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处秦岭淮河一线,每到冬天,呼啸的冷风成了标配古时,没有暖气、空调,逼人的寒气让取暖御寒便成为许多人家的一件大事在物质匮乏的古代,古人要如何度过苦寒的冬季呢?祖先们想出的五花八门取暖方法,绝对让你惊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人发明的涮毛肚?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人发明的涮毛肚(吃着火锅撸着串)

古人发明的涮毛肚

洛阳地处秦岭淮河一线,每到冬天,呼啸的冷风成了标配。古时,没有暖气、空调,逼人的寒气让取暖御寒便成为许多人家的一件大事。在物质匮乏的古代,古人要如何度过苦寒的冬季呢?祖先们想出的五花八门取暖方法,绝对让你惊叹。

清代《九九消寒图》,九个字系双钩空心字,每字均为九画,每日涂一画,九九八十一日正好涂完。

古代也有“暖气房”

早些年,洛阳一带的老房子多是夹心墙,两边青砖砌就,中间填充盖房子所产生的废砖烂瓦,一则提高承重能力,一则加厚墙体,以便取得更好保暖效果。有些人家墙中还留有烟道,与屋中的炉火灶台相连,生火做饭的热气通过烟道从墙中穿过排出,便可增加室内的温度,也算是环保节能的取暖方式了。

有些人家睡觉用火炕。炕由砖、土坯砌成,下面留有炕洞,同烟囱相连,可以烧炕取暖。更多的人家为了节约燃料,将做饭用的灶台同炕连在一起,亦起同样效果。家里地方宽畅些的,就将灶台做得大些,灶台上放着温罐,存放热水,空余的地方还留有坐人的空间。冬天不便到室外活动,大人便把小孩子放在灶台上,或睡觉或玩耍,既可以随时看护,又能御寒取暖。

清代民间居室布置展示

此外,古代的帝王们还有很多御寒取暖的办法,譬如建椒房、铺火道等。椒房里的“椒”指花椒,花椒在古代被视为一种保温材料,和泥之后,覆抹在墙壁的表面,达到保温的作用,跟现在的建筑内外墙保温原理相似。

古代的宫廷建筑师们,想到比较科学的方法为皇宫供暖。其中一种就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这其实就是北方暖气的最初雏形。

室内取暖还容易些,室外取暖就不方便了,受诸多条件限制。当然,也有不受限制的。如扫地工人和室外工作的工人将干枝枯叶或碎木块拢成一堆点燃,火烟交加,热烘烘的,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天说间把身子烤得暖烘烘的。洛阳老话“廖天野地烤火——一面热”,就是其生动真实的写照。

流动取暖是那些室外经营的摊贩、出苦力的人要面对的难题。长久以来,聪明的劳动人民总能想出解决办法。简单省事的用个热水壶拿布裹起来抱着暖手,也可揣入怀里,还有的带个小火炉,捎上煤炭或木柴便可。

冬季阴冷,但爱夜晚垂钓的人们不会在冬季闲着。冬天有人夜钓时带一个铁桶,里面横、竖插两根粗棍,然后将锯末在桶中压实。抽出粗棍,便有了一个通风道,烤火时点燃铁桶下面风口处的锯末即可。若想火燃大点,就打开风门。这样一桶锯末可以燃一夜而不会熄火,这不失为冬天流动取暖的好办法。

暖炉

火盆、暖壶、手炉……来见见古代的“暖宝宝”们

但凡冬景,都少不了火盆的身影,可置于室内或庭院中,烧炭取暖,故亦称“炭盆”。

古时,姑娘出嫁的嫁妆中多备有炭火盆架子和炭火盆。炭火盆架子为方形小桌,也叫炭火桌。桌面上依火盆大小挖一圆洞,洞内放入炭火盆,火盆有铜质、铁质,大小与脸盆相似。

炭火桌一般分两层,下层有一个方抽斗,可以放些小工具,如炭铲、火钩等,也可放备用的木炭;上层火盆外侧有五六寸宽,可放水壶保温,也可烘烤衣物。每至冬季飞雪弥漫之时,三五友人围坐炭火桌旁,桌上置酒壶小菜,边酌边聊,兴致盎然。脚冷了可以蹬在桌子的第二层上,很是暖和。

聪明的古人还会玩二合一:在火盆里烧松枝,可为居室添香,香薰取暖二合一;也会在火盆上放水,变身加湿版火盆。

西汉大墓出土的铜手炉。只见于史料记载,系首次出土实物,具有重要的补史价值。

富裕人家孩子们上学多用暖手炉,是旧时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圆形,多窟窿,带把手,可以放入炭,可拎也可放进怀里。

炉身分外壳和内胆。内胆多为铜制,内放燃炭,以产生热气,而外壳包裹内胆,既能保存内胆的热量,又能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把热量由内胆口沿上的镂空炉盖(炉罩)散发出来。炉火不会一盖即灭,又不会太旺、摸着烫手,还能透过盖子的空隙,侍弄炭火。古人宽袖大袍,手炉可置于袖中或怀中随身带着,所以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

足炉比手炉大,用锡或铜制成,民间称“汤婆子”,装上热水,可以放到被窝里焐脚,与现代的热水袋相似。讲究些的,还给暖壶做个棉套,晚上脚蹬着不会烫,还能延长保温时间。家中实在没条件用不起暖壶的也有办法,拿块红砖在火上烧热或把布鞋放在炉边烤热后用布一裹就是个“暖宝宝”。宋代黄庭坚诗云“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仿唐代八面熏炉

在这些常用的取暖设备基础上,文人墨客还发明一些比较雅致的取暖设备,熏炉就是其中之一。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铜质器具做工精致,多为宫里使用;民间多用陶土或铁制作。既然是文人雅士所用,它就有一些雅称:“暖炉”、“红炉”。它们在古代诗词中,经常现身,为诗词带来一股“暖意”。白居易曾有一首写熏炉的诗,名为《别春炉》:“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西周兽面纹铜方鼎。鼎最初是人们用来烹煮和盛放肉食的器具。

火锅 烧烤 温酒=让胃温暖起来

有没有发现,“鼎”字有点像一个火锅?鼎最初是人们用来烹煮和盛放肉食的器具,柱状足底部可以来燃火,烹煮食物。

东汉镂空花边铜温酒炉。温酒炉下层燃火,上面可以温酒或做小火锅来涮肉。

考古学家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了许多做饭用的陶鼎:鼎足可当支架,不用另起灶台,直接在鼎下烧火就成;鼎内熬油煮汤,想吃啥往里搁啥,跟现代人涮火锅差不多。到了周代,吃火锅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东周王城洛阳内外,能找到各式火锅器皿。比如青铜温炉,上下两层,上层盛食物或酒浆,下层放炭火。

战国错金银铜鼎。鼎内煮肉,肉汤则可以从这个短嘴儿里倒出来。

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时,铜火锅“五熟釜”已经问世。“五熟釜”分有五格,不同的格子里可以放不同的汤料,煮不同的食物,避免串味,可算是鸳鸯火锅、九宫格火锅的前身。

汉代绿釉烤炉

老雒阳饮食文化博物馆展厅里,一件出土于汉墓的“烧烤炉”最为引人注目。这只烤炉长20厘米,宽16.5厘米,高14厘米,长方形,底部有四只脚,两端有把手,与现代的烧烤炉外形差不多。有意思的是烤炉上架着两根“铁钎”,各穿了5只蝉,蝉眼、蝉翼虽经千年岁月腐蚀,仍清晰可辨。这件文物可以佐证汉代就流行烧烤。

铜斝(jiǎ),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

此外,明清以前,由于蒸馏酒尚未发明,酒精纯度较低,因此,饮用前常需要温酒。温酒具是将酒加热的器具,配以勺子,便于取酒,又称尊,后来也写作樽。李白的诗中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可见尊这种酒具在唐代仍在使用。

斝(jiǎ)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温酒的酒器。1987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青铜斝(jiǎ),通高26.8厘米,口径14.8厘米,腹径8.9厘米,侈口、圆鼓腹、圜底、三柱足,口沿上有2个伞形柱,颈至腹部有一折弧形鋬(pàn),是我国目前所知出土年代最早的青铜斝之一。

想象一下,一千多年前的洛阳贵族,吃着火锅,撸着串,边酌边聊,那画面多美好。

古人冬天都穿什么呢?

在冬季衣着上,现代人有羽绒服、保暖衣,但古人没那么好的待遇。冬天家境贫寒的人家只能将诸如柳絮、芦花等缝进衣物或被套中御寒。棉花大面积种植应用后,情况才好了一些。家境殷实的富贵人家,会选择用动物皮毛制作大氅、披风等,厚重挡风。而明清时期皇室的服饰更显奢华。冬季的龙袍,会用黑狐皮制作,用紫貂皮等滚边,保暖效果更佳。帽冠则用熏貂和黑狐皮制作。

绣老鼠葡萄黑绸耳暖

头部的保暖措施夜是花样百出。在唐代,有一种从西域过来的“蕃帽”比较流行:它又称“搭耳帽”,帽两边有护耳,冬天垂下来正好护住耳朵。五代至宋朝,骑马出门的男子会头戴风帽,御寒且挡风沙。元朝,忽必烈有不少皮暖帽、银鼠暖帽。明朝,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暖耳多用狐皮类制成,和今人所用耳套相似。

唐代戴高帽子的三彩文官俑

善于创造和充满智慧的先辈们创造出众多“御寒神器”,不少设计延用到现在。这些“器物”早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凌冽的寒风里,继续给予我们温暖与庇护。(策划:马佳佳、孙阳丹 图片来源:鲁博、余子愚、李砺瑾、常书香、洛阳社区)

来源: 洛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