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

  诞生出的文化瑰宝不计其数

  它们或辞藻华丽

  或记录民生百态

  或讴歌隽永爱情

  无一不让后人赞叹膜拜

  秦腔

  扎着传统大靠和经过艺术抽象创新设计的三米高大靠的秦腔演员鱼贯而入。千人秦腔吼出秦人雄魂,更吼出中华民族血脉不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唱出民族根深叶茂,民族魂历久弥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华文化辉煌璀璨,灿烂历史、照亮未来、影响世界!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秦腔舞台上的旦角,一起来涨涨知识吧~

  秦腔科普

  秦腔旦角

  秦腔的角色有“十三门二十八类”之说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1)

  其中旦角,也称旦行,是女性角色的统称。根据年龄、性格、身份地位及表演特点等,又分正旦、小旦、花旦、老旦、彩旦、武旦六个门类。

  正旦

  正旦往往指的是中年妇女形象,唱做并重,以唱功见长讲究动作稳重,举止端庄优雅,表现的都是积极正面的女性。在正旦的表演过程中,既要重视唱又要关注做,而且要把唱和做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用唱腔来辅助人物形象的表现。

  在秦腔表演环节,正旦出现频率极高,往往将件板作为开头,或者是把慢板作为介入,对相应的人物性格特点和情绪状态进行表现。比如《铡美案》当中的秦香莲是青衣正旦,《斩秦英》当中的银屏公主是华彩正旦。

  另外,有扮演仪表端庄,刚柔相济的青年少妇或年轻女子,归正旦过老,视小旦却浮,在表演上取正旦之唱功,用小旦之做功,称为正小旦,也属正旦行当。如白素贞、宋巧娇等。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2)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3)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4)

  小旦

  小旦主要指的是年轻女性形象,这一形象的鲜明特征是性格活泼开朗,言行举止较为得体。在小旦的实际表演中,特别要求把关注点放在细节表现和细腻情感的抒发上,要求扮相俊美,嗓音甜润、清脆,表演者细化表演,勾勒出细腻情感,逐层深入地彰显人物性格,让塑造出来的人物显得更为真实和完整。

  如豪门权贵的小姐多称“大家闺秀”,也称“闺阁旦”,小康之家和平民百姓的姑娘则称“小家碧玉”或“闺门旦”,如黄桂英、胡风莲、许翠莲等。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5)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6)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7)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8)

  花旦

  花旦主要表现的是少女形象,此类形象聪明活泼,非常可爱。要对少女形象进行有效地塑造和表演,通常需要加强外形塑造,保证体态轻盈俏皮,同时还需要凸显出娇憨的神韵,把少女的鲜明形象展现出来。在肢体动作上也讲求一定的表演方法,确保脚步轻盈、手指灵活、眼神灵动、腰部身段柔软,同时要把握好面部表情,表情要明艳并且富有变化,这样才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真实。

  花旦本属行当,因其表演上的泼辣、活泼、大方与小旦的含蓄、温文、憨厚迥然不同,故另立门类,是小旦行当的另一门类。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9)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10)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11)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12)

  老旦

  老旦通常表现出的是老年妇女形象,在实际的表演风格呈现上,要求做到创作兼备,结合戏曲作品情节以及人物角色设定的要求来把握好唱和做各自所占比重,而最终呈现出来的唱腔必须苍劲有力、浑厚深沉。

  由于老旦形象的划分还会根据身份地位有贫富的差别,所以在实际表演中还要兼顾人物身份,运用符合人物身份的技巧来塑造形象,如佘太君、《放饭》中的朱母等。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13)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14)

  彩旦(丑旦)

  彩旦即丑旦,亦称“媒旦”或“摇(音)旦”,则女丑,是表现女性特定人物的行当。此类形象具有一定的特制性,主要是媒婆、店婆。

  此类形象通常特别注重外部装饰,妆容过浓而且显得比较滑稽,在着装方面会穿得较为俗艳,性格张扬甚至稍显跋扈,给人一种幽默诙谐的欣赏感受,而有的则是被嘲笑捉弄的对象。彩旦进行表演时,在风格上要尽可能地做到夸张念白,提升念白艺术性。

  虽然这一形象只是配角,但是在舞台表演中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能够起到调剂表演效果的积极作用,推动戏曲情节的发展。如《法门寺》中的刘媒婆、《玉堂春》的鸨儿等。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15)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16)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17)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18)

  武旦

  武旦特指的是身怀武艺的女性,结合她们的身份以及武艺,又可以细分为刀马旦和武旦。前者侧重于身段功架,要求呈现出大气的表演风格,而后者则把侧重点放在身形方面,要求呈现出灵活的表演风格,将女性的英姿体现出来。在服装上有长靠与短扮之分。长靠者多表现将帅人物,如穆桂英、刘金定等。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19)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20)

  秦腔

秦腔中的旦角听起来细腻(秦腔艺术节旦角小科普)(21)

  秦腔以汉族的艺术文化为主体,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音乐,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与其他民族文化艺术交流的结晶。秦腔象征着华夏人民对于感情的抒发,这一艺术土生土长并且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脑海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秦腔也是传统戏曲音乐发展的根基,更是华夏文化被弘扬得淋漓尽致的最好诠释。

,