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婷正在车间检查已制作完成的地毯。
圣源生产车间内,手工枪刺的编织工人正在制作地毯图案。
工人正在展示传统藏毯编织工艺。
手工制作的独特工艺与机器生产的高效率,是薛婷探索出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道。
藏毯织法独特,纹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对于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的“80后”海归薛婷来说,藏毯这种蕴藏着独特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品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她对藏毯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决定将藏毯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后,从传统手工艺到智能制造再到个性化定制,薛婷带领团队在藏毯行业内不断创新,佳作频出。与此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她也为个性化定制藏毯走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更多可能。
提高藏毯市场竞争力
2007年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后,薛婷回到西宁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那时,青海省针对文化传承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出台了系列惠企政策,借政策东风,薛婷在自己熟悉的藏毯领域看到了创业良机,她决定依靠青海当地的羊毛资源优势和藏毯特色进军地毯行业。找准创业方向后,马上成立了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当时,青海的藏毯手工艺品以家庭作坊居多,发展水平不高、效率低下,难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出口到国际市场也很难拥有竞争力。薛婷深知,若要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技术水平、走产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2008年,她前往英国杜伦大学攻读管理学硕士学位,其间,她还多次赴比利时学习、考察先进的地毯制作技术,深度分析行业特点。
在欧洲的学习经历,让薛婷看清了当时国内外存在的行业差距。
“当时我们前往欧洲一家地毯工厂参观,那里的工人一个人能同时操作3台机器,但在国内是3个人操作一台机器,而且设备还普遍老旧,很多机器在国外早已淘汰不用了。总之,机械化程度上确实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回国时,薛婷为公司购进了两台当时国际最先进的阿克明斯特高速程控地毯织机,还购买了剪毛机和背胶机。
创业之初,薛婷也曾犹豫过公司的定位,是做纯手工地毯还是走智能化转型之路?思量再三薛婷意识到,从供给侧角度来看,藏毯行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投入增加等问题,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个性化、差异化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仅仅依靠人工编织的藏毯很难实现现代化的长远发展。藏毯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科技元素与传统编织工艺相融合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这样才会给传统行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产品注入智能化基因
在2017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期间,圣源公司专门邀请前来参会的客商到工厂参观,近距离感受藏毯的独特魅力,同时还为其中一位来自德国的客商拍摄了照片。仅仅过了一个小时,这位客人便收到了一幅以他的照片制作而成的挂毯,这份特殊的礼物让这位德国客商开心不已。
随着薛婷团队“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藏挂毯”项目的正式实施,一小时内快速完成个性化地毯的制作变为现实,极大缩短了地毯生产周期。这个项目也获得了那一年中国“双创”大赛总决赛的优秀企业奖。
一年后,一块伴随着音乐播放而闪烁发亮的地毯成为2018青海藏毯展上不少参展商和观众的关注焦点。这块“音乐星空毯”正是来自于薛婷的公司,一经推出便赢得了不少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在地毯原有机织工序之后缝入LED发光材料和其它新型材料,走上这块地毯时宛如漫步于星河之中。
事实上,将智能化家居等新技术应用于传统手工业,以此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也是薛婷带领团队想要实现的关键所在。从生产端开始注入智能基因,简化设计流程,在个性化需求与规模化生产中找到平衡,让“老树发新芽、长新枝”。
展会上,通过与清华大学的人工智能团队合作,薛婷找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藏毯“跨界联姻”的切口,通过大数据计算,可以为顾客提供智能推荐。算法将为消费者匹配不同装修风格下适合的,且是独一无二的一块地毯,从而使地毯与室内装修风格有机结合,而不再是孤立的装饰。通过技术创新,圣源公司成为国内地毯行业率先实现智能化生产的企业之一。
探索传统文化创新之道
“我们最初开始定制模式的时候,一年只能染16个颜色,但是到去年我们做年底统计的时候,发现一年之内总共染了18000多个颜色,这就是大规模定制与个性化定制之间的区别。”但与此同时,要在实现个性化定制的同时控制好成本,是薛婷团队遇到的另一难题。想要两者兼得,离不开配套完善的一整条产业链。为此,薛婷又去日本学习了一年多,学习当地手工业创新发展的先进经验。回国后,她停止了规模化扩张,将关注重点放在搭建完备的产业链上,以此打通地毯产业上下游资源,实现程度更高的智能化发展。
薛婷认为,想要让产品在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定要避免同质化,要凸显自身特色。地毯由机器完成后,薛婷请青海当地拥有藏毯制作技艺的匠人来完成剪花工作,从而使得地毯表面能够呈现出立体结构。手工制作的独特工艺与机器生产的高效率,是薛婷探索出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道。
2009年,圣源地毯与迪拜万豪酒店签订地毯合同,这是薛婷团队谈成的第一笔出口订单,为打开国际市场赢来开门红。如今,像万豪、凯悦等全球知名酒店品牌都与圣源地毯达成深度合作。创业十几年来,薛婷带领圣源地毯实现年产能290万平方米、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人民币,产品出口涉及“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
与此同时,薛婷团队有针对性地在青海当地建立了手工枪刺培训基地,积极开展纺织扶贫工作,并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等地达成长期扶贫意向,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农牧民增收开拓出更多渠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际市场上酒店购置地毯的需求受到了影响,但家用市场需求却在上扬,这让薛婷敏锐地觉察到新的布局方向。“以前我们推出过高端的家用定制地毯,但并非是团队关注重点,现在专门邀请了国外团队来做家用产品的开发,今年会推向市场。创业者要敢于应变、主动求变,企业必须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最重要的还是修炼好内功。”薛婷说。
本报记者 孙亚慧《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3月17日 第 1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