反问了一句,道:“那你能不能从你所学专业角度来解释一下那位土专家做法中的‘玄机’?”

“唉,书本上哪能找到这方面的解释呀?不过我在想,这种树与种庄稼是一样的,天时是很重要的,人是斗不过天的,人家让咱那样去搅,那肯定是对应着某一个特定的天时。比如说,今年的雨水太多了,苗死于涝者很多,原因就是因为水封住了上下地气交流,阴阳不通了,根,自然也就被泡烂了!”老谭双手一摊道。

在听完老谭的解释后,当时我也这样懵了一下,道:“我觉得那十点左右顺时针搅拌三圈儿的玄言,其中肯定是关联着物候学、力学和生物学的内在规律——在十点左右搅,可能是因为这种坚果每天到十点左右才可以吸纳天地阳气(十点为巳时,五行属火,阳始盛),而限定只搅三圈儿,此可能只是为了‘摇醒’而不致搅散,至于说为什么要按顺时针方向搅,此可能是与地球自转方向有关?因为地球在北半球是呈逆时针方向转动,如顺时针去搅,那是会在‘两球’(核桃和地球)间产生更大的弱应力场,进而便可全方位地唤醒这一生命体。”

“有道理!”老谭拃指赞道。

(邱轩洛 2003/11/9 于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