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讲述了每个人都爱议论他人这一人性的弱点,解析了普通人的言论、言论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关系,揭示了金钱至上、成果有理的功利观。下面我们继续阅读贤文,讲述心境、运势、更替与地利的内涵与道理。

国学启蒙增广贤文全集(趣读增广贤文其十)(1)

原文: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译文:

喧闹繁华的地方往往才有钱可赚,舒适幽静的地方往往更适合安身。来势的时候像狂风暴雨一样声势浩大,去势的时候像清风拂尘一样无声无息。长江的水总是后浪推着前浪一波一波的流去,世界上的新人层出不穷逐渐的取代旧人。靠近水的楼台亭榭可以最先看到月亮,朝着阳光的花草树木发芽最早,早早就可以接受春天的滋润。

心随境迁 随遇而安

四句话每一句都揭示了一个道理。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告诉我们做不同的事情,要选择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地方,只有选对了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要想赚钱,就要前往繁华的大都市,而如果是想清静的生活,那就要选择小地方。人在年轻的时候,尽量先选择大都市谋求出路,但也不是一定要在大都市死磕,在事不可为之时,不如返回故里,寻求内心的那一份平静,品味平平淡淡的生活的那份真味,这也是人生三大难中的接受自己的平凡。

当然世事无绝对,大都市如果能有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也可以得到那份从容与安静,这也就是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言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由此看来,环境很重要,它可以改变人生的际遇和生活的轨道,但心境更重要,它才是成事的最重要的依凭。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这则形容来势与去势。人在成名得势之时,名噪一时,呼风唤雨,风光无限;而在失势之时,却像微尘一样,一钱不值,卑微的如草芥一般。得势与失势的境遇,落差之大天壤之别。人生就是一时起一时落,切莫得意便猖狂。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这则主要讲述更替的规律,新生的力量往往更有生命力,也势必逐渐代替旧有的事物,这是自然的规律,生生不息,新老更替。这也是赵冀诗句所讲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代新人换旧人,是为了一代更比一代强。后浪势必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前浪也要顺势而为,莫要逆时代潮流,这样新旧交替,社会、生活、工作都才能更和谐。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这则主要讲占据地利的重要性,有利的条件会增加成功的几率。虽然事情成功与否更多来源于个人的努力,但环境的好坏也依然对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成功来源于自身的努力,但环境不同依然会影响甚至改变努力的结果。而每个人都有着趋利避害的本能,哪里的环境对自己有利,我们就会向哪里靠近,但盛衰本是再自然不过的规律,当事不可为时,我们也不必逆势而为,而我们之所以觉得不自然,那只不过是我们的心态在作祟。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深陷繁华过后的落寞和失意而无法自拔,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那我们就要有“闹里有钱,静处安身”的心境。

阅读延伸

【1】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语出宋代丘浚《孙氏记》:“默不久赴官,意尤未已,乃为柬别孙曰:‘我闻古人之诗曰:“长江后浪催前浪,浮世新人换旧人。”是老当先寝也,我愿终身不娶,以待之耳。

【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语出宋代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