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一部很火的古偶影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让一位道教神仙出了名,东华帝君。但在剧情设定上可以说与真正的东华帝君毫无关系。其实,哪怕道教内部,也有很多人并不清楚或者混淆,东华帝君其实有两位,一位是天神,一位是地祇。

这部古偶其实和神话体系基本上没有半毛钱关系,穿着古装的都市爱情剧而已,同时导致搜索引擎搜索东华帝君出现的铺天盖地的是这部古偶剧的内容。

要说毫无关系吧,也不尽然,多少又带点影子。

小说中关于的东华帝君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这位东华帝君乃是众神之主,天族中地位仅次于天君,主要掌管仙籍。妖精凡人凡是成仙的,都须支会他一声。上仙以下的神仙们升阶品,也须拜一拜这位帝君。东华帝君是个清静无为、无欲无求的仙,为人十分冷漠板正。阿爹从没夸过人,我也听他说过一次:‘四海八荒这许多的神仙,却没哪个能比东华更有神仙味的’。

这里透露了几个信息,即东华帝君掌管仙籍,凡是成仙或升阶都归他管。还是众神之主,曾经做过共主。

道教神话体系里面,掌管仙籍的是东王公和西王母,东王公掌管男仙,西王母掌管女仙。而东王公又称扶桑大帝、东华帝君。可见这部古偶的小说是参考了东王公写的。为什么又说是四海八荒曾经的共主呢,大抵是混淆了东皇太一与东王公。古偶剧中东华帝君一头白发,也是参考了汉代《神异经》记载。

《神异经·东荒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嘘;矫出而脱悟不接者,天为之笑。」

东华帝君是道教还是佛教(道教有两位东华帝君)(1)

东华帝君又称东王公、东王父、东木公、东皇公、扶桑大帝、青童君。

东晋葛洪的《枕中书》记载,东王公是元始天尊(盘古)与太元玉女的儿子。「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

还有一种混淆,把东王公与太乙天尊混淆。因为太乙天尊是六御之一,东极青华大帝,简称东华大帝,大帝与东华帝君混淆。并非今人混淆,古人早已混淆。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神霄宫以长生大帝君、青华帝君为主,其次日蓬莱灵海帝君、西元大帝君、东井大帝君、西华大帝君、清都大帝君、中黄大帝君。◇按青华大帝君即东极青华大帝,或称青华帝君,实即东华帝君也。」

东王公为什么又称东华帝君呢?

南朝 《真诰》引 东晋杨羲 《上清大洞真经》:东华方诸宫高晨师玉保王青童君

唐 《墉城集仙录》:「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王公焉。」

这里大概解释了为何称东王公(木公)为东华帝君,东华至真之气,是指东方太阳升起之时元阳之气,故《枕中书》记载号元阳父。

南宋 《上清灵宝大法》,所列圣位有东华木公青童道君,指的就是东王公。

这里确定了东华大帝就是东王公,但为何说道教还有一位东华帝君呢?

宋代兴起的全真派,追溯源流到东华帝君。但这位东华帝君,其实与东王公东华帝君不是同一位。

东华帝君是道教还是佛教(道教有两位东华帝君)(2)

在道藏中记载,示号东华,接汉室之将军。

示号,是地祇之号,证明不是天神。示号为六号之一。《周礼》:辨六号,一曰神号,二曰鬼号,三曰示号,四曰牲号,五曰齍号,六曰币号。《周礼定义》:郑康成曰,神号若云皇天上帝,鬼号若云皇祖伯某,示号若云后土地祇,○郑司农曰,牲号为牺牲皆有名号。

全真的祖师东华帝君是谁呢?根据《金莲正宗记》:「是教也,源于东华,流于重阳,派于长春。」「首列东华帝君······授度门人正阳真人钟离云房,嗣弘法教。所有圣迹,不能具述,全真之道,由此滥觞,故立之以为全真第一祖也。」可见东华帝君是全真第一祖。

东华帝君······授度门人正阳真人钟离云房,也就是弟子是汉钟离,亦即《道藏》中所言接汉室之将军。

在《金莲正宗记·卷一》明确记载了东华帝君身份,「帝君姓王氏,字玄甫,道号东华子。生有奇表,幼慕真风,白云上真见而爱之,曰:“天上谪仙也。”乃引之入山,授之以青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法。先生得之,拳拳服膺,三年精心,尽得其妙。遂退结草庵以自居,篆其额曰东华观。韬光晦迹百有余年,而人未之知也。后徙居代州五台之阳山中,今有紫府洞天,山下有道人县。在人间数百岁,殊无衰老之容。开阐玄宗,发挥妙蕴,阴功济物,玄德动天,故天真赐号曰东华帝君,又曰紫府少阳君。授度门人正阳真人钟离云房,嗣弘法教。所有圣迹,不能具述,全真之道,由此监觞,故立之以为全真第一祖也。」

也就是说,全真的第一祖东华帝君名曰王玄甫。他的师父白云上真。

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记载:「上仙姓王名玄甫,汉代东海(一说今山东威海)人也。师白云上真得道,一号华阳真人。六月十五月降世,十月十六日上升,不记是何朝代。后传道与锺离觉,即正肠子锺离权也。所着文辞,隐而不传世。有诗一章,载混成集,其诗曰:华阳山裹多芝田,华阳山叟复延年。青松岩畔高柯下,白云堆裹饮飞泉。不寒不热神荡荡,东来西往气绵绵。三千功行好归去一休向人问说洞天。」

换言之,王玄甫是汉代人,籍贯东海。

根据《圆峤内篇(清李涵虚)》和《道德经注释(清李涵虚)》载,「东汉间,青州有王氏子者,名成,字玄甫,道号东华,遇昆仑西母王启珠。珠喜其同姓,赐号白云上真,授以老子之青符玉篆,金科灵文。」由此可以推断,东华帝君,王成,字玄甫,道号(示号)东华子,青州人士,大抵与后来的琅琊王氏(王羲之家族)同宗。

而他被正式封为东华帝君是元朝至元六年。《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大元至元六年正月,褒赠东华紫府少阳帝君。」

这就是两位不同的东华帝君,一位是天神东王公,一位是地祇王玄甫。正是由于名号混淆,甚至出现了多处记载矛盾的地方,以及宝诰错误。比如:

东华帝君宝诰之一:.....东华大司命,少阳帝主,扶桑帝君,东王木公天尊。此处东华大司命指的是东王公,少阳帝主指的是地祇王玄甫,竟然杂糅在一起。

东华帝君宝诰之二:紫府洞天,青阳化炁。掌握诸仙之籍,......青阳起派,紫府东华帝君,辅元立极天尊。前段指掌管仙籍的东王公,后段指王玄甫。

诸如此类的错误还有很多,归其原因,概因名号一样而混淆,不知东华帝君有两位之故。

另外,在道教记载中王玄甫其实也有两位。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明确记载。卷二十,记载了上述全真始祖东华帝君王玄甫。

卷三十四又记载了另一位王玄甫:「王玄甫,沛人也。同吴人邓伯元学道於赤城、霍山,受服青精石饭、吞日精丹景之法,内思洞房,积三十四年,乃内见五藏,冥夜中能书。晋穆帝永和元年正月十五日,大帝遣羽车迎之,玄甫与邓伯元乘云驾龙,白日升天。今在北玄圃台,受书为中岳真人。」

这位王玄甫是晋朝人,陶弘景《真诰》中也记载了他。「霍山中有学道者邓伯元、王玄甫,受服青精石饭,吞日丹景之法,用思洞房已来,积三十四年,乃内见五藏,冥中夜书。」

《太平御览》:「霍山中有学道者邓伯元王玄甫,受服青精石,饭吞日景之法,能夜中书。又仙人龙伯高受服青她方,醉亡隐处方台。」

《全宋诗》:

......

任敦丹井寒,董奉杏坛古。

云飞邓伯元,风御王玄甫。

......

此处的王玄甫指的也是晋朝的王玄甫。

总之,东华帝君有两位,一为东王公扶桑大帝东华帝君,二为全真始祖王玄甫东华帝君。然而王玄甫也有两位,全真始祖汉代王玄甫,晋代学道者王玄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