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剑勇

周五,全球网约车巨头Uber(优步)大涨9.54%,创上市以来单日最大涨幅,最新市值693亿美元(人民币4851亿元)。推动股价大涨在于优步预计2020年将实现盈利,比先前目标提前一年,也预示着网约车“烧钱”时代结束。

如何看待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优步今年将实现盈利)(1)

作为全球共享出行霸主的优步,于2019年5月上市交易,然而持续亏损,上市当天即跌破发行价。并在次日暴跌10.75%,并没有得到资本青睐,让这家全球超级独角兽上市至今一直低迷,在资本市场走势令人惋惜。同时,也未走出亏损阴影。2019年第四季度,优步亏损1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24%,全年亏损85亿美元。

不过,优步营收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19年第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7%至40.69亿美元,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6%至141.47亿美元。总预订量高达650亿美元,同比增长31%。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季度亏损好于预期,市场预期亏损11.8亿美元。并预计2020年将实现EBITDA盈利,相比此前承诺到2021年实现EBITDA盈利提前一年。受这一消息刺激,股价大涨,同时,多家券商提高了其目标价。

网约车另一巨头Lyft在周五也迎来大涨5.27%,最新市值150亿美元。该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营收预期增长47%,并将全年营收预期指引由此前的34.7亿美元上调至35.8亿美元,增长66%,将在2月11日盘后发布财报。

如何看待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优步今年将实现盈利)(2)

Lyft是美国第二大打车应用公司,和优步一样,因网约车持续亏损,导致在资本市场长期低迷,然而随着经营改善,有分析师指出他们的股价已触底,并表示这两家网约车巨头投资非常有吸引力。

在全球有三大网约车巨头,分别是优步、滴滴与Lyft。在美国市场,形成优步和Lyft竞争格局,他们相继登陆资本市场。在国内则呈现群雄逐鹿竞争格局,不完全统计,全国大概有35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以及传统汽车厂商都将目光瞄上网约车、共享汽车,以此挑战滴滴出行在国内一家独大的局面。

腾讯和广汽集团共同支持的网约车平台OnTime(如祺出行)于2019年6月在广州推向市场,总投资总额逾10亿元人民币。还有长安汽车、一汽、东风、腾讯与阿里等企业成立股权投资基金,总份额为97.6亿元,这是一支面向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共享出行产业基金,并成立了T3出行,2019年7月上线以来,已进入全国六大城市。

阿里相关资本投资的永安行和哈啰出行均上线网约车业务。永安行作为国内A股唯一上市的共享出行科技互联网企业。主营业务包含自行车、助力自行车、汽车为出行工具的共享出行服务业务,并依托庞大的会员体系以及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向居住服务等共享生活进行业务延伸。

如何看待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优步今年将实现盈利)(3)

值得一提的是,永安行网约车经营具备全国范围内线上服务的能力,正在向各地城市申请运营许可证。目前,网约车服务已在常州正式上线试运行,其他城市的运营许可证也在陆续取得中。预计2020年永安行共享汽车覆盖50个城市,总投放2万辆共享汽车。

需要指出的是,永安行对2019年业绩预告称:2019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7亿元到 4.2亿元,同比增加310%到350%。预增原因是持有的金融资产大幅升值;新产品的投入,为共享出行平台的收入带来了增长。

哈啰出行注册用户超过3亿,并由两轮共享自行车延伸到网约车领域,已上线哈啰顺风车和哈啰打车业务,其顺风车目前覆盖超300个城市,车主数量逾700万。另外,该公司E轮融资后估值高达25亿美元,也有消息指出现在估值约为40亿到50亿美元。

哈啰出行第一大股东为上海云鑫(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第二大股东则是上市公司永安行。阿里巴巴还投资昕动出行,这家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经营范围包括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客运、汽车租赁等。

国内网约车市场风起云涌。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看来,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智慧出行来掀起新一轮出行浪潮,依托平台所积累庞大用户优势,向共享汽车、网约车和出租车业务延伸,且智能汽车的发展,共享汽车和无人驾驶融合将带来全新的出行经济,未来整个出行市场蕴涵巨大商机。

随着优步有望在今年实现盈利,Lyft也有望实现盈利,他们将会成为最大赢家,与此同时,阿里在多方布局下,也将会成为国内移动出行最大收割者。

作者系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福布斯撰稿人、网易签约作者,并连续三年(2017-2019年)获得网易年度最佳签约作者。致力于深度解读5G、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家居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基于对未来物联网洞察和对趋势判断,观点和研究策略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