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祠现已作为洛阳桥展览馆,展示关于洛阳桥的历史与建桥技术,为后人所了解。
海内第一桥,就是洛阳桥。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北宋皇佑五年由泉州郡守采襄主持建造,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造桥时首创“筏形基础”“浮运架梁”“养蛎固基”登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作为地区普遍性造桥活动的典型代表,洛阳桥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泉州水陆交通条件,扩大了泉州港的内陆腹地范围,为刺桐港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宋元时期泉州海洋贸易兴盛和交通设施发达的见证。
海陆联通,洛阳桥属第一。
洛阳桥位于古泉州湾洛阳港江海交汇处,所处位置江面宽阔,洛阳桥兴建之前,商旅货物以舟楫过万安渡,费时耗力极其不便。在海外贸易兴盛和古泉州日渐繁荣的背景下,泉州兴起史无前例的造桥热潮,史称“郡境之桥,以十百丈者不可胜纪”。洛阳桥则是同期众多大型石桥的杰出代表。
从这张地图,可以看出洛阳桥所处的地理位置。
洛阳桥现存历史文物
洛阳桥是梁式跨海第一桥
洛阳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简支梁式石桥,首创“筏形基础”“浮运架梁”“养蛎固基”等先进建桥技术,代表中国当时最先进的造桥技艺。洛阳桥作为人类智慧结晶,见证了中国古代造桥技术的发达。
洛阳桥的建成为繁荣泉州与福州商贸做出了巨大贡献。
养蛎固基是中国首创生物学建桥大法。
由于海蛎有稳固桥梁结构的作用,包括宋代蔡襄、王祖道等在内的历代主政者均明确在洛阳桥范围内摘取海蛎。据明代王慎中《泉州府修万安桥记》记载,蔡襄在桥南桥北立界碑,禁止取蛎者进入洛阳桥范围。
佛教僧人也在建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因为有了历代的修缮与保护,才有了今天的洛阳桥。洛阳桥作为泉州贯穿南北的主要交通设施,在历代政府和社会民众的倾力守护下得以保存至今。历史文献记载有多次维护修缮,如明代晋江富商李俊育和僧人正淳的增高大修,明代泉州知府姜志礼的震后重修,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物行政部门组织的局部性复原维修。1963年洛阳桥被列为福建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保护。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作为洛阳桥的管理机构,负责对洛阳桥文物进行日常维护和巡视管理。
洛阳桥的修缮保护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热忱参与。无论是倡议建桥的士绅、僧人,还是慷慨捐资千两黄金的晋江、惠安乡贤,抑是禁取蛎房、禁建灰窑的地方主政者,历代泉州人民多自觉地投入到对洛阳桥的守护中。
保护古桥,就是保护历史。
蔡襄祠大门右侧建有一座石亭。
内有一块石碑,上书西川甘雨。关于这块石碑,有着一个历史故事。传说在明代嘉靖年间,泉州府一带久旱无雨,田地龟裂,时任知府听说洛阳江神灵应,步行前来祈雨,之后一时困倦,倚石而眠。朦胧中间金甲神人捎话,午时三刻见到背上有七”字的人路过,可向他祈求甘雨。知府率手下遍寻路人,可是哪有背上有“七”字的?大家急得不行。忽然有人发现,有一个人肩横扁担,背后斜挂一镰刀,恰似一“七”字,知府忙跪求增雨,以救黎民。那人百般推脱,解释说我就是一个砍柴的,耐不住众人的苦苦哀求,只好承认自己是雨神,说,本来要去西川降暴雨以作惩戒,今分数滴与你解旱,事后上天谴责,不关我事。顷刻间乌云密布,雷声四起,下起了大雨。雨神移西川之雨,解泉州之旱。知府连夜上奏,求将西川改为四川,以免雨神受罚。玉帝因此免于惩罚雨神。后来,泉州人为了纪念此事,遂在祈雨处建亭,并刻“西川甘雨”碑竖于亭中,后来成为了历代祈雨处。
除了刚才看到的那些石刻,蔡襄祠周围还有不少石碑。
这里还有蔡襄自撰亲书的《万安桥记》碑,此碑不仅书法端庄沉着,而且文字精炼,工刻细致,誉为文、书、镌“三绝”。
重修万安桥碑,这小楷写的,完全可以做书法字帖。
居然还有乾隆亲书的《万公祠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