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多年前,我买了第一个手机,选择的是“神州行”资费,接打每分钟市话是六毛钱,赠送有来电显示。后来,电话量越来越大,话费最多的时候三天就花了两百块。由于囊中羞涩,我只好更换了套餐。忘记改了一个什么资费的套餐,只记得没要来电显示。当时来电显示的资费是每月5元。反正每个电话都要接,觉得有没有来电显示意义不大。后来的资费越来越便宜,来电显示却成了标配。

渐渐的,我几乎忘了还有来电显示这个收费项目。

今天看新闻,能不能取消来电显示费用居然上了热搜。

什么时候全面取消来电显示费用(你的手机还在交来电显示费吗)(1)

1月24日,有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关于“来电显示费用何时能够取消”的留言,工信部回复称,来电显示费不由政府进行定价,目前仅存在于部分未迁转、已经停售的老套餐用户中,占比低于2%。将继续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通过老旧套餐迁转、语音流量资源置换来电显示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免费用户范围,在3-5年内逐步取消来电显示费用。

我的理解是,明确收取来电显示费用的,只占用户总量的2%以下,其余的用户像我一样,来电显示费用包含在套餐费用里。我突然想起当年的神州行,虽然赠送来电显示,但接打电话的费用却高达每分钟六毛钱。羊毛出在羊身上,说明来电显示费用一直都是收取的,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电话费越来越便宜了,又取消了双向收费,网速也越来越快。只是这个每月几块钱的来电显示费,让人感觉不太舒服。据说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的运营商都没有来电显示的收费项目,似乎这项收费成了我国的特产。

除此之外,很多人都吐槽国际长途费用太高。港、澳、台为0.2元/6秒,其它国家为0.8元/6秒。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沿途国家的通话资费都降低到了每分钟一元以下。不过,每分钟一块钱也够贵的,还是打网络电话比较便宜。只要双方登录微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语音和视频就只花流量费。过去风靡一时的短信功能,现在除了接收一下验证码,几乎已经被大家淘汰。取代它的也是微信的聊天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