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民生实事(关注民生实事②)(1)

//

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座幸福的城市,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近年来,余杭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注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民生实事,持续补齐民生短板,取得了有目共睹、实实在在的成效。近日,小余儿推出“关注民生实事”栏目,一起来看看2022年余杭区的民生实事进展如何。

焕然一新的小区

助推民生实事(关注民生实事②)(2)

“谁能想到这是20年前建成的小区?”一位良渚街道花苑新村的居民感慨道。

花苑新村始建于2000年,经历二十多年的风雨,一些设施早已老化,原有格局也已经不能满足小区内居民的要求。“这里原来是一片杂草,夏季就会滋养蚊虫;这条路原来是单行道,一下班就要堵好久;这一面墙原来全都是乱搭的电线……”看到记者过来采访,不少居民围过来倾诉改造前的情形。

助推民生实事(关注民生实事②)(3)

如今,花苑新村已焕然一新。“别人有的,我们都有了。”讲起现在的居住环境,居民尹新民笑得合不拢嘴,“停车棚、充电桩、乒乓球室……一样不差。”粉刷过的墙体和新栽的绿植在阳光下相得益彰,拓宽过的道路足够两辆车并排驶过,雨污分流后,路面也不再积水。花苑新村北区更是被评为杭州市2021年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最佳案例。

多方参与的改造

对于这个拥有居民2000多人、约400户人家的小区,改哪里、怎么改是首要问题。“在改造前,我们广泛听取各方代表的声音,经过多次讨论,最终才形成如今的改造方案,包括增加停车位、设置围墙等。”良渚街道城建管理办公室办事员施斌介绍。

助推民生实事(关注民生实事②)(4)

“施工队一进驻到小区,我们就成立了施工监督队。”黄妙龙既是该小区业主,也是业委会副主任,同时也是监督队队员。在监督微信群里,黄妙龙会直接向施工方指出发现的问题。

助推民生实事(关注民生实事②)(5)

“有时也会遇到不同意见,比如有些居民自己在阳台外搭建保笼,既不美观也不安全,且迟迟不肯拆除。对此,我们成立了义务宣讲队。一家一户做通这些业主的思想工作。”黄妙龙深知调动全体居民支持和参与改造的不易。

更加幸福的明天

老旧小区改造倾注着区委和区政府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决心,也寄托着广大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2年,全区计划对11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并在年内改造完成7个小区。良渚街道花苑新村南区等2个小区,预计8月底基本完工;瓶窑镇精工小区等5个小区,预计11月底前完工;其余瓶窑镇桃园小区、余杭街道金源公寓等4个小区,预计10月进场施工。

助推民生实事(关注民生实事②)(6)

“我们将进一步把老旧小区改造这件‘小事情’办成改善民生福祉的暖心事、大实事,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区住建局负责人说。

● 关注民生实事① | 余杭新增3070个地铁口非机动车泊位,大幅超额完成市目标!

● 倒计时3天!最高1500万元补助!余杭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征集中

● 拒绝过度包装!8月15日起,粽子、月饼包装不超过三层

来源 | 区融媒体中心、区住建局

记者 | 高庆洋、郑锋龙(见习)

编辑 | 刘一尘

助推民生实事(关注民生实事②)(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