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动物,因此很多家长都非常看重孩子的群处能力。能够融入群体中的孩子让父母更放心,而总是独处的孩子则容易被打上“有问题”的标签。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我认为还是要因人而异。
一、天性如此不必强迫
不合群是否是毛病,第一个要考虑的是孩子的本性。不知道为什么,大人总是觉得小孩子都是外向的,因此才喜欢将对不合群的孩子特殊化。
但孩子跟大人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丰富个性。天生内向的孩子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喜欢也更享受自己独处的时间。
外向的孩子会跟其他孩子一起是因为有趣,内向的孩子喜欢独处也是因为有趣。你勉强孩子融入群体,得到的只会是不开心的格格不入的TA。
所以,对待天性如此的孩子,父母更多地是要尊重TA的特质,在适当的时候做正确的引导即可。
二、鼓励孩子克服依赖
如果孩子在家并不是内向表现,在外却变得畏畏缩缩,那很大原因是依赖父母并抗拒陌生环境。
父母想要改善这种状况首先要改变自己,不能再一手包办孩子的方方面面,对孩子过度保护。“放手也是一种爱”,这句话不止形容爱情,亲情同样如此。
尝试让TA自己动手做些家务事,多进行户外运动,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运动能力,在一次次独立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TA将逐渐建立起自信心,胆子也就变大了。
当TA觉得外面的世界不再陌生可怕的时候,融入群体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三、给性格怯懦的孩子安全感
性情软弱的孩子对融入群体感到畏惧,他们总会想:自己或许不会被接受。在靠近他人时,自己已经预想了最差的结果,因此更加不敢靠近。
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是孩子缺乏安全感。
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没有表现出充足的爱与关怀,让孩子没有被爱的自信,经常感到害怕与孤单。
爱孩子要尊重孩子,不过多苛求孩子、控制孩子,用爱填充孩子的内容,给TA自信自爱,让TA拥有与其他孩子相处的勇气。
四、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不爱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有可能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
想要改善这一点,喜欢宅在家的父母应该带着孩子积极接触外界,并告诉TA一些待人接物的小技巧。
孩子一开始不适应很正常,因为TA之前没有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相处的经验,但与其他孩子接触的多了,合群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了,和自己相处得好的孩子组成小群。
在与小朋友的相处中,TA会知道自己什么样的行为是受欢迎的,什么样的行为是被讨厌的,有很多你屡教不改的坏习惯,说不定在与群体的相处中,潜移默化就改变了。
父母的社交指导以及亲身实践,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并不难。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