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能不能别喜欢我了?”
“你不痛苦吗?”
........
时间蛮久,也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被问到的这两个问题了。
但坦白来说,当我们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某个人,却不能面对,只能选择放下的时候,仅仅凭借自身纯粹的意志力是很难办到的。
因此,从去年的某个时刻,老鹿就开始关注不同的情感博主,收听不同的深夜电台,
浏览不同的情感论坛,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
但随着全部流程完整闭环,吸收和消化以后,老鹿发现:
这些答案,总得来说主要还是围绕着“时间和新欢”这两个中心思想作为主要解题思路。
直到有天摸鱼的时候,在知乎上刷到了重庆医科大学某位在读硕士的回答之后,才总算让我找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
这个回答并没有从什么形而上的角度,跟我们扯什么心理主观作用,而是另辟蹊径的从生理学层面切入。
简单地来说,就是两字儿:解绑!
人有着动物的属性,喜欢也就有着生理学的基础。
所以要忘记一个很喜欢的人,靠意志力没有用,要借助生理学的手段。
喜欢的本质是我们的机体将喜欢的人与“激素刺激元”进行了绑定。
当我们与此人接触或联络时,机体便会产生催产素与多巴胺,令我们感到温暖愉悦。
而这种情况的弊端就在于,长期通过外部刺激元来催进激素释放,会抑制自身的多巴胺和催产素的产生。
一旦没了刺激元,机体产生的此类激素就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这也就是为什么,只要不与那个“很喜欢的人”接触或联络,我们便会感到巨大的悲伤,甚至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通过与生理学的结合,放下那个很喜欢的人,与之解绑呢?
第一步:提交解绑申请
意思就是,我们需要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来告诉自己,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开始放下TA了。
例如我们可以将此人原有的具备特殊含义的备注名称取消,换成TA的大名。
这样每当我们看到这个新的名字时,都是在向自己的机体暗示,现在的情况与以前不同了,TA没有什么特殊的。
第二步:接受验证码
当大脑收到我们的解绑申请以后,会向我们发出信号。
也就是当我们在试图忘记那个人时,会感受到内心撕裂与重组的痛苦。
此时我们需要做的是从生理上尽可能地让自己舒适,给予大脑舒适感上的平衡。
比如痛苦时去泡泡温泉,做做SPA,去吃一顿海底捞和海鲜自助;
去游泳,去蹦极,去欢乐谷,总之就是尽可能让自己在生理方面感到舒适。
第三步:对抗原刺激元反弹
在放下这个“很喜欢的人”的过程中,会反复出现寻觅性行为:
翻看以前的聊天记录,关注对方社交平台的动态,或者出没于对方有可能出现的场合。
此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如何彻底遗忘,彻底放下,而是如何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避免寻觅性行为发生。
可以采用“占位”的方法,也就是强行拖着疲惫的身心走出门去,
看一场能使身心沉浸的爆米花电影,玩一场剧本杀,逛一逛自拍馆。
简单的来说就是让自己足够的忙碌起来,直到你很累,直到你躺在床上就能够迅速进入睡眠。
第四步:进行新的绑定
走到了这一步,此时原绑定已经相对的松解了不少,就可以开始让我们的机体再度绑定新的事物。
这里绝对不建议在你孤独的时候去找寻下一份爱情,因为这种状态下我们大概率遇到的是一个同样孤独的灵魂。
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阅读写作的习惯,或是定期去看一场线下的展览会;
又或者是养一只宠物,专注于某部长篇动漫,再或者抛开一切念头专注于搞钱。
敲黑板!这里请注意,最好新的绑定是仅靠个人就可以达成的事情,不需要他人的辅助。
最后,实际上在当下的社会氛围里,真正深情的又有几个?
我们都向往爱情,但有时候不得不承认,爱而不得才是这世间的常态。
我很喜欢村上春树说的:
有一个喜欢的人太重要了,
在你打算稀里糊涂的过普普通通的人生时,
会因为对方,而想再努力一点,
在那么多疲惫不堪,
甚至抬不起的日子里,
会因为对方,而觉得人生还有盼头,
在充满诱惑的世界,
如果一个人能够让你安心,
那么这个人一定比这个世界更迷人。
既然终点都是遗忘,那我们又何必急于忘记一个很喜欢的人呢?
所以别着急,你也不用后退,因为我从没想过往前,给我点时间,不会让你继续为难。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字,欢迎来到我的公众号:老鹿不撞。
很期待与你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