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是家属,家里没有矿,没有富贵亲戚,更不是拆二代。作为80年代最时髦的,农转非,没有享受到政策的红利,也没有了土地。在我的记忆中,改革伴随我们那代人一起成长,教育改革不包分配,高校扩招人满为患,住房改革,商品房固然是好,前提是手里要有钱。虽然能用工龄去抵扣房价,但对于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家庭来说,那只是一种奢望,父母们没敢想,也没有能力。记忆中一直住在那瓦房里,到夏天雨季下大雨的时候,都要在屋里放几个小盆,接那屋顶上渗下了雨水,咚咚的声音现在还能想起。

基于时代背景和家庭因素,至少在我毕业工作的5年后,一直都处于缺钱状态。缺钱产生的直接问题是,每当你用钱的时候都要做出预算。比如读高中、大学的时候,就需要算一个学期要多少学费,多少生活费,每个月的伙食开销,你得知道你每顿是要吃多少钱,怎么控制你吃饭的时候打几个菜,荤素怎么搭配,鱼和牛肉是不敢奢望的。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不敢报外省的大学,毕竟路途遥远,花费也高。只敢报本地的大学,能省下不少钱。作为学计算机专业的我,在此之前重来没有接触过电脑,更不要说是系统的接触。

缺钱和缺爱情,都会让人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些东西都会在无形的伤害我们,其实很多时候如果能有心理医生的开导,就不需要自己在那慢慢黑夜里孤独的前行了那么久。在我看来两者都痛苦,相比之下,觉得缺钱更痛苦,毕竟寻找爱情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至少在尘埃落定之前,不能因为钱放不开,我不知道网友是否有和我一样的经历。

贫穷真的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还给自己的身心做了个枷锁,没有能让自己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去思考问题。但这也给我带来了好处,就是能节约花钱,就算花费再高的时候,总是要保留一部分应急的余钱。

我很羡慕那些无所畏惧,能为爱情毫无保留去拼搏的人,总让我想起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中郑微唱《红日》的样子,那才是青春本该有的样子。

长期缺钱的危害(缺钱会得病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