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荒马乱还在适应高反,先就印象深的写:
特别喜欢最后的这一组镜头,军人们手举火把照亮了黑夜,每个人都脚步坚定,走向未知的前方。
蒋先云(王一博)回头露出一个腼腆且温柔的微笑,他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是什么,他只是追随心中的主义和方向,相信以个人心口之火可以点燃救国救民之火。
他笑了,千万句慷慨陈词都比不上这一个微笑。
所谓革命总会想到流血牺牲,想到残酷战斗,但是革命的目的是带给人民希望和光明,一个真正怀有高度信仰的人也会像朝晖照耀周围的人,理想的光芒点亮了英雄心里的路,也点亮了救国之路。不悬浮,不假大空,就是一个24岁的年轻军人,朴实腼腆的微笑:放心吧,前路有我。你也跟上。
年轻演员如何才能和历史人物共情一直都是极大考验。我很欣赏这个微笑,眼里有情,有光,英雄因为有情才鲜活,我们要的并不是木偶,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没有台词烘托,没有刻骨的音乐,只是黑夜中的惊鸿一瞥,淡淡的,像历史书里的一行字,蒋先云。
如果这部单元剧是对王一博的考试,看到最后这一幕,他应该拿高分。
我们为什么看到青年英雄的时候会难过,会共情?因为青春是最大的财富,是生命的起点,所以当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向战场,坦然面对生死,面对抉择时,观众会非常动容。
在主旋律题材中,除了特型老戏骨,最重要的就是青年演员。因为前辈英雄大多年轻,英年早逝。所以需要纯真,热血,心里有团火的演员去塑造人物。
我不是很懂技巧术语,观众看剧也不是评委,要的不就是共情和感染力吗?没有什么比一个英姿飒爽,信念坚定的年轻军官形象更有说服力。只有演员内心对角色的认可和理解,对军人细节的观察和学习,才能短时间内抓住他的神韵风采。这惊人的快速理解力真的很专业。
形似才能神似,神似才能传情。有形有神,有
音有貌,年轻人的热血和清澈,活脱脱得体现出来,跨越历史的对话和演绎。王一博演的很好!
#王一博理想照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