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环境

1.教师教法、水平的影响

Episode:

大学时的一位室友,来自湖南农村。刚入学时他不会讲普通话,他讲方言别人听不懂,他讲的英语也没人能听的懂。(好奇怪,英语也有中国方言版的?)

我爱人老家是吉林白城农村的,她初中英语老师是村里一个拉二胡、唱二人转的人充当的。我爱人的英语水平不说阅读和写作,听是完全听不懂,说呢连最简单的单词都发错。

如He 发成“嘿”,See 发成“细”。

她也是硕士研究生毕业(我就很奇怪这么多年,竟然没有人给她纠正过发音),英语除了考试用到过,现在是完全绝缘了。

不知道正确的读音,自己发音也不准,听不懂也就不足为怪,听得懂倒是奇怪了。

我们都是70年代生人,那时的农村条件差,老师水平不高导致了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现在的农村教育条件改善了许多,理论上应该不会再有这样的问题了吧。

现在的英语老师多是英语专业或师范毕业的,知识水平应该是足够的,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有过专门训练,没有太问题。

然而… …

2. 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

我们的英语教育问题出在哪儿了?传统教学体制才是大问题。

传统英语教学方法重读、写轻听、说,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背离语言学习的规律而完全跑偏。这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孩子不是受到更大误导和伤害吗?

只以考试(并且多为卷面、没有听力口语)分数为标准,在唯分数论英雄,中考、高考指挥棒下的英语学习和真正意义的语言学习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漫画:南辕北辙

因此,出现大量高分低能、低分高能现象也不足为怪。

Episode:

以前我还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高分低能?但这两个现象在我身上都体会到了,现在的理解可谓极为深刻。

我在准备国际日语水平考试的时候,参加了吉林大学办的考前辅导班。刷题、练听力(有针对性地练)并学习答题的技巧。加上之前日语也一直没丢,最后我以比较高的成绩通过的I级的考试。

初学英语基础笔记(我的英语自学笔记)(1)

国际I级的难度是很大的,通过后在日本生活、留学的话语言应该是不存在问题。那是不是我真的达到那个水平了呢?

初学英语基础笔记(我的英语自学笔记)(2)

一位朋友在日本公派留学多年,日语已经非常流利,和日本人交流不在话下,I级考过几遍但还没过。

-- 他算是低分高能了。

他知道我通过I级后非常羡慕,并好心地要给我介绍兼职的口译翻译来做,吓得我赶紧推掉了。

因为考试得高分和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相差得太远了,简直不是一个维度的事情。我们大多人考试过了认为自己语言水平可以了,那只是个幻觉,只是说明你考试的水平高而已。

--我这算是高分低能了。

由于从事教育工作,想再考一个教育学的硕士,去年参加了教育学硕士考试。由于时间不够,外语裸考(没参加辅导、没背单词、没做过卷子),考完出来预期能80分以上,结果得了68分(这分数实际上也可以了)。我知道这可能和我没做卷子有很大关系,因为没做过真题就不了解出题人的意图,不知道哪里有陷阱。感觉题都做对了,实际却相差甚远。

这就是考试中外语和现实生活中外语的区别。

实际上我觉得自己英语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听力好(可惜考试不考),不谦虚地说,这可能也算一种低分高能吧。

两种环境下产生了高分低能、低分高能,说明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脱离得多么严重。

课堂教学应该是实际生活环境的模拟(甚至优化),但现在看来这种模拟是扭曲和无效的。

3.真实语言环境

学外语只要浸泡在那个语言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就自然能够学会。

给你扔到国外一年时间,保证听的懂,一般交流没问题。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并且即使是有这样的条件,如果不能好好利用同样是白费。

Episode:

我在之前的工作单位,曾经因工作关系前后两次一共在日本工作过半年。本来想这下正好把日语好好练练,最起码使自己能听懂并进行简单的表达。

但实际上到那时住宿是和自己的同事,工作是和自己的TEAM在一起,埋头干自己的工作,几乎没有和日本人交流。加上自己又不善于主动创造机会,半年下来日语几乎没有什么长进。

同样,前年有机会到美国培训半个月。同样是和自己的同事们在一起,但接待方安排和丰富的活动,有形式活泼多样的授课、讲座(高强度)、购物、参观、聚餐等,比较好地溶入当地的环境当中,我觉得英语的听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了。

去美国虽然只有15天,但效果要远远大于在日本的半年。

Conclusion:

理想的学习环境是:

不是以分数、升学为目的,少一点急功近利、少一点竞争的压力的,回归英语自身的学习;

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尽量全英语环境;

Though:

教育机制不变,教学改革很难。成绩下降怎么办,考不了高分怎么办?所以没人敢去尝试变革,宁愿要高分低能!大部分学生成为受害者,这样是不是代价太大了。

4. 创造英语学习环境

前面说过,不是你在国外就有学习语言的环境。

随着科技的进步,英语学习的条件越来越好。学外语从只有书本 -> 收音机-> 录音机-> 复读机、学习机 -> 电脑 -> 手机、PDA再到VR及AI,学习技术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可以说学英语变得越来越简单方便了。

所以,哪怕你在国内,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搭建一个很好的语言学习的环境来。

词典:

建议使用英英(或英汉双解)、有插图、针对英语学习者的词典。

电子词典:

Google翻译、有道词典、以及最近出来的DeepL ;

现在是词典相比过去真是方便多了,有例句、发音,同义\近义\反义词,甚至有词源,可以方便地添加到单词本,有背诵、测验等等功能,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大家手机上都有没有这样一款APP吗?没有的话你就要反思了。

电纸书:

国外品牌:

Kindle:如果学外语,Kindle有一定优势,各种原版资源十分丰富(当然也很贵)。它的kindle unlimited会员,针对有些书籍是免费阅读的。有月费,但可以试用2个月,可以开通体验一下。

用它来阅读是可以的,但用来学习英语体验还是不够好,字典的功能、单词记忆、朗读的功能都不够人性化。

国内品牌有汉王、文石等。

目前我使用的是文石的 BOOX NAVA2,8寸屏、安卓系统的电纸书。相对来说,学习外语体验是不错的。(在谈到阅读时会做一个简单的评测)

听力APPs:

每日英语听力、喜马拉雅、Audible等

视频APPs:

YouTube 、Voice Tube看视频学英语、Bilibili等

综合:EF Hello、BBC Learning English:

英语学习社区:Lingoda:

私人英语教师:Cambly:

慕课:Coursera、edX (两个软件中大多课程可以免费听)

其它APP: 开言、cake等

大家可尝试用一用,虽然大多我都没用过,但评价似乎都不错。

不久的将来,AI、VR、5G技术的发展,足不出户你就可以创造一个近乎现实的、完美的英语学习环境,到那时英语学习就更简单了。

有了这么好的环境,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不学好外语呢?

Votes:

1.你对英语真爱吗?看看你的手机里有几款英语学习软件。

A. 多于2款, 是真爱;

B. 1-2款,不是真爱 ;

C. 0 款,真是不爱;

2.你们有什么好用的软件也可以推荐分享一下。

Tips:

如果你使用电脑软件或手机APP,为学习英语建议使用英文版。

1.软件如果有每日小贴士,尽量不要关,每次打开软件时要读一读,提升了英文也熟悉了软件的使用。

初学英语基础笔记(我的英语自学笔记)(3)

Clion 软件的Tip of the Day

2.使用英文版除了学习外语外还有其它一些原因。一是有些软件中文版、或者汉化后不稳定,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再一个是汉化水平有高有低,有些英文翻译不准确、不到位,或者说无法做到准确到位(如一个英文单词往往并不只有一个意思、要翻译准确比较难,有时不得不创造新词),影响理解和使用。

我把Clion软件的中文和英文版菜单列到附录中(我没有说它汉化的不好的意思),是让大家对比体会一下,学习计算机软件上的一些常用词汇,如果你恰好也在使用此软件,也可以熟悉软件的使用。

注:JetBrains 公司的多款IDE都是很知名的,如JAVA的IntelliJ、C的Clion、

Python的Pycharm等,都非常好用。并且针对学生、教师提供免费授权使用,真的很贴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