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1)

朗读者 | 姚作知

许多年以前,毕节五龙桥处有河水而无桥,常出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淹毁田园之灾。据风水大师说,倒天河之水自城北数十里处的龙关箐龙洞而出,缓缓而行至响水滩三叠岩处三降成瀑,再九折八弯绕毕节山城而过,至此便奔流而去。风水大师向官府指点迷津:河直行处水宜缓而不宜急,应在此修桥建庙以镇之,于是便有了五龙桥。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2)

始建于明代的七星关区五龙桥(摄于1985年)[聂宗荣 摄]

笔者查多个版本的《毕节县志》,考据其所载五龙桥之说,据清朝乾隆年间编撰的《毕节县志·关梁篇》之说:“五龙桥——在城南二里,响水从此流去,递至大定,形家言去水宜徐不宜疾,明季建桥以锁之,年久倾圮,康熙己卯(1699)年重修,并立庙桥上,庙今毁。”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3)

五龙桥(图片来源于微七星关)

从以上所说,我们可以得知修桥之目的和时间,但桥名“五龙桥”又缘何而起呢?

带着此问题,2020年7月12日,我们一行数人去探访了倒天河的源头,得毕节六小校长刘勇引路,他是七星关区野角乡百龙村人。车自五龙桥启程,行数十里来到百龙村,站在刘勇家的五层楼顶,但见山形如百条长龙俯伏而来,聚首于低陷处的百龙村坝子。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4)

今日五龙桥(罗大富 摄)

据传这百龙中“正龙”、“孽龙”混杂,“孽龙”本非龙,常借龙之名而兴风作浪,危害人间,而“正龙”则是呼风唤雨,降甘霖以益人类。昨夜不知是哪条“孽龙”作祟,兴风作浪把百龙村的坝子淹了近两米深,大棚蔬菜全被淹没;房舍如船泊在水里;车路被淹断,阻断了交通;街道被淹,如水城威尼斯。但是,有先见之明的刘勇家父辈,将自家的房子建在高处而安然无恙。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5)

昔日五龙桥

极目远眺,青山顶下隐现白石岩,即老鹰岩,刘勇说老鹰岩的下面的水源就是倒天河的源头,我们要刘勇赶紧开车带我们亲临倒天河的源头一探究竟,汽车在官屯、长春、野角三乡镇交界起伏绵延的群山间绕行,来到半山中的百龙村河头组,把车停下,要探源头只得步行了。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6)

位于七星关区野角乡百龙村河头组老鹰岩的倒天河源头(高君儒 摄)

刚刚开始还有些水泥阶梯,临近水源,我们但听瀑水哗哗,但是无路可走,最终有惊无险,终于到达目的地。抬头只见老鹰岩顶耸入云端,白石岩下两洞相隔不远,洪水从洞中咆哮而出,呼啸而下,声似轰雷,形成滚滚白瀑后落入沟涧,奔腾而去。倒天河水自此开始了她的行程,她斗折蛇行,劈波斩浪,辗转奔毕节城而去。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7)

今日五龙桥(罗大富 摄)

五龙桥的传说开始了:数百年前,在百龙村处有6条孽龙潜伏而行,行数十里来到城北响水滩三叠岩处被天神发现,天神使雷公一炸轰雷击死一条孽龙于三叠岩处(今响水轰雷处),顿时鲜血流满石壁,至今数百年,龙血已呈黑褐色,水落无瀑时,三叠石上仍现血迹斑斑之状;而另外5条孽龙则迅即逃脱,出响水滩,经黑滩、狮子口、徐家湾滩、睡美人、甩死狗、皂角树等地潜伏隐遁于双树湾与郭家湾隔河相望的演武场尾端,因它们时常隐身兴风作浪危害百姓,故百姓修五龙桥以镇之。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8)

响水轰雷(文彬 摄)

五龙桥建于明代毕节设卫之时,后被冲毁,重建于清康熙毕节设县之时,重建之桥由青石砌成,总长60米,桥面净宽6米多,两侧青石栏,石拱5孔。连接了双树湾和郭家湾,自此省里和府里来毕节的官员的轿子都经双树湾驿道过五龙桥到郭家湾一侧的演武场(今爱民广场),下榻于毕节接官厅(现毕节军分区内)。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9)

今日五龙桥桥面(罗大富 摄)

按上述孽龙遁迹之传说,“五龙桥”之名已昭然而知,但按志书所记则不竟然。据清朝同治年间编撰的《毕节县志·卷之十秩祀志章》,康熙初年贡生罗英《补修五龙桥庙记》载:“毕之水,发源于龙关箐,左旋六十里至响水岩,三叠而下声如雷,绕东城而南直去,风水家言水去直宜桥锁之。在昔醵财鸠工,于演武场之尾成桥五洞,名曰五龙桥,旁建五龙庙。英读古史,五龙者,古皇也,继九头氏治天下,兄弟五人曰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治五方,施五行,布山岳,人面龙身。”又说:“水出龙关箐,经一卫而历所五,故缘所而名桥”。按罗英所考,五龙者,即古皇,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也。又因自水源处入毕节城经五所而号五龙。

此处除五龙桥外还建有庙,清雍正三年(1725),建杨泗庙,乾隆十九年(1754)建翔龙寺。(见《毕节县志》合订本37页)。杨泗庙内供奉杨泗菩萨。

相传有孽龙危害一方,杨泗为除其害,拜师学得入水隐身遁迹斩龙术并获师傅赠送的七星宝剑,终将孽龙斩杀,后杨泗成神。五龙桥处有五龙潜伏,自应请杨泗菩萨大显身手。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10)

今日五龙桥(罗大富 摄)

此外,五龙桥下100米处还有杨泗塘,人们除在庙里供奉杨泗菩萨,还在塘水中深立隐藏杨泗菩萨,以作其隐身遁迹施展法术之所。杨泗塘具体位置在如今五龙桥下游左方一百米处。

毕节自建桥建庙开塘后,“孽龙”再也不敢兴风作浪酿水成灾,但干旱却时有出现,每当久旱不雨之时,人们就聚集到杨泗塘处求雨,方法是把水塘中的积水弄干然后向杨泗菩萨求雨,当水干能见杨泗菩萨头部时,天必下雨。

20世纪70年代某年,毕节旱情严重,笔者曾亲眼看见不少农民、市民围聚在杨泗塘处用农用抽水机抽水,只听人群中传出一阵“看见了!看见了!”的喊声,即看见杨泗菩萨的头部了,旋即雷雨倾盆。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11)

今日五龙桥(罗大富 摄)

五龙桥处是块很重要的风水宝地,为保护一方安宁,继修杨泗菩萨庙后又建翔龙寺、君子祠、观澜院。

《毕节县志》康熙本艺文志102页尚有康熙末年贡生邵熙载《建翔龙寺碑记》:“毕城南里许五龙桥,一水发于龙洞中,自北隅瀑叠三下,走城东逼南隍,左折顺流直下,前辈建桥五洞以锁之,旁建大寺院,非徒为美观也,盖亦有见于风水之说焉。”

据考,毕节“在明洪武初仅一驿耳,明洪武十六年(1383)乃因驿改卫。”(《毕节县志》合订本98页),此时明屯军始修五龙桥,后因倾圮,清康熙年间的1699年重修,这已是600多年前的事情了。

前者我们毫无所见,而后者就非常熟悉,记得石护栏很矮,能随便坐在上面休息,桥面能过汽车,但只能容一辆解放牌汽车通行,是到军分区操场的唯一汽车道,常有人在操场学开车,我们也常在此学骑自行车。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12)

五龙桥新貌(图片来自网络)

1991年,五龙桥因过往车辆多而造成开裂倾斜,政府决定重修,现桥上游一侧桥石上还刻有“重修五龙桥简介”:“五龙桥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四十年七月重建,为五孔石拱桥,至今近三百年,因年久失修,桥身开裂倾斜,已成危桥,毕节地区行署及县人民政府决定于1991年6月重建为单跨三十米四复拱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同年十一月竣工,仍名五龙桥。主建单位毕节县建筑办公室,施工单位毕节县建筑二公司。”

2010年起,在倒天河综合治理工程中,五龙桥又得到进一步的修缮,除车行道能并行双车外,两边高出车道两尺的人行道各宽一米有余,两旁高一米五的护栏石上还雕有五龙图案,而河岸两边两耳孔桥下已经改建为河岸的人行通道。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13)

五龙桥一侧的毕节军分区操场(图片来源于微七星关)

而今当年的演武场已由军分区操场演变为如今的爱民广场;杨泗塘仅在桥下游一百米原址处河岸凹进去半圆,并刻有“回龙塘”的字样;翔龙寺、观澜院、君子祠等早已不复存在。唯五龙桥尚存,其名“五龙”亦不朽。

作者简介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14)

高君儒,男,汉族,1953年1月生于贵州毕节海子街龙滩坡。从教数十年,当过校长、主任,曾任教于小学、初中、高中、师范学校及老年大学。

领诗词学会副会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虚衔。系中华词学会会员,贵州省书协会员、贵州省作协会员。有回忆录、诗词选集成所著《一生都付笑谈中》上、下两集由贵大出版社出版。

作 者:高君儒

本文画图:吴长敏 孙智军

除注明外图片均由罗大富拍摄

编 辑:吴 芳

编 审:邹江川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毕节有哪些著名风景区(黔西北记忆58毕节五龙桥的考证与传说)(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