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都提高了不少,对于捐献遗体这件事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可能在以前的时候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认为自己死后就应该落叶归根,绝不允许任何人亵渎自己的身体。

但是现在人们都不再这么想了,觉得自己死后也能为这个社会做一些贡献,这才是死得其所。

遗体捐献的正确流程(使用后遗体会如何处理)(1)

尤其是有一些人的身体各个器官都很好,如果这些器官能够捐献给其他的患者,就能拯救很多人,别人也能通过自己的器官好好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也算是替自己的器官活了一把。

其实这也是延续生命的一种特殊方式,总比直接烧了埋在地下要好吧。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关于器官捐献遗体捐献的问题。

遗体捐献的正确流程(使用后遗体会如何处理)(2)

在我国为什么捐献者和受捐者一辈子不能见面?

在我国对非活体亲属器官捐献者一律采用“双盲原则”,捐赠双方互不知晓信息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这三方面的原因。

1、保护隐私和权益,抑制人性之恶

在我国曾经出现过不少类似的案例,受捐者家属第1次移植失败之后,会千方百计找到捐赠者,希望对方能够再次捐赠,这严重影响了他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同样也有一些捐赠者知道自己配型合适后向患者家属索要天价报酬,这都是人性的恶。

遗体捐献的正确流程(使用后遗体会如何处理)(3)

英国戴安娜王妃遭遇车祸身亡之后,捐献了多个器官组织挽救了多名患者的生命,但是受捐者信息至今无人知晓,患者也不知道自己的捐献来源是戴安娜王妃。

无论是从捐赠者还是受捐者的角度来说,永远不知道对方的任何信息是保护双方最有效的方法。

“双盲原则”不光是国内需要坚守,国外也同样认可这种做法。

遗体捐献的正确流程(使用后遗体会如何处理)(4)

2、杜绝人体器官买卖行为

我们都知道器官捐献是免费的,但是有些人依然难以逃过钱这一关,如果任何一方的信息被公开,就有可能改变器官捐献的性质,使无偿变成了有偿。

器官移植并不便宜,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本身就难以承担,能找到合适的器官捐献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再出现器官有偿的情况,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遗体捐献的正确流程(使用后遗体会如何处理)(5)

3、减轻受捐者精神压力

采取双盲原则也能够减少受捐者的精神压力,对于受捐者来说,知道自己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但是却不知道是谁帮助自己的,这样也能减轻自己的压力。

比如戴安娜王妃出车祸之后捐赠了全身的器官,没有人知道这些器官到底捐赠给了谁,这样做也能够避免让受捐者产生压力。

遗体捐献的正确流程(使用后遗体会如何处理)(6)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捐献遗体之后,遗体会如何处理?

一般选择遗体捐赠的话,会用做高效教学使用,这些捐献者为学生们称为“大体老师”。

根据教研科研需要,一般会将部分特殊的大体老师长期保存,按照教学计划,接受遗体后会先做防腐处理入库,根据教学进度往前提,使用结束之后就会送去火化。

由于我国目前的遗体捐献制度并不算完善,每个省份的遗体捐献都有自己的规定,对于善后事宜这块也没有统一规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利用完遗体之后,专业人员会将捐献者缝好,然后再火化,并不会出现缺胳膊少腿的现象,也不会当成垃圾丢弃处理。

遗体捐献的正确流程(使用后遗体会如何处理)(7)

火化之后会通知家属领取骨灰

这个骨灰也要看家属的遗愿到底是保留还是留在陵园,在北京市的朝阳区有长春园,是遗体捐献者的陵园,如果家属同意将遗体捐献者的骨灰葬在陵园的话,每年清明解剖学会和红十字会都会组织去扫墓

而北京所有的医学院校也都会有代表去那里刻着历年来北京遗体捐献者的名字。

遗体捐献对于医学的进步,特别是解剖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科学。

遗体捐献的正确流程(使用后遗体会如何处理)(8)

扩展资料:

我国规定的器官的捐赠和遗体的捐赠都是无偿的,不涉及钱物的交易,但是对于捐赠者是有一定的照顾的,比如减免捐赠者的住院费用,身故后的火花费用等。

对于家庭困难的捐赠者也有一定的照顾,但是大多数不会直接给钱。这也是对捐赠者最大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