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八大关,恐怕每个青岛人都能说上一二。但提起“八大关公园”,恐怕即便是上了年纪的老青岛,第一反应也往往是:八大关还有公园?这也难怪,比起八大关,八大关公园的名气实在要小很多。而且,八大关公园这一叫法在其仅存的二十年左右时间内,还往往被人们混同其它的叫法。
第二海水浴场的石门柱,山海关路的老路牌,却寻不到曾经老公园的踪迹了。
“消失”前的八大关公园,位置大致在汇泉路、山海关路、黄海路与第二海水浴场围成的东西的狭长区域。最初的名称为山海关路海滨公园,由南京国民政府于1934年建成。该公园作为公共游赏之地,其建设“根据地势,分开曲径,砌石级,磊护坡,建凉亭,布石桌石凳”,可谓颇为用心。
山海关路海滨公园的出现,主要拜其北傍的八大关别墅区所赐。当时的八大关被称为“特别建筑规定地”,是青岛的高级居住区。可见,山海关路海滨公园和其南邻的山海关路浴场(今第二海水浴场)正是“特别建筑规定地”的配套公共服务场地。1934年时,“特别建筑规定地”已有很多别墅,以及多条以关命名的道路。紧邻山海关路海滨公园东北端的花石楼,亦在4年前建成。居住在“特别建筑规定地”的政要、名人,自然有到公园和浴场游玩的需求。于是,市政当局不仅投他们所好开辟了公园和浴场,为便于市民行走,还在山海关路海滨公园开辟了若干通往海滨的道路。
山海关路海滨公园规模便远远小于中山公园,名气也不如鲁迅公园和栈桥公园。但是,因为依托于“特别建筑规定地”且与山海关路浴场相得益彰,休闲游览功能成了该公园的一大特色。1936年,青岛特别市农林事务所整理出一份青岛市公园一览表,山海关路海滨公园堂而皇之地名列其中。
日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部分公园介绍,其中山海关路公园有简要介绍。1938年,青岛再度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在日本第二次占据青岛期间,山海关路海滨公园的名称改为山海关路公园。1939年,青岛特别市政府曾对市内各公园普遍予以修整,其中山海关路公园的木架亭重新油漆、墙坎和墙柱重新粉刷、花栏墙的栏杆重新油漆。1940年,青岛市内各公园及三角地增植花木,山海关路公园内增植了十年生铁角梨、七年生紫薇和三年生安石榴等花木。
日占期间,日本海军大肆购买“特别建筑规定地”的建筑,很多别墅成为军用场所。相应地,山海关路公园不仅只是公共游赏之地,还增添了军事功能。据档案记载,1941年8月,华北交通青年队青岛支队向青岛特别市公署建设局申请使用山海关路公园东部斜面,以便进行为期一周的野营训练。
抗战胜利后,青岛市农林事务所曾对全市公园重新统计,山海关路公园仍在所列清册中。由于抗战期间青岛各公园及公共运动场多有损坏,1947年,市政当局对包括山海关路公园在内的各公园及公共运动场进行修复。1948年,青岛市农林事务所再次对青岛市内各公园进行统计。虽然有资料表明,青岛市民认同将“特别建筑规定地”称为“八大关路”,但官方文件仍称该公园为山海关路公园,而非八大关路公园。
事实上,从山海关路公园到八大关公园的名称转变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时间。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市陆续新建和恢复了一批公园,但八大关公园并不在内。根据青岛市建设局的有关文件,直到1953年,八大关公园才与海泊河公园和贮水山公园一同被 “新建”。不过,尽管1953年的政府文件中已明确称该公园为八大关公园,但在1954年的《青岛日报》上,仍有文章称该公园为“八大关路公园”。
八大关路公园和八大关公园这两种说法并用过很长一段时间。1958年的《青岛游览手册》认可了八大关的游览功能和“八大关”这一称呼。但直到1964年,青岛市园林处的一份文件仍同时出现“八大关路公园”和“八大关公园”两种称谓。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八大关的称呼还比较混乱,所以也影响了八大关公园的知名度。
上世纪80年代的八大关
虽然,八大关公园在建成之初依托于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八大关别墅区,具有相对独立的游览功能,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八大关地区增加了休疗养功能和旅游功能,八大关公园的游览功能不再独具特色,其独立性亦日渐受到影响。上世纪60年代末以后,青岛有关公园的统计中再未出现过“八大关公园”。
改革开放不久,青岛市成立了海滨公园管理所,管理范围西起团岛东到燕儿岛滨海一带。八大关公园所在地从此被纳入了青岛海滨的全盘管理中。八大关风景区出现后,八大关公园又成为其组成部分,其游览功能亦相应地融入了整个风景区,八大关公园从此实存名亡。
青岛实施东部开发战略后,八大关地区的正阳关路一度成为交通要道。随着车流量增大和噪音增加,游人游览八大关常难尽兴。1995年,青岛市政府组织国内著名大学对八大关风景区进行了重新规划,有政协代表提议在规划时建立“八大关公园”。按照该提议,整个八大关将被圈围起来,在正阳关路西头设主大门,在正阳关路所有支路设立便门,对游客收取门票。这一提议并未被规划方案采纳。
随着青岛沿海旅游景点的统一规划,尤其是滨海步行道的贯通,八大关公园的独立性彻底消失。如果说,八大关风景区的出现只是使八大关公园的 “名”亡,滨海步行道的贯通则意味着八大关公园的“实”亡。八大关公园的“消失”,是八大关地区功能变化的历史见证,也是八大关风景区和青岛滨海旅游景区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消失”后的八大关公园仍是青岛前海最美的景点之一。
本文作者为青岛档案馆聂惠哲老师,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