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生活中如果是不注意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崴脚的,而且崴脚以后就会出现经常崴脚的现象,那么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医生说这种情况可能就是因为一些疾病而导致的,所以要引起重视,尽快的去接受检查和治疗。

脚崴了之后反复崴脚(一次崴脚后常常崴脚)(1)

要问人的一生到底要经历几次伤痛?

崴脚,大概可以算是其中一次吧。

毕竟,生活中导致崴脚的因素随处可见,有的人穿高跟鞋不熟练一不小心就崴了,有的人下楼梯稍不留神踩空了,有的人则会在踢足球、打篮球时造成运动损伤。

医学上,“崴脚”被称作踝关节扭伤,不少人都会经历一次或数次。一部分人扭伤后经过及时的治疗和休息,一般都能恢复并痊愈,而有部分人则可能在一次崴脚后,出现经常崴脚,反复崴脚的情况。

这种习惯性扭伤在医学上称作“踝关节不稳”,通常是踝关节扭伤后未得到正规治疗遗留下来的问题,即踝关节周围韧带受损或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后导致踝关节不稳定,而引起踝关节频繁扭伤的现象。

反复崴脚得重视

据了解,踝关节不稳不仅出现在运动损伤中,也出现在日常生活里,且患病率较高。在陈亚平教授的日常门诊中,一个单元20个病人,其中大概有13、14个病人患有踝关节不稳。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也是全身性的,首先患者会经常形成“扭伤-不稳-再次扭伤”的恶性循环,其次,因不稳定造成的踝关节反复扭伤可造成关节软骨的损伤,重者可形成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和畸形等,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踝关节不稳不仅仅是踝关节问题,对于一些患病时间比较久的病人来说,他们的膝关节、髋关节、腰部、颈椎都会出现疼痛的感觉。

甚至遇到了一例踝关节不稳导致下颌关节不稳的情况。“下颌关节离脚很远,但是当我们给他处理完踝关节不稳后,这个患者下颌关节的紊乱有所好转,所以说是全身性的问题。”

一般来说,踝关节不稳包括外侧、内侧和距下关节的不稳,外侧的踝关节不稳较为常见,分为机械性踝关节不稳和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前者主要指的是踝关节结构受损,导致关节活动超出正常范围,后者则是由神经、肌肉功能性缺陷所导致的主观感受性、反复发作的踝扭伤,其关节运动随意控制失常,但关节运动的幅度在正常范围内。

康复治疗需坚持

在治疗方面,一部分机械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则主要进行康复治疗。

在治疗前,评估是最重要的。“慢性踝关节不稳,特别是功能性不稳,没有诊断和治疗标准,因此检查时要全面评价,”陈亚平主任建议,评估内容一般包括踝关节活动度、肿胀情况、疼痛程度、韧带松弛程度、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

此外,也可借助量表和相关仪器进行评估。

在反复的治疗中,他们已经总结出阶梯性治疗策略,即将康复治疗分为“非负重训练-部负重训练-完全负重训练”三个时期进行

治疗的第一个时期主要针对疼痛和肿胀情况,进行保护性运动,包括以理疗为主,进行间歇性冷敷、脉冲短波、低强度的激光、使用外部支具、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淋巴引流等;第二个时期进行肌力和动态平衡训练,第三个时期则是对肌力和踝关节进行平衡及控制训练。

“我们的康复要起于评估,止于评估,治疗对过程中也要对肿胀、疼痛、活动度等情况进行评估,尤其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回家继续康复的半年、一年里仍要评估,患者是否可以运动。”陈亚平强调。

踝关节不稳,预防最重要

“除了治疗,预防是最最最重要的。”陈亚平主任给出了四条预防建议。

第一,运动前后一定要热身。包括10分钟的慢跑、跳绳、健身操等全身性热身运动和针对某项运动的特殊需要,有选择性地活动特定的肌肉群,运动较激烈或专业,必须用更长时间热身;

第二,踝关节扭伤后要正规治疗.这是导致踝关节不稳的绝对因素。“很多人扭伤了冰敷一下,随便养养就不管了,该干嘛干嘛,这是不对的,”她提醒广大患者,如果是轻微的扭伤,要冷敷、休息,如果肿胀得厉害,疼痛持续不断,影响了正常的行走,则一定要前往正规医院治疗。

目前踝关节正规治疗的PRICE原则:

P:保护脚跟,避免再次损伤,保护下负重

R:休息,避免活动脚踝,特别是内外翻活动

I:冰敷,每次20-30分钟,间隔1-2小时

C: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固定脚踝、限制活动

E:将脚踝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位置。以促进静脉和淋巴循环

经常的崴脚这种情况也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因为这种是一些疾病而导致的。为了身体更加健康,如果是平时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要尽快的去接受检查和治疗,走路的时候应该要穿一些适合自己的鞋子,不要穿高跟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