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1)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2)

作者丨翟晨旭 栏目「网文20年」第05期

「网文20年」系列第五话:

作家少年都不贱

在上一篇,我们回顾了雪崩般的“互联网泡沫”,二十年后任正非老爷子所谓的“寒气”,在那一刻确确实实在这个行业中回荡。

朱威廉的一声长叹,伴随着陈天桥的大马金刀,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背景。

互联网泡沫和911事件都是很大的事情,但当这场“寒冬”到来时,网络文学作者们却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金庸客栈」上,各路大神开始轮番上场,在BBS和网络文学网站上,一群年轻人也在蠢蠢欲动。

那些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即将开启网文的新篇章。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3)

1999年的时候,江南一个人飞到了遥远的美国,开始攻读自己的博士学位。

在闲暇之余,他开始创作那本回忆北大校园生活的小说《此间的少年》,这本书在一年之后得以出版。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4)

作家江南

在江南的笔下,乔峰与慕容复在篮球场上一决雌雄,令狐冲拎着暖水瓶冷眼旁观北大校庆,康敏在卡拉OK里哭成了泪人……

很多年后,江南在所有书扉页的简介中,学位都止步在了“博士肄业”。

但上帝在还没有给江南关上某一扇门的时候,却告诉了窗外的风景也许更精彩。

“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从2001年开始,江南开始正式踏上文学创作之路,在故事里,他和许多人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背景,名字叫做“九州”。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5)

九州大陆

在未来的很多年里,江南都更像是一个网络作家而非传统的出版作者。

而就是江南怀揣着梦想奔赴美国的时候,也是在那个时间点上,“九州”世界的另一块拼图也开始出山。

厦门大学毕业的曾雨,坐在南昌电信局的办公位感慨,自己“走进了庸俗的大学,走上了庸俗的工作岗位”,于是很自然地开始想着搞搞副业。

几个月之后,曾雨改用笔名“今何在”,入驻了「金庸客栈」。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6)

作家今何在

也许在他的眼里,生活中有太多的庸俗和虚无,所以迫切的需要文学来打破些什么。

他把这种孤独写成了一只猴子的形象,成就了那本经典的《悟空传》。

在书中,猴子跨过五百年的光阴,对着天地喊出了那句名言: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7)

《悟空传》纪念版 书封

《悟空传》一出,一举拿下了“榕树下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奖”的“网络之星丛书”,次年,《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本书。

今何在也由此正式踏入了网络作家的行列中, 《悟空传》的“网络第一书”的名头也就此传开。

但这本书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谈网文,《悟空传》都是一部绕不开的作品。正如蔡骏说的那样:

“一个时代的传奇,一百年以后,仍然会有人记得”。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8)

《悟空传》插图

也许蔡骏的话夸张了些,但在那个“文学还未死”的年代里,今何在以一种游离在散文和小说之间的笔法,缔造了网络文学“叫好又叫座”的可能性。

无数作家直到许多年以后,“犹记得当年看《悟空传》时泪流满面的感觉”。

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之后20年的网络小说,至少是男频小说做一个剖析的话,忽略题材、文笔乃至情节,所谓爽文的本质,不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或者“手握日月摘星辰”吗?

而这一切,都与《悟空传》中的那股“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的劲头一脉相承。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9)

《悟空传》电影海报

换句话说,《悟空传》是后世爽文的祖宗,我们很容易能在《斗破苍穹》或是《凡人修仙传》中,找到那只猴子的影子。

后来的后来,今何在还在写作,只是他再也写不出《悟空传》的那种孤独感了。

扛着棍子的猴子最后在“九州大陆”里磕了个头破血流,最后如流星一般,逐渐暗淡了色彩,但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也许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再去清晰界定江南和今何在的网文作家身份,但站在当时的关口上,也许他们才是更典型的网络文学作者。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10)

《九州幻想》杂志 江南评价今何在

无论是老派传统作家还是后来网文圈的人都承认,“江南和今何在的笔力非常强”(宝剑锋语)。

但假如没有网络文学,也许他们不会触碰到文学或者写作,那些所谓随笔一样的文字片段,终其一生都不会有人认可。

今何在只能在办公桌前喝茶看报坐到天荒地老,而江南大概会成为一个商人,西装革履油头粉面(其实他现在也是)。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11)

《九州幻想》“七大天神”之

江南、今何在、大角(潘海天)、多事、水泡

在2000年的前后,网文确确实实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并且开始逐渐改变一些人的人生。

被改变的不止是江南和今何在,还有老猪和沧月。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12)

2001年,大学毕业前夕面临失业的老猪,揣着几块钱的网费,走进一家小网吧。

当时他的想法是“大学还没毕业,有空又悠闲”,于是开始在旧雨楼的BBS里码字,作品的名字,叫做《紫川》。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13)

网络作家 老猪

这个网站的名字已经湮没在互联网的洪流之中,只有“紫川”这个名字,时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

我们能在《紫川》的开头看到各种无厘头的写法,比如开头加上主角一共才出现了4个名字,而其中两个人的名字居然漫不经心到接近重名(白川和长川,后来出版时长川改成了明羽),也能看到“把朋友灌醉了就偷他钱包”这样的无厘头。

当然,比这更无厘头的是,老猪写着写着就把书弃了,两个月后登录论坛一看,惊讶地发现这玩意居然还有人看,于是开始接着写。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14)

《紫川》全集 老猪

最潦倒的时候,老猪兜里就剩下5毛钱了,还要经常面对网吧停电等诸多不靠谱因素的干扰。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老猪用了接近七年的时间,打磨出了这部小说。

我至今都觉得,《紫川》也许是最棒的网络小说之一。

透过书的字里行间,读者能感受到,作品和作者是一起在成长的。

那些开头几十万字的无厘头,逐渐被跌宕的情节和丰满的人物填充,到最后,当主角紫川秀望着好友遗孤,说出那段漫长的独白时,小说完全升华到了另外一个层次。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15)

《紫川》影视剧海报

大浪淘沙,总是留下精华。

也许是我厚古薄今了些,从文字技巧上来说,在之后的很多年里,我再也没能看到像老猪写的那样好的战场描写和双线切换。

在《紫川》写到快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广西地区某公务员的老猪接受过一个采访。

在采访中,老猪开玩笑说要攒到400万的稿费,因为按当时的利率,一个月利息有6万块,足够“一辈子生活无忧”。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16)

网络小说-图自虎嗅网公众号

也许是笑谈,也许是认真,就像《悟空传》之于今何在,在《紫川》之后,老猪似乎“猪郎才尽”,真的躺平了,再也没有写出过那样好的作品。

大概真的有些作家,是为了作品而生。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17)

和老猪相反,沧月走出了另外一条道路。

沧月算是年少成名的的典范。

这个被江南后来亲切称呼为“小师妹”的人,在1999年刚刚考上浙大的时候,就凭借一部《雪满天山》拿下了浙江大学的首届“武侠征文大赛”二等奖。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18)

作家沧月与江南

进了大学的沧月,顺理成章地走上了网文的路子。

从那时起她就在清韵书吧连载武侠小说,小说的名字,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听雪楼 ”系列。

两年后,这个建筑系的女大学生正式转战「榕树下」,取名“沧月”,取自李商隐的那句“沧海月明珠有泪”。

王小波说,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这句看似废话的话,其实可以解读为,前者是尝到了甜头去做自己,后者是受到了挫折去探索其他人走过的路。

而与江南乃至很多网文作家不同的是,沧月自始至终都在“做自己”。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19)

作家沧月

无数的人切换过无数的流派,但沧月却从未远离“武侠”,至少是她心中的武侠。

武侠小说是网络文学初期必须要提到的一个流派,那些看着还珠楼主和“金梁古”作品长大的一代作者。

当接触网络文学的时候,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去尝试武侠的写作,前面讲过的“清韵匪帮”,正是其中的代表作者。

时至今日,我们一说到武侠,很多人总觉得还是“靖哥哥”和降龙十八掌,但其实远不止于此,在日本漫画和黄易大侠的熏陶下,武侠早已不是当年模样。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20)

沧月作品合集

“我每写出一章,都会放在论坛上,马上就有一群热心的网友跟贴,指出文中的不足和疏露,有的甚至会替我想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线索。”沧月这样回忆着自己当年的文学之路。

事实上网络文学很大的一个特点是,作者不可避免地被网友的评价影响,进而改变自己接下来的创作,这样的作品往往更具有时代共性。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21)

在沧月等人的笔下,动漫风格的场景描写和风花雪月信手拈来,人物细腻而富有情感。

在摆脱了邵氏武侠风格的电影影响后,新一代的大侠们写出来的动作场面宏大而壮烈,有着蒙太奇手法的感觉。

我上次看沧月的小说大概已经是八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正是“网文四大名著”如日中天的时候,但白天看着沧月的实体书,却完全没有违和感。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悟空传(唐家三少辍学写网文)(22)

网络小说-图自虎嗅网公众号

这种错觉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沧月等人所写的“新武侠”,其实和中国后来网文界的“仙侠”有着直接关系。

而这些当年看起来是“少数派”的写法,很快地和魔幻、玄幻的风格融合在一起,并且在数年之后大放光彩。

未完待续,「网文20年」系列每周一更新

作者丨翟晨旭©️投稿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